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郊飲馬圖
趙孟頫創作的絹本設色畫
《秋郊飲馬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徠幅作品描繪的是初秋時節,牧馬人在荒野牧馬的情景。畫面中有十幾匹不同造型的馬,體態肥碩健壯、姿態各異,有的在河邊飲水,有的相互追趕嬉戲,有的仰頭長鳴,一派歡快熱鬧的景象。岸邊的樹木清秀別緻,河水平緩無波,展現了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
《秋郊飲馬圖》
此圖卷首自識“秋郊飲馬圖”,卷尾署款“皇慶元年十一月”,下鈐“趙氏子昂”朱文印1312年。卷後有元代書畫鑒賞家柯九思、清代乾隆等題記。元代柯九思題記:“高風雅韻,沾被後人多矣。”
藝術背景
趙孟頫是一個早熟的畫家,他的畫有兩種作風,一是工整,一是豪放。他對傳統的看法,表現為力追唐與北宋的繪畫。趙孟頫曾說過:“蓋自唐以來,如王右丞、大小李將軍、鄭廣文諸公奇絕之跡,不能一二見。至五代荊、關、董、范未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筆意遼給予。”“仆所畫家,雖未能與古人比,然視近世畫手,則自謂稍異耳。”但趙孟頫的這種尊重傳統、推崇古人,與完全採取復古主張者是不同的。趙孟頫提倡繼隨唐與北宋的繪畫精華,重視神韻,追求清雅樸素的畫風。他認為在北宋前的繪畫中,保留著筆墨內在價值和繪畫的本意,繪畫除欣賞功能外,還有認識功能,用筆除有輪廓功能外,還有它自身的審美功能,而用筆的內在審美功能在書法中最能體現。因此,趙孟頫又進一步提出“書畫同法”論。趙孟頫的“古意”說和“書畫同法”論,所針對的問題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醫治繪畫發展中出現的“毛病”,而且他的藝術主張是和他的藝術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秋郊飲馬圖》便是他實踐其繪畫論點的代表作。
個人背景
此卷作於“皇慶元年(1312年)十一月”,趙孟頫五十九歲。在此前不久,他剛剛在江浙儒學提舉任滿,並重返大都任職,受到元文宗的青睞還鄉,祭祖立碑,是其一生中政治上最為得意的時期。畫卷中所反映的歡快情調,應是這種心境的自然流露。
《秋郊飲馬圖》局部
在構圖方面,畫家巧妙利用有限的絹幅,把平視、仰視、俯視三種造景方式有機地加以結合,畫中樹木、人馬、溪水、平坡,從右至左,由近及遠,遞次展開,創造出豐富的空間層次。對景物的設置分配,也注意到了疏與密、藏與露的相互關係。卷中右半部的樹木、人馬雖緊密,但不迫塞;左半部溪水、坡陀開闊,但不空疏。作者還有意把馬群安排成一致的走向,借馬官回首,將來處藏於畫卷之外,遠景則留有廣大空間,這種畫外有畫、景外有景的藝術處理,尤具藝術匠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餘地。
《秋徠郊飲馬圖》局部
作者將書法用筆融入繪畫,人、馬線描工細勁健,嚴謹中蘊雋秀;樹石、陂陀行筆凝重,蒼逸中含清潤。綠岸、丹楓、紅衣,設色麗而不濃,且色不掩筆,淳厚而富於韻致。十匹馬的神態各異,或奔騰追逐,或徐步緩行,或低首就飲,或引頸長鳴,人馬雖小,意態生動。牧馬官的紅農,坡岸的石綠,秋樹的紅葉,相映生輝。紅色與綠色是一對互補色。所以,紅色衣袍在大青綠的草坪映襯下顯得尤為奪目,有力地突出了主體人物。
該畫卷的筆墨設色,也能做到既有變化,又和諧統一。人物、鞍馬用工細、圓勁的筆法畫出,古樸嚴謹而不刻板。樹木的枝幹,坡陀的輪廓用靈活的行草筆法,勾、皴、擦、染並用,風格蒼勁秀潤。設色使用傳統的青綠畫法,大片的坡岸用石綠罩染,溪水借用絹地本色,色調鮮明、和諧,而樹木枝頭的紅葉,在洗鍊背景的映襯下,更充分地顯露出深秋季節的特點。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臣彬:該畫豐富濃郁而又清麗,做到了色不掩筆。畫家成功地將青綠山水和水墨山水、唐人鞍馬和宋人鞍馬、“行家畫”的熟練技巧和“文人畫”的筆墨情趣、精神氣質融為一體,代表了趙孟頫晚年鞍馬畫的典型風貌,是幅形神兼備、妙逸並具、風格高雅的藝術珍品。
香港大學美術學博士高昕丹:整幅手卷,雖尺幅短小,但人、馬動靜的意趣結合得極其生動,加之畫家成功地將青綠、水墨山水與唐人、宋人鞍馬相融合,為趙孟頫晚年鞍馬畫的典型風貌,是一幅逸妙並具的藝術精品。
該畫曾經元代書畫鑒賞家柯九思、清代收藏家梁清標及清內府收藏,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2017年9月,《秋郊飲馬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趙孟頫書畫個展”中展出。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宋太祖子秦王趙德芳的後裔。宋亡,歸里閑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訪“遺逸”,經程鉅夫薦舉,任兵部郎中,后官至翰林學士,封魏國公,謚文敏。是元代成就最高的書畫家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畫作“有唐人之致去其纖: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獷。”開創了元代文人畫新畫風。兼工篆刻,以“圓朱文”著稱。傳世書跡較多。傳世畫作有《鵲華秋色圖》、《紅衣羅漢圖》、《謝幼輿匠壑圖》、《秋郊飲馬圖》、《浴馬圖》、《人騎圖》等。著有《松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