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區
沙巴區
沙巴區(Région du Shaba)舊稱“加丹加區”(Ka-tanga)。扎伊爾東南部重要行政區。著名工礦區。斯瓦希里語“沙巴”意為“銅”。
盧阿拉巴河及其支流縱橫境內,在高原邊緣形成落差較大的瀑布、急流,其中洛沃伊河的卡洛巴瀑布落差達 340米。區內水力蘊藏量佔全國70%以上。區內的烏彭巴和昆代隆古國家公園為重要熱帶草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
沙巴區富銅、鈷、鋅、錫、錳、鈾、鎘、鍺等礦藏。有著名的銅礦帶,長300公里,寬80—100公里,東南伸延至尚比亞。境內銅儲量2,200萬噸。現代化採礦與冶鍊業始於20世紀初。
還有電力、水泥、機械修配、化學、紡織、食品等工業。
沙巴區為非洲工礦業最發達地區之一,富多種有色和稀有金屬礦藏。
聞名於世的沙巴銅帶自東南向西北貫穿境內,寬80~100公里,長300餘公里,可采儲量2200萬噸,礦石含銅一般高達4%~6%、鈷0.3%~0.6%,還伴生有鉛、鋅、錫、鎘、金、銀、鍺、鈮、鉭等多種金屬。南部卡森加的錳儲量3000萬噸以上,亦為區內重要礦藏。鐵、煤資源不多,但可供礦區部分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盧本巴希、利卡西、科盧韋齊為中心,迅速形成包括礦藏的采、選、煉和化學、建材、機修、紡織、食品等企業的綜合工礦區。有大、中型采、煉廠約20~30個,銅、鈷及其伴生金屬產量均居世界重要地位。銅居非洲第二位;鈷、鍺產量居世界首位;錳精礦、鋅、錫、鎢、銀產量亦多。礦產幾乎全部輸出。加工工業主要為礦區生產和生活服務,以利卡西、馬諾諾的酸、鹼製造和盧本巴希的水泥及其製品、肉類加工、製糖等部門生產規模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