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燈盞花素

注射用燈盞花素

本品為燈盞花素加入適宜的賦形劑,經冷凍乾燥製得的供注射用的無菌製品

簡介


● 通用名:注射用燈盞花素
● 英文名:Zhusheyong Dengzhanhuasu

注射用燈盞花素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 燈盞花素。

注射用燈盞花素的性狀特徵


● 注射用燈盞花素為淡黃色至黃色的疏鬆塊狀物。

注射用燈盞花素有哪些主要作用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 可緩解半身不遂、口齒不清;胸部憋悶疼痛、夜間更為嚴重、心悸氣短等癥狀。

注射用燈盞花素用於治療哪些病證


● 用於治療由於瘀阻腦脈所導致的中風,臨床可見半身不遂、身體無力、半身麻木、口齒不清等癥狀。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後遺症期見上述癥狀者可用注射用燈盞花素。
● 用於治療由於瘀阻胸脈所導致的胸痹,臨床可見胸部憋悶疼痛、胸痛徹背、心悸氣短等癥狀。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癥狀者可用注射用燈盞花素。
● 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也可使用注射用燈盞花素進行治療。

用藥前須知


● 注射用燈盞花素為處方類藥物,必須憑醫師的處方購買和使用。
● 必須在有搶救能力的醫院執行治療。
● 對本品或含有燈盞花素製劑及成分中所列輔料過敏或有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
● 腦出血急性期或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禁用。
● 禁止使用靜脈推注的方法給葯。
● 用藥前應仔細詢問患者情況、用藥史和過敏史。
● 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凝血機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礙者、初次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患者應慎重使用,並加強監測。
● 胸痛劇烈及持續時間長者,應做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檢查,並採取相應的醫療措施。
● 請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藥。
● 長期使用的在每療程期間要有時間間隔。
● 過敏體質者,請謹慎使用。
● 孕婦禁用。
● 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 老人及哺乳期婦女慎用,並加強用藥期間監測。
● 目前尚無兒童應用本品的系統研究資料,不建議兒童使用。

注射用燈盞花素的製劑規格


● 粉針劑,以野黃芩苷計10毫克、20毫克、25毫克或50毫克。

如何使用注射用燈盞花素


● 使用時間:在病情需要時使用。
● 使用方法:
● ● 肌內注射,臨用前,用注射用水2毫升溶解后使用。
● ● 靜脈滴注,用250毫升生理鹽水或500毫升的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 使用劑量:成人,肌內注射,每次5~10毫克,一日2次;靜脈滴注,每次20~50毫克,一日1次。

溫馨提示:

● 靜脈滴注時,嚴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藥劑量,並加強用藥監護,特別是開始30分鐘。
● 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推薦劑量、調配要求使用藥品。不可超劑量、過快滴注和長期連續用藥。
● 本品與pH低於4.2的溶液使用時,可使藥物析出,故不得使用pH低於4.2的溶液稀釋。葡萄糖注射液pH值大多偏低,故臨床應用中,建議慎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本品。
● 靜脈滴注時,嚴格控制滴注速度和用藥劑量。建議滴速小於每分鐘40滴,一般控制在每分鐘15~30滴。首次用藥,宜選用小劑量,慢速滴注。

注射用燈盞花素可能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 注射用燈盞花素的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不良反應:
● ● 過敏反應:潮紅、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喘息、憋氣、心悸、發紺、喉頭水腫、血壓下降,嚴重者會出現過敏性休克等。
● ● 全身性損害:寒戰、發熱、高熱、乏力、多汗、疼痛等。
● ● 呼吸系統:呼吸急促、氣短、咳嗽等。
● ● 心血管系統:心悸、胸悶等。
● ● 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頭暈、頭痛、抽搐等。
● ● 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肝臟生化指標異常(如轉氨酶上升)、消化道出血等。
● ● 其他:靜脈炎、血尿等。
● 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用藥后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葯,並及時救治。
● 其他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 注射用燈盞花素藥物不良反應

用藥期間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用藥期間忌煙、酒,生冷,辛辣,油膩食物,宜清淡飲食,以免影響藥物吸收,降低藥效。
● 用藥前和配製后及使用過程中應認真檢查本品及滴注液,發現藥液出現渾濁、沉澱、變色、結晶等藥物性狀改變以及瓶身有漏氣、裂紋等現象時,均不得使用。
● 用藥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當加強對患者監護。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特別是開始用藥30分鐘內。如發現異常,立即停葯,採用積極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 用藥期間癥狀無改善,或癥狀加重,或出現新的嚴重癥狀,應立即停葯並報告醫生,以免耽誤治療或搶救處理。
● 本品應單獨使用,禁忌與其他藥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確需要聯合使用其他藥品時,應謹慎考慮與本品的間隔時間、輸液容器的滴洗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
● 本品與氨基糖苷類藥物(如硫酸慶大黴素)反應產生沉澱,故稀釋本品所用的注射器、針頭應避免與氨基糖苷類藥物接觸。
● 文獻顯示燈盞花素(主要含野黃芩苷)具有減少血小板計數、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內凝血等作用,為降低出血風險,建議本品避免與抗凝葯或抗血小板葯等(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能增加出血風險的藥物同時使用。

溫馨提示:

● 使用中成藥時,首先需要請中醫進行辨證,做到合理應用。
● 不要自行根據癥狀盲目加量、減量使用,也不可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長期使用。
● 發生不良反應時請停葯,並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調換藥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不要聽信廣告宣傳使用中成藥。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藥物應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密封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下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