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魚

頜針魚目鱵科動物

馬步魚,Hyporhamphus sajori(Temminck et Schlegel,1846),鱵科下鱵魚屬的一種小型海洋魚類,俗稱棒魚、日本下鱵魚、凍針魚。

馬步魚體型偏細長,體長為17~24厘米。

概述


馬步魚,鱵科下鱵魚屬小型海洋魚類,俗稱棒魚、日本下鱵魚、凍針魚。馬步魚體型體細長,一般體長為17~24厘米、體重50~100克,每年4-8月是馬步魚的繁殖期。

形態特徵


馬步魚
馬步魚
馬步魚的肌肉幾乎是透明,但卻有著烏黑的腹膜,因為馬步魚是以細小的藻類碎片和浮游生物為食,如果沒有這一層黑色的腹膜隔絕,陽光就會通過它們透明的肌肉,照射到沒有完全消化的浮游生物和藻類碎片上,兩者發生光合作用,產生一些威脅到它們生命的氣體或物質。
馬步魚與大多數“透明”的小魚都會有深色腹膜,常見的一些鯉科魚中,生長在不同階段也會出現腹膜顏色的變化。

分佈範圍


馬步魚是一種海水淡水混合的海雜魚種,它在淡水裡繁殖,但生長卻是在海水裡,因為生長周期短,世代更新快,所以資源非常充足,在中國主要分佈在渤海、黃海一帶,其中以膠東半島煙台、威海等地的品質最好。

主要價值


馬步魚因其生長周期短,世代更新快,資源易於補充,故常保持一定的漁獲量。市場銷價較低,受消費者歡迎。
鮮食以油煎食之味佳,亦可加工成咸干品。肌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等。鮮肉入葯具有滋陰、補氣、解毒之功效,主治陰虛內熱、盜汗、五心煩熱(結核肺),久潰瘍瘡,不易收口等症。

加工操作流程


一、工藝流程:原料魚冰海水分選分選選級剖片清洗控水選級擺盤速凍包裝。
等級介紹:一級品,大小一樣,色澤一樣,無破損。二級品,大小均勻,魚肚有小破損。三級品,大小不一,有破損,色澤發黃。
二、工藝操作流程
1、原料:原料必須是新鮮、外觀透明的,魚體堅硬,魚最略帶紅斑,魚體沒有機械傷,魚肚無任何破損異物。
2、冰海水處理:原料魚放入冰海水裡處理。
3、分選:把加工的魚選出準備加工。
4、選級:選出各種規格魚。
5、剖片:把頭背開必須保證內部完整,不能有任何破損,魚肉光滑,魚體完整。
6、洗清:用刀去掉內臟,洗清黑模,保證肉完整,再用清洗。
7、控水:洗清后魚片裝入帶網得筐中,控水20分鐘左右。(不能有血水)。
8、選級:控好水的魚片選出各種規格,不能半規格。
9、擺盤:每盤8kg,每層加塑料紙,注意不能有頭髮、雜質。
10、速凍:擺盤后的魚片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速凍。盤內加入適量的水,但是一定要水量。
11、包裝:每箱幾塊,每塊必須有塑料袋和墊板。
三、注意事項:
1、原料魚儲存不能超過2天(48小時),必須存放在海水加冰的柜子里。
2、成品必需按要求包裝,每天生產必須有生產批號,箱內有規格號。
3、常見馬步魚規格:11-13厘米。13-15厘米。15-17厘米。17-19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