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鎮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州縣永樂鎮

永樂鎮地處東北大平原松嫩平原的西南部,位於中國新二線城市大慶市下轄肇州縣

基本概況


龍江十強鄉鎮,大慶南部重要的交通要塞,永樂鎮地處松嫩平原的西南部,位於大慶市肇州縣城偏西北21公里處,駐地三道崗子屯,東部與雙發鄉接壤,西部和南部與肇源縣相鄰,北部與新福鄉毗接。鎮內有大慶石油管理局採油八廠三礦、四礦和中亞油田等大型企業,大肇公路從鎮內穿過。油田公路縱橫交錯,村屯公路村村通達,優越的地理位置為永樂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技術、資金、能源、通訊、交通等方面保障,促進了永樂鎮域經濟的大發展,1999年被列為大慶市財政收入十強鄉鎮之一。

歷史沿革


永樂鎮駐地,原稱三道崗子屯,始建於清末,屬肇州廳管轄;
1931年稱永豐鎮,隸屬肇州縣管轄;
東北淪陷后,1936年10月為聯合第五保;
1939年設永樂村;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后;
1946年2月,設置第三區;
1955年5月,改為永樂區;
1956年4月,設置永樂鄉;
1958年9月,成立永樂人民公社;
1961年4月,將西北部地區劃出,增設新福公社;
1984年初,改為永樂鄉;
1985年3月,改設永樂鎮。永樂鎮幅員面積185.3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46個自然屯,有住戶6515戶,總人口25189人。

經濟建設


永樂鎮地勢較低,西部高於東部,大部分是鹽鹼地,黑土層厚15-20公分,十春九旱,春種以坐水淹種為主,有耕地面積124425畝,農業耕作已由四輪拖拉機代替了畜力,提高了功效,節省了人力和時間。農作物以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為主。2005年糧豆薯平均畝產提高到920斤,總產量36899噸。全鎮農村經濟總產值達到1.35億元,人均收入從1986年的448.6元上升到2005年的3610元。有造林面積15381畝,草原面積97650畝,全鎮黃牛存欄1837頭,奶牛存欄336頭,馬騾960匹,豬10389頭,羊23053隻。
永樂鎮有大型鏈軌拖拉機14台,大型農機具56台套,個體汽貨車56台,柴油三輪車441台,四輪小拖拉機1283台,有機電井458眼,對口抽井399眼,膜下滴灌4處,噴灌32處,微滴灌19處,管輸20處,可灌溉全部耕地面積。
鎮村辦工廠以個體為主,有紅磚廠一個,制酒廠3個,糧米面加工點8個,小烘爐1個,個體修理部31個。

基礎設施


郵政局、電信局、信用社、衛生院、變電所、電業站、糧庫、工商所、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公安派出所、法庭、加油站各1處,分設在各村的個體衛生所13個,獸醫站3個,有供銷聯社1個,主要以銷售化肥為主,有百貨商店10家,個體飯店18家,糧油食雜店196家,旅店5家。
永樂鎮有中學1所,小學11所。

政策執行


永樂鎮重視小城鎮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重新修建了原新樂村八間房屯,加強了新樂小區建設。1999年9月原新樂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小城鎮”榮譽稱號。2007年,永樂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鄉鎮標兵”。新龍牌香瓜以其香、甜、脆聞名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