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興城鎮的結果 展開

興城鎮

河北省遷西縣興城鎮

徠興城鎮(Xingcheng Zhen),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政府駐地。位於縣境南部,灤河南岸。大秦鐵路和豐(潤)董(家口)、(古)冶興(城)、三(屯營)撫(寧)公路縱橫過境。境內有國家重點工程大黑汀水庫、引灤入津隧洞、引欒入唐渠道及南觀電站、白龍山電站。有照燕洲、沙嶺子灤河古文化遺址。西庄村為冀東人民抗日大暴動指揮中心和策源地。建有魏春波烈士紀念館。

行政代碼


13徠0227100:~200東河南寨村 ~201西河南寨村 ~202田家店村 ~203興一村 ~204興二村 ~205興三村 ~206興四村 ~207興五村 ~208興六村 ~209照燕洲村 ~210城西峪村 ~211新立庄村 ~212沙嶺子村 ~213新河山村 ~214新陽峪村 ~215大黑汀村 ~216小黑汀村 ~217白堡店村 ~218釣水院村 ~219夾河村 ~220田莊村 ~221北海村 ~222褚庄村 ~223救駕嶺村 ~224楊庄村 ~225南張庄村 ~226仁字峪村 ~227海河村 ~228餘豐嶺村 ~229台頭村 ~230北觀村 ~231紅石峪村 ~232南趙莊村 ~233下寺村 ~234東嶺村 ~235西嶺村 ~236西庄村 ~237南觀村 ~238南庄村 ~239毛庄村 ~240南王莊村 ~241才庄村 ~242陳庄村 ~243前鋪村 ~244后鋪村

歷史沿革


1953年建興城鄉,1958年屬衛星公社,1961年建興城公社,1984年改鎮。1995年南觀鄉、夾河鄉併入。1997年,面積127平方千米,人口4.8萬,轄興城一村、興城二村、興城三村、興城四村、興城五村、興城六村、大黑汀、小黑汀、白堡店、沙嶺子、新立庄、東河南寨、西河南寨、田家店、照燕洲、城西峪、新河山、新楊峪、夾河、田莊、褚庄、余豐嶺、救賀嶺、張莊子、北海、釣水院、海河、楊庄、台頭、仁字峪、紅石峪、陳莊子、前鋪、后鋪、西嶺、東嶺、南趙莊、南觀、北觀、南庄、南王莊、西庄、才庄、毛庄、下寺45個行政村。2002年,面積143平方千米,人口7.61萬,轄8個社區(山莊里、清泉里、水源里、秀峰里、國興里、泰和里、民康里、豐苑裡)、4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興城二村。

自然資源


興城鎮,灤河岸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中國板栗之鄉”——遷西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原名興城鄉,始建於1953年6月,1984年3月機構改革后稱興城鎮,現轄45個行政村,總面積131平方公里,居民14000戶,4.6萬人,耕地面積5.1萬畝,林地面積6.2萬畝。
該鎮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三撫、京承、津秦等公路幹線均穿鎮而過,距京沈高速公路僅有50公里,高速重載的大秦鐵路橫貫全鎮,火車站(客、貨)距城關僅2公里。灤河、沙河主流流經全鎮,水利資源豐富,電力設施齊全。城內有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遷西商貿城、建材城、鳳凰商城、蔬菜批發、物資交易等六大市場,廣場兩處、公園一處、二星級賓館一處,超市和大型商廈十家,保齡球館一處,健身房兩家,大小歌舞廳二十餘家。一流的投資環境吸引了日本、馬來西亞、台灣等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鎮投資,被國家農業部評為投資環境300佳鄉鎮之一。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形成個體私營經濟和林果業兩大支柱產業。現有個體工商戶7585戶,私營企業98家;板栗生產基地3個,高標準示範園2處,全鎮共有板栗150萬株,年產18萬公斤,核桃20萬株,年產12萬公斤。到2003年底,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0億元,純收入3.9億元,國民生產總值6.95億元,財政收入2230萬元,人均純3728元。
該鎮興海湖旅遊度假區開發項目擬投資500萬美元,在湖西岸5公里範圍內,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建設度假別墅、沿路亭閣、水陸碼頭、飲水思源教育紀念館,改建農家小院,購置水上娛樂設施等。該區山上林木茂盛,果木品種繁多,依水形成溝、灣、島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興海湖庫區容量3億立方米,適宜開發觀光、採摘、垂釣等休閑娛樂項目。
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眾多投資客商。北京輔仁偉業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加拿大喜多網路投資集團投資1.6億元的興海湖開發項目、姜永龍投資2000萬元的製藥股份公司建設項目,劉子春投資2000萬元建設兒童娛樂城項目、劉振宏等投資1000萬元的建材市場、泉鑫建築有限公司投資1200萬元的房地產建設項目、張海投資1000萬元的綜合養殖和食品基地建設項目以及白堡店村投資1000萬元的食品工業園區建設項目等大額投資項目正在謀划和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