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結果 展開
- 中國以傳媒為主業的有限公司
- 省級新型主流媒體及綜合文化產業集團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以傳媒為主業的有限公司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由上海廣播電視台發起出資成立,是台屬、台控、台管的控股企業集團公司。
SMG以傳媒產業為核心業務,集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報刊發行、網路媒體以及娛樂相關業務於一體的多媒體集團。2011年5月13日,入選第三屆“文化企業30強”。2012年5月18日,入選第四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是集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於一體的多媒體集團。集團是在2001年整合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東方廣播電台、上海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上海有線電視台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有5000多名員工。2005年,傳媒集團被中國傳媒產業年會評選為“中國最有投資價值的傳媒機構”第一位。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按照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關於推進“廣播電視制播分離”工作要求,2009年8月19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複了上海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方案,原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更名為上海廣播電視台,並出資組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作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2009年10月21日下午,上海市召開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推進大會,上海廣播電視台、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這標誌著上海在全國率先整體實施廣播電視制播分離改革,上海廣播電視改革發展邁入了新的歷史征程,也對提高我國廣電傳媒影響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新SM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於2009年10月下旬掛牌,2010年起正式運營。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b/m4bbbd3032a43659b39d4431c6cb761ad.jpg)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集團的傳媒娛樂產業群正在進行全方位拓展,包括節目版權銷售、品牌衍生經營、新媒體業務開發、藝人經紀、購物電視等內容。同時,集團也致力於通過資本運營的方式發展壯大。集團積極遵循融入全國、服務全國的發展戰略,面向市場服務受眾,尋求夥伴加強合作,正努力實現從為播出而製作轉變成為市場而製作,從地方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轉變成面向全國,乃至全球華語世界的內容提供商、發行商和服務商。
集團現有17個職能部門,廣播頻率(模擬)11套,電視頻道(模擬)15套(7套覆蓋上海地區的有線頻道;4套覆蓋上海及周邊地區的無線頻道,2套覆蓋全國和海外的衛星頻道,1套手機電視頻道),3套同播高清頻道,31套付費數字電視,2個報社,2家雜誌,1個新聞網站,13個直屬公司,3個體育俱樂部。
集團主營廣播電視媒體及相關傳媒娛樂業務(包括演藝、體育、技術服務與研發、傳媒娛樂投資等)。旗下的廣播電視媒體包括15套模擬電視頻道,3套同播高清頻道,11套模擬廣播頻率,其中電視日播出量323小時,廣播日播出量233小時,全年播出廣播電視節目分別近10萬小時。每周電視新聞播出量為63小時,廣播新聞播出量為217小時。SMG同時開辦數字付費電視(SiTV)、寬頻網路電視(東方寬頻SMGBB)、手機電視(東方龍)和IPTV(百視通BesTV)業務;集團還主辦和參股經營《每周廣播電視》報、《第一財經日報》、《第一財經周刊》、《競報》、《上海電視》、《哈哈畫報》《星尚OK!》、東方網等報紙、雜誌和新聞網站以及音像出版等。此外,集團還管理或控股上視女足、東方男女籃球、東方男女排球、男女沙灘排球等7支體育運動隊。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本部包括東方衛視、藝術人文頻道、ICS、廣告經營中心、節目資料中心、版權中心及相關職能部門。下屬子公司業務板塊涵蓋影視劇、少兒動漫、綜藝娛樂、體育賽事、生活時尚、專業財經資訊、紀錄片、電視購物、新媒體、大型活動等內容製作、投資、運營領域,並積極進行跨媒體、跨地域拓展,構建完整產業鏈,最終形成各具資源特色和產業發展潛力的“小巨人”。
在未來發展上,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將打造成在中國乃至國際具有廣泛影響的大型骨幹文化企業、打造成讓我們這個民族引以為驕傲的傳媒品牌、打造成源於上海、融入全國、無愧於這個時代,努力彰顯國家軟實力和傳播力的中國形象和聲音。
