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無惡不作的結果 展開

無惡不作

漢語成語

無惡不作,漢語成語,拼音為wú è bù zuò,指沒有哪件壞事不幹的。指干盡了壞事。

基本釋義


沒有哪件壞事不幹的。指干盡了壞事。

成語出處


清·鄭燮《范縣署中寄舍弟墨書》五:“宋自紹興以來,主和議,增歲幣,送尊號,處卑朝,括民膏,戮大將,無惡不作,無陋不為。”

成語用法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1、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在北京殺人放火,窮凶極惡,喪盡天良,無惡不作。
2、《醒世姻緣傳》第七十三回:“程大姐自到周龍皋家,倚嬌作勢,折毒孩子,打罵丫頭,無惡不作。”
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五回:“他本是一個包攬詞訟,無惡不作的人啊!”
4、清·頤瑣《黃繡球》第五回:原來這黃禍居鄉,唯利是圖,無惡不作。
5、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無奈舊有的兵,大概是老羸疲弱,新招的隊,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時魚肉鄉愚,無惡不作,到這時候有了護符,更是任所欲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