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心理

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從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或行為

從眾心理(conformity behaviour),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而實驗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獨立性,沒有被從眾,所以從眾心理是部分個體普遍所有的心理現象。

心理解決


從眾是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於群體的引導和壓力,不知不覺或不由自主地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社會心理現象,通俗的說就是“隨大流”。
通常情況下,多數人的意見往往是對的。服從多數,一般是不錯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走,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心理”。
學者阿希曾進行過從眾心理實驗,結果在測試人群中僅有1/4~1/3的被試者沒有發生過從眾行為,保持了獨立性。可見它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從眾性是人們與獨立性相對立的一種意志品質;從眾性強的人缺乏主見,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別人意見並付諸實行。

從眾原因


行為參照:在情境不確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考價值。
對偏離的恐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與群體融合的需要:與群體成員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員接受。
群體的凝聚力:對自己的群體有強烈的認同感。

從眾因素


群體因素

群體一致性:個體在面對一致性的群體時所面臨的從眾壓力是非常大的。當群體中意見並不完全一致時,從眾的數量會明顯下降。
群體規模:在一定範圍內,人們的從眾性隨著群體規模增大而增大。
群體凝聚力:群體凝聚力越高,個體對群體的依附心理越強烈,越容易對自己所屬群體產生強烈的認同感。
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越高,越具有權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於群體壓力。

情境因素

刺激性的物質:刺激性的物質是影響從眾行為的情境因素之一,人們更容易對模稜兩可的刺激物做出從眾反應。
時間因素:交互作用的早期更容易發生從眾行為。

個體因素

性別和年齡:人們通常認為男性比女性更不容易從眾。從年齡上看,兒童和青少年比成人更容易從眾,
個性特徵:個人的能力、自信心、自尊心、社會讚許需要等都與從眾行為密切相關。
知識經驗:人們對刺激對象越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就越不容易從眾,反之則越容易從眾。
個人的捲入水平:一旦一種意見被表達出來,人們就會更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已經選擇了某種態度。

從眾弊端


從眾帶來的個性消失。
新世紀年以後,現在的家長都開始重視特長了,因為大家都在學,而且大有不學就落伍的感覺,於是乎也不管孩子是否適合或者有天賦,什麼英語、足球、跆拳道、圍棋......,什麼都學,有的孩子甚至在一年內學了6種特長,業餘時間被剝奪不說,連正規的文化課都沒學好,結果想弄些個性,卻什麼也不精。這就是這種從眾的心理,造成的個性消失,不僅過去發揮作用,現在也在發生作用,估計以後也逃脫不了。
從眾的心理個人獲得了匿名感。
從眾的心理在群體高度一致性的基礎上使個人獲得了匿名感,因此個人做事會無所顧忌。這種情況通常會發生在做一些違背原則的事情時出現。過馬路紅燈亮時,本來還打算遵守交通規則等綠燈亮時走呢,但是發現闖紅燈的人越來越多,於是便有了大家都闖,自己一個人也沒什麼大事的想法,也就無所顧忌了;很多像隨地吐痰、貪小便宜、不遵守公共規則等很多現象,都是這種從眾的行為,導致很多不文明成為了一種屢禁不止和社會現象。
從眾的心理給個人帶來了淹沒感。
從眾的心理因為群體的共同行為給個人帶來了淹沒感,扼殺了創新的勇氣和銳氣。“少數服從多數”,是我們在選舉或者決策中經常會遇到的方式,從課堂上的發言到開會時的表決,從思維的定式到懼怕風險的承擔,無一例外的都有從眾心理在作祟。這種心理有的是因為利益、有的是因為怕出風頭、有的是因為要明哲保身,有的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這一切最終的結果就是將本來剛剛萌發的新思路和新觀點活活扼殺在萌芽狀態。也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的影響,減少了社會的創新。

廣告從眾


生活中有不少從眾的人,也有一些專門利用人們從眾心理來達到某種目的的人,某些商業廣告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熱,從而達到目的。生活中也確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會引起轟動效應,群眾競相傳播、議論、參與。但也有許多情況是人為的宣傳、渲染而引起大眾關注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
的。常常是輿論一“炒”,人們就易跟著“熱”。廣告宣傳、新聞媒介報道本屬平常之事,但有從眾心理的人常就會跟著“湊熱鬧”。
不加分析地“順從”某種宣傳效應,到隨大流跟著眾人走的“從眾”行為,以至發展到“盲從”,這已經是不健康的心態了。多一些獨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從眾,以免上當受騙,方為健康的心理。

表現形式


對從眾行為也要具體分析。一般有這樣幾種表現形式:一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於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三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就從眾心理的客觀影響來看,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主要看從眾行為的具體內容。由於中學生的知識、經驗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強,因此在多數情況下,從眾行為不同程度地帶有盲目性。中學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從眾"。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從眾"。"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數人在一起不會錯"的隨大流思想。"假從眾"則往往是礙於情面或者免受群體的指責和懲罰。例如有的同學不吸煙,也不想吸煙,但夥伴中許多人都抽煙,為使自己與大家協調一致也只得抽上了。這種違心的從眾現象,在學生中還是比較多的。

學習從眾

高校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入校時隨意安排的學生班級之間、宿舍之間,一年左右時間,便在各個方面顯示出不同層次,出現明顯的“不同步“現象。優等生、英語過級、研究生錄取等相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
對來說,班級、宿舍都比較集中。宿舍成員集體出動參加各種證書培訓班,已是大學校園蔚然流行的風景,一男生直言:哥兒幾個都在拚命學,我不上進,豈不丟人?