上海廣播電視台黨委書記、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王建軍。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林羅華。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張大鐘。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汪建強。
上海廣播電視台紀委書記:唐余琴。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李蓉。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袁雷。
上海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楊文紅。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梁。
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助理:徐浩。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樓家麟。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秦朔。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金仲波。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擁有的獨立子公司:第一財經傳媒、星尚傳媒、新娛樂傳媒、東方盛典傳媒、時空之旅文化公司、廣電影視製作公司、幻維數碼影視、五星體育傳媒、東方廣播公司、電視傳媒、炫動傳媒、東方購物、五岸傳播、SITV文廣互動數字電視、百視通新媒體、SMGBB東方寬頻、上海電視雜誌、每周廣播電視報、第一財經日報等。
![DRAGONTV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9/m991728e48423ae7896241dd02710eff2.jpg)
DRAGONTV LOGO
東方衛視作為中國省級衛視中新聞播出量最大的頻道,每天擁有超過6小時的新聞直播節目,構建了從現場連線直播到深度報道的新聞節目類型。
《舞林大會》、《加油,好男兒》、《我型我秀》、《加油,東方天使》、《中國達人秀》等品牌節目,在整個華語電視領域都有很好的口碑。
強檔獨播、精品自製、獨家引進,東方衛視傾力打造優質影視資源播出平台,以先進的理念引領影視編播新風潮。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衛星電視機構之一,東方衛視同時在北美、歐洲、日本、澳大利亞等海外地區落地播出。
東方衛視作為國內有影響力的電視台,其旗下也有大量高質量的節目,包括新聞綜合、第一財經、五星體育等等。
![STV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1/m2138971d8705f439e2445ccc86746bcd.jpg)
STV LOGO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7/ma787eec0ba7c4a0a701490fa84141a89.jpg)
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第一財經致力於為中國廣大投資者和商界、經濟界人士,以及全球華人經濟圈提供實時、嚴謹、高質的財經新聞,打造具有公信力和強大影響力的全媒體金融與商業信息服務集團。
2003年7月,經國家廣電總局批准,上海電視台財經頻道和東方廣播電台財經頻率的呼號統一改為第一財經;2004年11月15日,第一財經日報創刊;2008年2月,第一財經周刊創刊。
第一財經立足創新,堅持走專業化、國際化之路。道瓊斯第一財經中國600指數是中國市場上第一個覆蓋滬深兩地證券交易所的權威綜合指數產品。第一財經還聯合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了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個經濟圈指數系列。
第一財經一直與諸多國際傳媒機構合作。電視欄目《中國財經簡訊》和《中國經營者》及“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獎評選”活動通過戰略合作夥伴——亞洲商務電視CNBC進入國際市場;《中國財經簡訊》通過衛星連線,每天5次在CNBC全球電視平台播出。2012年,《中國經營者》節目在CNBC亞太頻道每周播放15次,在其全球頻道每周播放14次。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第一財經產業價值鏈研究報告》稱,第一財經品牌的商業價值已經超過168億。研究院還聯合國內權威機構推出內地首個經濟圈指數系列。從2008年起正式發行的《第一財經周刊》作為第一財經旗下第五個媒體成員,成為中國第一份商業新聞周刊。《第一財經日報》已覆蓋長三角、京津唐、華南、西北主要城市。在百度“2007中國都市傳媒影響力狀元媒”名單中,《第一財經日報》榮獲“最具影響力財經類狀元媒”和“最具影響力科技類狀元媒”兩項稱號。第一財經頻道通過香港NOW寬頻電視在香港落地。2010年,寧夏廣播電視總台與上海廣播電視台合辦寧夏衛視,使第一財經頻道“借殼上星”,向全國同步傳送。
![DRAMA CHANNEL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1/me1ef4f4316d43b6899046a554a7c8f27.jpg)
DRAMA CHANNEL LOGO
星尚傳媒有限公司(EnjoyoungMediaCo.,Ltd.)原為成立於2003年的上海時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009年更名,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全資公司,是21世紀中國影響最大、創收最多、市值最高的時尚生活類多媒體公司之一。其媒體定位為引領時尚文化、倡導優質生活;其傳播特點是在播、在線和在場相結合。
