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笙藝術
中國笙藝術
《中國笙藝術》內容簡介:已故笙專業委員會會長曹建國說:“笙古稱和”和是一種精神。經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國笙藝術》,終於與讀者見面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朴東生先生在為《中國笙藝術》寫的《前言》中寫道:“笙論文集《中國笙藝術》正式出版了,這對中國笙界來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這本《中國笙藝術》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論文與評論”,收錄有笙名家的93三篇文章:中篇收錄有關改革與製作的6篇文章;下篇為笙演奏家的簡歷。另外,還附錄有中國民族管弦樂笙專業委員會會員的通訊錄。
《中國笙藝術》應該說是彌足珍貴的。正如朴東生會長在《前言》中說的:“《中國笙藝術》的出版是推動民樂藝術發展的實際舉措;是弘揚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實際行動,它表達了中國笙界團結合作謀發展的強烈願望;是笙界集體智慧的結晶,可以說這才是值得稱道的正事、大事、好事。”
前言
會長寄語
上篇 論文與評論
巴烏笙改革中的幾個問題
略談笙的演奏與發展
歡歌一曲頌阿細——淺談巴烏笙獨奏曲
鳳凰展翅——記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的成長
曹建國
笙韻流芳
從多元藝術中走出來的藝術大師——曹建國
曹建國與《牧場春色》
笙管悠悠,芳草萋萋——曹建國與笙協奏名曲《王昭君》
論笙與蘆笙的源革
竹簧神韻仙樂飄——李光陸與他的笙
李光陸與《大起板》
剛如金玉柔似水——李光陸演奏並參與創作的笙曲集錦《飛鶴驚泉》
唐富
古今論笙
雙聲部演奏技法的創新與應用
王慧中
葫蘆笙與笙的起源
王慧中與《傣鄉風情》
高沛
笙的概述
笙的歷史演變與規範化
古代笙的製作與現代笙的改良
河南笙及其演奏特色
中國笙在亞洲及世界的傳播
論綠石漿的功能及其使用
牟善平
吹笙瑣談
徐起銘
笙的和音與結合音
笙演奏技術的創新——現代笙曲提出的挑戰
傳統和音的衍變與多聲演奏的發展
方浦東
坦蕩胸懷——方浦東其人
我們對笙的改革與實踐
岳華恩
歷經滄桑 笙樂逢春——20世紀笙演奏藝術回眸
雷建功
雷建功與《靜夜思》
林富貴
笙的起源及發展
傳統十七管笙的音位比較
楊守成
論規範化記譜
閆津生
笙專業教學研究
簡談增加系列笙型教學及笙在樂隊中的應用
呼舌的特點與訓練方法
笙獨奏曲《鄉村新歌》的作品分析及教學要求
朱家明
朱家明與《天鵝暢想曲》
伊永仁
蘆笙吹新曲 侗鄉奏歡歌——伊永仁與《火車進侗鄉》
東丹甘
蘆笙研究點滴
東丹甘和他的蘆笙樂曲
星星之子——東丹甘先生與蘆笙
當代蘆笙第一人——東丹甘
楊昌樹
蘆笙文化走向世界藝術之林
張躍進
笙演奏技巧標識中的概念探析
論笙的“打音”技法在音樂表現中的多變性
牟楠
笙的教學與演奏
笙的多聲部音樂研究
孫友
活塞式平均律三十七簧擴音笙
三十簧平均律蘆笙
笙斗的演變
笙在民族樂隊中的應用
笙的共鳴管
文佳良
笙——古老的民族樂器 厚重的民族情結
陳里出新 為我所用——漫談文佳良
張富森
笙竽有別
齊魯笙韻 桃李南北——記笙教育家張富森先生
王軍平
將軍“笙王”胡天泉——演奏藝術淺探
王軍峰
淺談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對笙演奏藝術的貢獻
趙鴻斌
談笙的吐音演奏
王厚臣
笙歌樂舞 仿唐情懷——笙獨奏《春鶯囀》創作手法及演出感悟
黃林潛
改良方笙
笙共鳴管的研究
段廣武
笙斗的改造——溫斗
范元祝
20世紀笙的改革與笙曲創作
譚軍
笙的發聲原理及其音響特徵研究
謝志強
笙在中國民族樂團(隊)中的應用
謝庭峰
笙在粵樂中的藝術表現
笙在粵樂演奏中的定位
邵春良
笙論
劉文祥
笙的呼吸用氣方法及演奏中的氣息控制
楊龍華
淺談笙與廣東音樂
謝榮堂
笙的用氣“剖析”及用氣方法
趙喜道
活底、活嘴、活笙台改革初探及其隨想
吉 陽
笙簧百囀音韻多
笙演奏中的氣息控制
淺談女性在笙文化中的歷史角色
笙韻自華夏,清角女兒裝
我國古老的民族簧管樂器——笙
邵宏宇
淺論笙的歷史與現狀
岳翰聲
淺談笙的改革及現階段規範化問題
陳碩
論笙的發展與教學
張雪晶
笙在樂隊中的作用以及對演奏的思考
賈 磊
論笙的吹奏與吸奏
閆 續
笙的改革之我見
試論《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
王建軍
淺談笙的發展過程
李海萌
淺論笙的伴奏藝術
郝建良
笙演奏中手指技法的運用
周學南
笙的歷史、構造及修理
蔡輝鵬
近五十年來笙在台灣之發展
王正亭
論笙的音位排列規範化問題
大島優美子
笙的考察
……
中篇 改革與製作
下篇 演奏家簡歷
附錄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笙專業委員會會員通訊錄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