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魚膽

青魚膽

青魚膽,中藥名。為鯉科動物青魚Mylopharyngodon piceus(Richardson)的膽囊。分佈於長江流域,上至金沙江,下至河口及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華北比較稀少。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目赤腫痛,翳障,喉痹,熱瘡。

入葯部位


膽囊。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肝、膽經。

功效


清熱解毒,明目退翳。

主治


用於目赤腫痛,翳障,喉痹,熱瘡。

相關配伍


1、治目赤障翳:青魚膽頻頻點之。一方,加黃連、海螵蛸末等分。(《綱目》)
2、治惡瘡白禿:青魚膽、木鱉子、牛耳大黃(各適量),共研細,調勻塗。(《四川中藥志》1960年)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汁或研末,點眼、吹喉,或塗搽。內服:入丸、散,1.5-2g。

使用注意


內服宜慎。

採集加工


捕得后,剖腹,取出膽囊,洗凈,取膽汁鮮用或晾乾。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形,向後漸側扁,腹部圓,無腹棱。頭頂部寬平。吻鈍尖,口端位,呈弧形,下頜稍短。下咽齒1行,呈臼齒狀,齒面光滑。圓鱗,側線完整,側線鱗39-46。背鰭3,7-8,無硬刺,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3,8-9,無硬刺。胸鰭下側位,不達腹鰭。腹鰭起點在背鰭第2分支鰭條下方,末端不達肛門。尾鰭深叉,上、下葉約等長。體背及體側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各鰭均呈黑灰色。

生長環境


屬中下層淡水魚類,棲息於江河港道,沿江湖泊及附屬水體中,主要以軟體動物為食,也食蝦和昆蟲幼體。廣泛分佈於長江流域,上至金沙江,下至河口及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華北比較稀少。

相關論述


1、《食療本草》:“益人眼。取汁注目中,主目闇,亦塗熱瘡。”
2、《綱目》:“消目赤腫痛,吐喉痹痰涎。”
3、《本草匯言》:“點一切目赤翳障。”
4、《本經逢原》:“點痔瘡,與熊膽同功”
5、《開寶本草》:“塗惡瘡。”
6、《日用本草》:“治喉痹,療目疾。”
7、《本草求原》:“涼血,明目退翳,去風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