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漢字

蚯,讀音qiū,漢語漢字,指蚯蚓。

基本信息


qiū
(1)ㄑㄧㄡˉ
(3)鄭碼:IPDA,U:86AF,GBK:F2C7
(4)筆畫數:11,部首:蟲,筆順編號:25121432121

基本釋義


qiū ㄑㄧㄡˉ
● ● ◎〔~蚓〕環節動物,身體細長柔軟,生活於土中,以帶有機物的土壤為食,使土壤疏鬆,對農作物有益。可作魚和家禽的食餌,可入葯。亦稱“曲蟮”、“地龍”。

詳細釋義


qiū

常用片語


蚯蚓
qiūyǐn

蚯蚓的作用


寡毛綱中陸生環節動物中的任何一種;尤指蚯蚓科中分佈甚廣的身子逐漸變細分節的、雌雄同體的各種蚯蚓
蚯蚓能疏鬆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並改善結構,還能促進酸性或鹼性土壤變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適於農作物的生長。由於蚯蚓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用作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的飼料,都能取得增產的效果。蚯蚓在藥物學上也佔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見的中藥材,有解熱、鎮痙、活絡、平喘、降壓和利尿等作用。
蚯蚓體內可分泌出一種能分解蛋白質、脂肪和木質纖維的特殊酶,因此,樹葉、稻草、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紙、食品工業的下腳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夠在一定程度內消除環境污染。因此,近年來,許多國家都成立了蚯蚓養殖工廠,並把蚯蚓養殖工廠稱為“環境凈化裝置”。由於蚯蚓能夠吸收土壤中的汞、鉛和鎘等微量金屬,這類金屬元素在蚯蚓體內的聚集量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蚯蚓可作為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監測動物。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蚯蚓瘴、蚯蚓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