消費從眾

進入高等學府,可謂是“大開眼界”,校園裡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煙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檔、穿戴時髦、玩的夠派、抽煙名牌”之輩。有些大學生下餐館、趕舞場、覽名勝、春遊、秋遊、過生日、會朋友、吃獎金、喝補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門,大學生紛紛搭上宿舍、班級、朋友、老鄉的班車,無視自己的經濟基礎,鈔票大把大把地花。有當局者一語道破天機:無可奈何,為了面子,只好不顧底子嘍。

戀愛從眾

眾目睽睽之下,情男靚女同讀一本書、同吃一碗飯,在時下的大學校園裡已是公開風景。“現在凡我認識的老鄉、同學、朋友不少在談戀愛,沒辦法,我只好也找一個做做樣子。”一男生幽默地說。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有的班級一階段沒有幾人談,而另一階段則出現了一群談戀愛的;有的寢室無人問“愛”,有的寢室全在“愛中”。不談戀愛者,眾人拾柴,不消幾日,就會被徹底“點化”。

作弊從眾

近幾年,當社會上流行“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時,校園裡便興起考試“不看白不看”的哲學,“學不在深,作弊則靈”,考場上作弊方式發揮得淋漓盡致,以至考試不作弊的學生反而被譏笑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為什麼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
此外,賭博從眾、入黨從眾、擇業從眾在大學校園也有相當的市場。
引發大學生從眾效應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級效應”和“宿舍效應”。

班級效應

新生入學后,都在探索新的學習方法,尋求新的學習動力。班級、宿舍每個成員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績以及平時學習時間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員最直接的“參照物”、他們在形成自己的學習特點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與班級、宿舍大多數人保持一致。不僅如此,作息習慣、生活情趣、業餘愛好也易趨同和從眾,共同合成對班級、宿舍成員的鞭策力。某大學一個班有幾名愛好長跑的同學,男生健壯、女生苗條以及運動會上的風光引得同學噴噴稱羨,不知不覺大部分同學成了他們的追隨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賽前10名中,竟有5位是該班同學。某醫學院93級6名學生,大學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時起床,晚11時入睡,該室同學能彈會拉,運動會上“屢建奇功”,演講比賽叱吒風雲,畢業分配前5人報考研究生全被錄取。“班級效應”、“宿舍效應”在班風、舍風中的作用,由此可見一斑。反之,庸俗的從眾行為往往會導致班風、舍風消極落後。

宿舍效應

從眾於老生、老鄉也是新生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新生涉世不深、情況不熟,易簡單模仿和隨從於他人的行為。他們有的把“信得過“的老生、老鄉作為他們學習的“楷模”,有的乾脆“跟著‘二老'走,永遠不回頭”,盲目從眾。學習上表現為“老生(鄉)怎干就怎干”,在遵守校規校紀方面表現為“向老生(鄉)看齊”,如此,很容易導致“從良則良,隨莠則莠”結局。某校一寢室
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
,入學伊始,老生老鄉頻頻光臨此舍,傳舞弊、賭博之“經”,送逃課、戀愛之“寶”,結果年終,二人留級,餘四人僥倖通過。
隨著大學生活的深入,同興趣的同學相聚在一起,形成“趣緣圈”,成為大學生社交最廣泛的形式。“趣緣圈”對大學生有極大的吸引力,往往對大學生思想觀點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
導致大學生從眾心理的人群效力有所不同。據調查,大學生最易從眾於戀愛對象,尤其是女大學生。其次,從眾於老生、老鄉。第三,從眾於室友或趣友。第四,從眾於同班同學。第五,從眾於同年級、同專業同學……

反映事實

大學校園的從眾行為,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研究大學生從眾現象,對於優化群體結構,利用從眾行為的積極影響,防止其消極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眾行為的過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學生自我意識弱化,獨立性較差,缺乏個體傾向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從眾行為中消極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即使從眾行為出現積極效應,但一旦失卻這種從眾氛圍,又很容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走向社會後的迷憫、失落,實際上這是從眾現象最直接的後遺症。

