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決策的結果 展開
決策
管理學術語
決策, 拼音是juécè。 意思是決定的策略或辦法。是人們為各種事件出主意、做決定的過程。它是一個複雜的思維操作過程,是信息搜集、加工,最後作出判斷、得出結論的過程。語出《韓非子·孤憤》:“智者決策於愚人,賢士程行於不肖,則賢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論悖矣。”
1. 亦作“決筴”。亦作“決策”。決定計策或辦法。
《韓非子·孤憤》:“智者決策於愚人,賢士程行於不肖,則賢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論悖矣。”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論》:“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時決筴而名顯。”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黃河》:“然水之為跡,難明久矣,非深考博通,心知其詳,固難以臆見決策舉事也。”
清黃景仁《平定兩金川大功告成恭紀》詩:“沉謀密斷丑莫偵,萬里決策無搶攘。”
梁斌《播火記》第二卷二十:“今天開的會,是賈湘農負責召開的決策的會議,人並不多。”
2. 決定的計策或辦法。
鄢國培《巴山月》第十一章:“以退為攻是最高當局的戰略決策。”
浩然《艷陽天》第八十章:“這一天當機立斷地下了決策,是非常及時又非常正確的。”
決策是人們在政治、經濟、技術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決策是管理中經常發生的一種活動;決策是決定的意思,它是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根據客觀的可能性,在佔有一定信息和經驗的基礎上,藉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對影響目標實現的諸因素進行分析、計算和判斷選優后,對未來行動作出決定。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決策是人們思維過程和意志行動過程相互結合的產物。沒有這兩種心理過程的參加,無論何人也是作不出決策的。因而決策既是人們的一個心理活動過程,又是人們的行動方案。
1、差距、緊迫和“力及”原則(在確定決策目標時運用)
2、瞄準和差異原則(準備備選方案是需要運用的原則)
3、“兩最”、預后和時機原則(方案選優是運用)
4、跟蹤和反饋原則(在決策實施過程中運用)
5、外腦和經濟原則(在決策的全過程必須運用)
6、系統原則。
7、信息原則。
8、可行性原則。
9、滿意原則。
1、科學決策是現代管理的核心,決策貫穿整個管理活動。
2、決策是決定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決策是任何有目的的活動發生之前必不可少的一步。不同層次的決策有大小不同的影響。
3、科學決策是現代管理者的主要職責
4、決策系統的規模擴大
5、決策活動的頻率加快
6、決策活動包含的信息量猛增
7、決策主體的構成在變
一般決策過程包括:
(1)問題識別,即認清事件的全過程,確立問題所在,提出決策目標。
(2)問題診斷,即研究一般原則,分析和擬定各種可能採取的行動方案,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並提出對策。
(3)行動選擇,即從各種方案中篩選出最優方案,並建立相應的反饋系統。
1、按決策範圍分為戰略決策、戰術決策和業務決策;
2、按決策性質分為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
3、按決策主體分為個人決策和群體決策;
4、按決策問題的可控程度分為確定型決策、不確定型決策和風險型決策。
認知心理學將決策劃分為六個階段:(1)辨識問題(2)收集信息(3)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4)評估備擇方案(5)選擇方案(6)付諸實踐。研究表明,問題措辭的方式,或者對選項的特定描述將會對決策有很大的影響。
決策問題通常分確定型、非確定型、風險型三種。
由於決策問題的性質不同,群體決策與個人決策的差異及決策人個人的風格不同,其決策的時間和決策的方法也不相同。決策理論可分為傳統的和現代的兩種。傳統決策理論是,在決策時遵循最優化原則來選擇實施方案。現代決策理論的核心是令人滿意的原則。
(1)開放的提煉能力。
(2)準確的預測能力。
(3)準確的決斷能力。
● ● 環境因素
● ● 組織自身的因素
● ● 決策問題的性質
● ● 決策主體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