大象牙膏
著名的化學實驗之一
“大象牙膏”實驗是2009年由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公布的十個最令人驚訝的化學實驗視頻之一,其實驗方法是將濃縮的過氧化氫與肥皂混合起來,加上一些碘化鉀或高錳酸鉀(不能過多),即可觀察到一股充滿氧氣的泡沫狀淺黃色物質像噴泉一樣從容器中噴涌而出。是著名的化學實驗之一,體積很大,因此也可以稱為“大象的牙膏”。
大象牙膏(elephant toothpaste)的原理是 用雙氧水+碘化鉀(高錳酸鉀)+發泡劑,碘化鉀(高錳酸鉀參與反應生成氧氣和二氧化錳,生成的二氧化錳分解過氧化氫繼續產生氧氣)充當的是催化劑。
碘化鉀或高錳酸鉀分解雙氧水2HO=2HO+O↑,會發生劇烈的反應,產生大量氧氣,但不會有大的危險。另外用碘化鉀做試驗時,不完全是催化劑作用,也參與了反應。
過氧化氫的化學式為HO,為氫和氧的一種化合物,碘化鉀是催化劑,在不改變物質成分的前提下催化雙氧水中氫和氧的分離,可以讓過氧化氫分離成水和氧氣,大量氧氣溢出的過程中遇到洗潔精等發泡劑就會產生試驗中的效果,使泡沫噴涌而出。
大象牙膏
儀器:燒杯,錐形瓶。
藥品:過氧化氫(雙氧水),硫酸銅(或其他催化劑),洗潔精,水。
實驗步驟:將雙氧水和洗潔精、催化劑和水分別混合,可加入色素增強視覺效果,分別把兩杯溶液倒入錐形瓶(使用難溶於水的催化劑可以不與水混合,直接倒入錐形瓶)。
儀器:燒杯,錐形瓶。
實驗步驟:將洗滌劑和兩種飽和溶液分別倒入錐形瓶,可加入色素增強視覺效果。
也可以過氧化氫(雙氧水)+洗潔精+酵母(或其他催化劑)+蒸餾水(也可以再加一些有色溶液)儀器:燒杯,錐形瓶,玻璃棒,滴管,葯匙。
藥劑:過氧化氫(雙氧水),酵母(或其他催化劑),有色溶液,洗潔精,水。
氯化鋁飽和溶液、碳酸氫鈉飽和溶液、洗滌劑。
液體上升,變色,氣味散發(洗潔精味),水膨脹變成了泡沫,覆蓋了器皿。因其產生的現象像一個巨大的牙膏,很像大象採用的牙膏,故被實驗者稱為“大象的牙膏”或“大象牙膏”。此實驗和著名的“法老之蛇”曾被人併入常見化學實驗的158項之一。
高濃度過氧化氫具有腐蝕性,實驗過程伴隨放熱,噴出的泡沫溫度較高,需注意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