從眾危害

此外,一味從眾也容易導致大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從眾的直接表現便是千軍萬馬齊過獨木橋,競爭過程的挫折、失落,很容易引發大學生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狀況失衡。據調查,在校大學生中20%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
從眾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動為前提的從眾,勢必使你的獨特失去價值。一味從眾便意味著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拋卻了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盲目從眾意味著部分大學生丟失了以個體色彩的思維和行動編織的草帽,在喧嘩與騷動中麻木自己,“創新意識“在頭腦中只成了四個機械的漢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鏽蝕成了斑駁的條條框框,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只成了人生進程中的標誌,卻難以成為升華人生的動力。
大學生,擺脫從眾的盲目色彩,用獨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腳印使自己主動融入集體的行列,這樣,你將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

股票投資


炒股與從眾
目前,不少投資者樂於短線跟風頻繁操作,而血本無歸的例子也不乏少數。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的《中國證券投資者行為研究》顯示,中國證券投資者行為有三個顯著特點,即短線操作、從眾行為和處置效應。而調查結果顯示,即使在行情上升130%的2006年A股大牛市中,仍然有30%左右的投資者是虧損的,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盲目從眾、短線投機所致。
投資者的“羊群效應”或從眾行為,是行為金融學中比較典型的現象。從眾行為讓投資者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必然成為無意識投資行為者,這其中蘊藏著極大的風險。
投資者的羊群行為,不僅容易導致股市出現泡沫,使市場運行效率受損;同時也使系統風險增大,加劇了股市的波動。在“羊群效應”作用下,投資者在股市漲的時候熱情高漲,跌時則人心惶惶,使市場投機氛圍加重。
投資心理學告訴我們,證券投資過程可以看成一個動態的心理均衡過程。但在證券市場存在的“羊群效應”作用下,往往會產生系統性的認知偏差、情緒偏差,並導致投資決策偏差。投資決策偏差就會使資產價格偏離其內在的價值,導致資產定價的偏差。
而資產定價偏差往往會產生一種錨定效應,反過來影響投資者對資產價值的判斷,進一步產生認知偏差和情緒偏差,這就形成一種反饋機制。在這個“反饋循環”中,初始“羊群效應”使得偏差得以形成;而強化“羊群效應”,則使得偏差得以擴散和放大。

阿希從眾實驗

1956年的阿希從眾實驗旨在研究從眾現象的具體表現、產生及其原因。該實驗以大學生為被試,每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為事先安排好的實驗合作者,只有一人為真被試。實驗者每次向大家出示兩張卡片,其中一張畫有標準線X,另一張畫有三條直線A、B、C。X的長度明顯地與A、B、C三條直線中的一條等長。實驗者要求被試判斷X線與A、B、C三條線中哪一條線等長。實驗者指明的順序總是把真實被試者安排在最後。第一至第六次測試大家沒有區別,第六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試按事先要求故意說錯,藉此觀察被試的反應是否發生從眾行為。
實驗結果很有趣,被試者的反應多種多樣,有25%的被試從頭到尾都堅持著自己的判斷,沒有受到影響,而50%以上的被試則在超過六次的實驗中都聽從了實驗合作者的錯誤判斷,甚至還有5%的被試在每一場實驗中都展示出了對錯誤判斷的盲從。將從眾行為出現的總次數除以被試數目再除以實驗次數,得到的從眾行為發生率約為33%,也就是三分之一。
實驗結束后,阿希對那25%的堅持己見的被試者作出了分析,並對他們沒有選擇從眾的原因作出了總結:
(1)他們從始至終的判斷都基於自己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他們在前六次的真實實驗中就沒有選擇跟風,所以在後面其他人故意說錯的時候,他們依然習慣性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只是這次他們的結果與多數人不同而已。
(2)在自己意見與大多數人不一致時,他們也會產生焦慮。只是他們能儘快擺脫焦慮情緒,也不會讓焦慮左右自己的判斷。
阿希對從眾的被試也作了訪談,歸納出從眾的情況有三種:
(1)被試確實把他人的反應作為參考框架,觀察上就錯了,發生了知覺歪曲。
(2)被試意識到自己看到的與他人不同,但認為多數人總比自己正確些,發生了判斷歪曲。
(3)被試明知其他人都錯了,卻跟著作出了錯誤反應,發生了行為歪曲。

破除權威定勢

要營造積極、科學、開放的輿論氛圍。權威的存在是一種極其正常的現象,但對權威的過分尊崇和盲目追隨只會帶來惡果。生活中人們對權威意見的一味順從很容易導致在決策上的重大失誤。因此應該破除對權威的迷信和盲從,不能將權威的意見均視為圭臬,要放大並重視普通人的貢獻和智慧,這樣自然會百花齊放。

創造自由空間

要培養人們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在決策或是商議問題的時候多舉辦交流分享會、辯論會等,鼓勵不一樣的聲音,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鼓勵人們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各抒己見,這樣人們的自主思維就會逐漸增強,做到不盲從、有主見、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