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剪紙動畫短片,由胡雄華執導,邱岳峰擔任配音,1978年上映。該片講述狡猾的狐狸利用傳說裝成怪物把年輕獵人嚇得丟槍逃命,老獵人識破狐狸的詭計將其打死的故事。

劇情簡介


頂天山上原本畫在岩壁上的一隻狐狸畫像,在人們的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下,變成了兩顆大牙、三隻眼睛、四隻耳朵、五條腿的可怕的“狼”。這話被頂天山上一隻狡猾的狐狸聽了去,它和老狼商量了一個詭計。
山下有個年輕的獵人,雖說有桿獵槍卻從未使用過。他想起傳說中的那隻“狼”就嚇得發抖。這天他外出打獵,聽到從遠處傳來一陣嗚嗚的嚎叫,隨後喬裝改扮成“狼”的狐狸和老狼出現了。年輕的獵人嚇得忘記拿槍就逃跑了。村子里的一位老獵人見狀,對他說:“沒有什麼可怕的狼,都是人們瞎編出來的。”還說一個獵人丟了獵槍,在野獸面前只會發抖,那就算活著也跟死了一樣。年輕人丟下的獵槍被狐狸撿去了。它拿著槍來向年輕人要子彈,年輕獵人驚慌地說:“別吃掉我,你要什麼就給什麼。”狐狸得到子彈卻不會裝,它又去找老狼,讓老狼帶著空槍下山,把年輕獵人抓來吃掉。老狼氣勢洶洶地衝進年輕獵人的家,說“狼”大王有事找他。年輕獵人乖乖地跟著狼向山上走去。突然,裝扮成“狼”的狐狸出現在他面前,他嚇得暈倒在地。只聽一聲槍響,老狼倒在地上,又一聲槍響,狐狸也倒下了。年輕獵人以為是“狼”大王把他打死了。這時,老獵人拿起死狐狸笑著說:“什麼可怕的狼,真可笑。”
角色
角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配音
狐狸邱岳峰
老狼邱岳峰
年輕獵人邱岳峰
老獵人邱岳峰

職員表

導演胡雄華
編劇金近
攝影游湧
配樂金復載
美術設計韓美林
布景師伍仲文(繪景)、吳復興(繪製)、劉鳳展(背景設計)
動作設計葛桂雲、查侃
鋼琴演奏藍愛麗
旁白邱岳峰

角色介紹


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
狐狸
演員邱岳峰
陰險、奸詐、狡猾,善於花言巧語。它藉助頂天山上的傳說,喬裝改扮,利用年輕獵人對於未知事物的恐懼心理進行恐怖欺詐。
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
年輕獵人
演員邱岳峰
住在頂天山下,膽小如鼠、愚蠢、笨拙、頹喪,總是哭喪著臉、駝著背、蜷縮著身子。聽到以訛傳訛的謠言后,嚇破了膽,結果成了狐狸的俘虜。
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
老獵人
演員邱岳峰
勇敢豪放,經驗豐富,昂首闊步、意氣風發,比年輕獵人更有活力。對問題富於洞察力,那個令年輕獵人聞風喪膽的傳說在他看來不過是個笑話。
狐狸打獵人
狐狸打獵人
老狼
演員邱岳峰
狐狸的幫凶,生性貪婪、兇狠、殘忍,總是耷拉著血紅的長舌頭。和狐狸一起裝神弄鬼恐嚇膽小的年輕獵人,還想把年輕獵人吃掉。

幕後花絮


• 創作之初,韓美林在設計狐狸一角時屢次失敗,因為他很愛狐狸這種動物,結果把本應狡獪奸詐的狐狸畫得越來越可愛,可愛到導演說想把它抱起來。後來韓美林畫了二十多張才得以通過。而狼的造型卻是一次成功,因為韓美林對狼恨之入骨。
• 該片上映后,片中“狐狸”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於是,1982年,韓美林再度與胡雄華、金近聯合創作動畫片《狐狸送葡萄》,延續了“狐狸”的藝術形象。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
1980年南斯拉夫第四屆薩格勒布獲國際電影節美術獎《狐狸打獵人》獲獎 

幕後製作


在該片準備投拍時,胡雄華想找一位個人風格和藝術趣味比較接近於影片風格的美術設計,這時,上美廠的編劇特偉向他推薦了韓美林,胡雄華看了韓美林的動物畫,覺得韓的作品從章法布局、物象的誇張變形、神態刻畫到筆墨色彩運用都很注意形式感。特別是《搖籃曲》中的小狐狸造型很有味道。他認為韓的動物畫技巧特別適合美術電影,便決定請韓來擔任美術設計。
韓美林在設計角色形象時,注意運用變形手法,極力誇張那些能體現角色本質特點的部分,同時利用色彩來表現人物。如在設計青年獵人時,他採用灰暗色調錶現角色的精神狀態,還汲取了戲曲臉譜的特點,在他的鼻端和臉頰上加了一圈紅色。而對於狐狸和老狼,他把生活中動物的自然色彩與劇本中角色性格上的區別結合在一起考慮,給狐狸定下了鮮紅色的主色調,而狼則用了深藍色。另外,因為片中有狐狸和狼拿槍像人一樣行動的情節,所以設計時對它們的四肢進行了變形處理,以便它們在用槍押解獵人時能直立行走。

影片評價


該片體現了充滿幽默而違反常規的誇張,它顛倒了生活中獵人打狐狸的常情,生活中確有膽小如鼠、在敵人面前放下武器的人,所以劇本雖是誇張得意外,卻又合乎情理,富有哲理,怪誕與哲理在這裡得到了和諧的統一。(中國影視編劇余又晨評)
該片較為高級地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剪紙技法,以狐狸與狼進行了基於不同色彩心理映像式的藝術押象刻畫,這種刻意鏤空刻劃的形神兼具的意象化表達,令該片的創製理念突破了傳統動畫苑囿。狐狸藉助於傳說的囂張,獵人聞風的恐懼等敘事細節更是為動畫作品增色不少,同時亦因更加完整理的結構化張力形成了一種系統化的合力,由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對敘事張力進行了完美的補充。該片獨特的動畫創製技巧在具象化與表象化表達上可謂是以其活靈活現的活化之感徹底消解了物化之感,為動畫藝術的創新留下了足堪永恆的靈動創意示範。(《電影評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