正在快速擴展的星尚傳媒產業群,包括傳統媒體的星尚電視、廣播、雜誌和報紙;新媒體的星尚網/電子商務、電子雜誌、手機電視/報和簡訊彩鈴;媒體活動的星尚大典、展覽、論壇、時尚文化節系列和嘉年華;品牌產品的星尚榜、星尚報告、星尚書系、星尚音像、星尚日用系列品;品牌授權的星尚專賣店、星尚影院、星尚聯名卡以及星尚俱樂部營銷等。
星尚傳媒有限公司下有全資公司上海星尚盛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負責星尚傳媒價值鏈拓展和營銷;中港合資公司香港健康生活廣播有限公司,負責共同製作和推廣覆蓋全球華語市場的健康生活台。
一個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大的時尚傳媒產業品牌的星尚帝國正在建設中。
![GREAT SPORTS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d/m8d668bedee1c16899204c9c27d1c500a.jpg)
GREAT SPORTS LOGO
五星體育擁有國內外一系列重大賽事版權資源,平均每日直播4場賽事,每年為上海觀眾提供一流的賽事直播近1500場。同時五星體育還擁有一支專業賽事製作團隊,具備大型賽事國際公用電視信號的製作能力,是國內僅有的幾個獲得國際奧委會資格認定的賽事國際信號製作機構之一,曾先後參與製作北京奧運會、NBA中國賽、網球大師杯、斯諾克大師賽等國際頂級賽事。
五星體育傳媒通過多種產業形式不斷創新“走出去”模式,立足版權資源運作、賽事製作輸出及體育賽事開發運營,積極實現跨地域合作,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體育傳媒品牌,奠定覆蓋整個亞太地區的體育傳媒影響力。
![DOCUTV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c/m5cb9ba5dc8e7d9cb01d4afb32a2dc224.jpg)
DOCUTV LOGO
紀實傳媒的品牌欄目有《紀錄片編輯室》、《檔案》、《大師》、《往事》等,其拍攝的紀錄片《紅跑道》創造了連獲十四項國際大獎的紀錄。同時,紀實傳媒也創作了諸多重大歷史題材紀錄片和政論片,包括《大閱兵》、《大工程》、《西征的紅軍》、《和諧之道》、《我們的選擇》、《奧運國運》等。
紀實傳媒通過對市場資源、社會製作力量以及紀錄片產業鏈的進一步整合,成為紀錄片生產、項目集聚等領域最活躍、最有效率的推動者,“真實中國”導演計劃和真實影院的影響力日漸壯大。紀實傳媒正逐步成為中國紀錄片領域最具號召力、最具價值的品牌,成為紀錄片國際合作的首選平台,也是國際紀錄片領域代表中國水準的領跑者。
SMG綜藝娛樂板塊推出了《舞林大會》《加油!好男兒》《全家都來賽》《笑林大會》《相約星期六》《家庭演播室》《閃電星感動》《新娛樂在線》等一批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力的綜藝娛樂節目,體現了業內領先的製作能力和創新意識,初步形成了國際、前沿、時尚的都市娛樂節目特質。
2008年,SMG娛樂產業收入近6億,在中國電視娛樂市場名列前茅,所制節目行銷全國200多個電視台及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業界公認為都市娛樂品牌代表。
新娛樂公司將與國內外文化娛樂資源進一步對接,通過輸出優秀節目和製作團隊、完善產業布局等渠道,承接上海及全國各地各類大型活動,推動大陸電視娛樂節目進入境外主要華語頻道播出,並與兄弟省市相互合作,提升中國的文化影響力,真正實現“佔領華人娛樂制高點”的目標。同時,新娛樂公司將融合娛樂內容創意製作、資本運作、新媒體支撐等要素,創新傳媒娛樂業態,推進傳媒娛樂產業做強做大,力爭成為華人傳媒娛樂領域的排頭兵。
![ART CHANNEL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1/me1712ff2cc72afb884a4867d403d1942.jpg)
ART CHANNEL LOGO
![ICS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5/me561ba6a3fd1dbcbe3f4ba54b8fea72f.jpg)
ICS LOGO
ICS製作的外語節目集國際風範、溫潤優雅和精緻品位等氣質於一身,為上海的外語使用者和國際居民等高端人群提供新聞、時尚、資訊及影視等類型多樣、製作精良的外語視聽盛宴。其特點不僅僅在於播出語言本身,更在於內容的獨創性和全球性。與此同時,ICS還關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心靈碰撞和情感交流,引領時尚都市文化。
![OCJ LOGO](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e/m9e0ae942edacc31a87a443a85d3c31c8.jpg)
OCJ LOGO
未來,東方購物將通過拓寬商品領域、完善物流配送並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加強售後服務、實現跨地域拓展等形式,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從電視、網路、目錄發展到電子商務領域,持續領跑中國的購物電視業。
哈哈少兒頻道精心調整版面結構,全力開發與培育新的動畫片播放熱點時段;特別重視加強節目創新,加大兒童情景劇的投入力度;繼續策劃、生產少兒系列情景劇《成長別煩惱》、《魔幻巧克力》和《麻辣教師》,創新劇情結構、表現手段和生產方式,節目先後在十家省級電視台播出。頻道傾力打造“哈哈美麗心世界.六一兒童慈善晚會”則通過哈哈少兒頻道和東方衛視成功直播。現已與炫動卡通衛視組成炫動傳媒。
炫動卡通衛視在穩固提升收視份額的基礎上,積極搭建跨產業媒體平台,挖掘動漫產業潛能,在2007年度國家廣電總局優秀動畫、少兒頻道的評選中獲得了特等獎,確立了在業界的領軍地位。炫動卡通衛視於五一長假期間在上海東亞展覽館舉行了“2007動漫同人大會”,這是國內首次嘗試把活動觀眾定位在14歲以上,專為動漫愛好者們度身定做的活動。炫動卡通衛視的“卡通總動員”的系列品牌會展活動在2007年熱火依舊,吸引來6萬多觀眾。展會不僅整合了動漫產業鏈上下游渠道,也讓社會各階層都親身感受到了動漫產業的巨大影響力和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