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俗稱臭屁蟲,是荔枝、龍眼的主要害蟲。它的成蟲與若蟲均能為害,刺吸嫩梢、花穗或幼果的汁液,導致落花落果,大發生時會嚴重影響產量,受驚動時射出臭液,觸及人的眼睛或皮膚,引起辣痛,花、嫩葉和幼果沾上臭液也會變枯焦。據報導,荔枝蝽還是龍眼鬼帚病的傳毒媒介,必須通過治蟲以達到防病的目的。成蟲和若蟲吸食荔枝、龍眼的嫩芽、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引致落花、落果,常造成果品減產失收。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4~28毫米,盾形、黃褐色,胸部有腹面被白色蠟粉。觸角4節,黑褐色。前胸向前下方傾斜;臭腺開口於後胸側板近前方處。腹部背面紅色,雌蟲腹部第七節腹面中央有一縱縫而分成兩片,應用這一特徵可以鑒別雌雄。
卵:近圓球形,徑長2.5~2.7毫米,初產時淡綠色,少數淡黃色,近孵化時紫紅色,常14粒相聚成塊。
若蟲:生長階段共分為五齡。長橢圓形,體色自紅至深藍色,腹部中央及外緣深藍色,臭腺開口於腹部背面。2~5齡體呈長方形。第二齡體長約8毫米,橙紅色;頭部、觸角及前胸戶角、腹部背面外緣為深藍色;腹部背面有深藍紋兩條,自末節中央分別向外斜向前方。后胸背板外緣伸長達體側。第三齡體長10~12毫米,色澤略同第二齡,后胸外緣為中胸及腹部第一節外緣所包圍。第四齡體長14~16毫米,色澤同前,中胸背板兩側翅芽明顯,其長度伸達后胸后緣。第五齡體長18~20毫米,色澤略淺,中胸背面兩側翅芽伸達第三腹節中間。第一腹節甚退化。將羽化時,全體被白色蠟粉。
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

生活習性


若蟲於4月上旬開始孵化,第一齡若蟲期平均21天,第二齡8天,第三齡10天,第四齡17天,第五齡26天,共經過82天即羽化為成蟲,但最長經過116天,最短58天,5~7月間若蟲發生數量最多。初孵若蟲群集卵殼附近,經數小時后開始分散開來,若蟲喜棲息於枝條的頂端,在花果枝上刺吸為害,吸取嫩枝、嫩芽、花穗、幼果的汁液。常引致嚴重的落花落果。遇風雨則逃避葉背,受驚擾時射出臭液以自衛,或即行下墮,掉落地上的若蟲,不久又可飛回樹上。三齡以上若蟲抗藥性增強,五齡時最強。6月旬始見新成蟲出現,7月中旬羽化成蟲最多。舊成蟲於6月份后陸續死亡,成蟲壽命203~371天,平均311天,成蟲喜在嫩梢、花穗和果穗上吸食,在龍眼、荔枝園中以多花果、多嫩梢的樹上發生最多。從第五齡若蟲至新成蟲這段期間,大量取食,積累脂肪,準備越冬,抗藥性強。春季恢復活動后的成蟲,經過生殖發育,代謝旺盛,脂肪消耗,自然抗藥性下降,這時是化學防治的適機。
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

為害要點


荔枝椿象主要為害荔枝、龍眼,以成蟲和若蟲刺吸嫩梢、花穗、幼果汁液,被害部位變褐色,引起落花落果。荔枝椿象受驚擾時,放射的臭液會使嫩葉灼傷、果殼變焦褐色,臭液觸及人的皮膚或眼睛,可引起辣痛。大發生時嚴重影響龍眼產量。
福建和廣東、廣西一年發生1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蟲越冬。越冬期成蟲有群集性,多在寄主的避風、向陽和較稠密的樹冠葉叢中越冬,也有在果園附近房屋的屋頁瓦片內。翌年3月上旬氣溫達16%左右時,越冬成蟲開始活動為害,在荔枝、龍眼枝梢或花穗上取食,待性成熟后開始交尾產卵,卵多產於葉背,此外還有少數卵產在枝梢、樹榦以及樹體以外的其他場所。成蟲產卵期自3月中旬至10月上旬,以4、5月為產卵盛期。
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

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3月間越冬成蟲在新梢上活動交尾時噴葯一次,至4、5月低齡若蟲發生盛期再噴1-2次,噴射敵百蟲800~1000倍液效果甚好,或用20%殺滅菊酯2000~8000倍液。一般每株噴藥液量7.5一10千克,大面積連片荔枝、龍眼地區,可用飛機施藥(敵百蟲20倍液,每公頃30-37.5千克)。
生物防治:荔蝽天敵有寄生於卵的平腹小蜂(Anastatus sp.),荔蝽卵跳小蜂(Ooencyrtuscorbetti Ferr.)、馬來黃腹卵小蜂(O.malayensis Ferr.)和黃足小蜂(O.crionotoeFeff.),以及荔蝽菌、螳螂、鳥類等,都應加以保護和利用,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在廣東省已推廣應用,福建省也已試驗示範,在早春引入或繁殖積累足量的平腹小蜂,在荔蝽產卵初期開始放蜂,以後每隔10天放一次,共放3次,一般每次每株放500頭雌蜂,當荔枝蝽密度大時,選用敵百蟲液噴射,壓低蟲口密度后,再行放蜂。
人工捕殺。捕殺越冬成蟲,採摘卵塊及撲滅若蟲。
第一,消滅成蟲。冬季10℃以下低溫時期,越冬成蟲不甚活動,用帶鉤的竹竿猛搖樹枝,使成蟲墮地,集中毀除,但成蟲不單在樹上越冬,此法只能是輔助措施。
第二,採摘卵塊。3~5月荔蝽產卵盛期採摘卵塊,集中放人簡易的寄生蜂保護器中,保護天敵。
第三,撲滅若蟲。用竹竿扎草蘸以牛尿、人尿,或搗爛蟲體的汁液,或舉扎有破布球的竹竿蘸上煤油,熏落若蟲,事前在樹頭堆砂或堆細土混草木灰,使墮落的若蟲不容易上樹,集中捕殺。
荔枝椿象
荔枝椿象

防治時間

在早春越冬成蟲開始活動時期,即3月中下旬,此時成蟲即將產卵,抗藥力最弱,而且此時用藥殺滅成蟲可顯著降低蟲口基數,對全年的防治極為有利,另一防治適期在5月中下旬,此時為卵已大量孵化的若蟲期,一至二齡若蟲體表蠟質薄,角質化程度低,對藥物較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