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學院

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廣東醫科大學(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廣東省湛江市,並在東莞設立校區,是一所以醫學為主要辦學特色的涵蓋醫、理、管理、法、工、文、經濟學等7個學科門類的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廣東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1964年,湛江分院升格為五年制醫學本科院校並更名為湛江醫學院;1992年湛江醫學院易名為廣東醫學院;2016年3月,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意廣東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校園總面積近1900畝,由湛江校區和東莞校區兩部分組成;開設有15個學院(部),開辦普通本科專業26個,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有教職工近1900人,其中專任教師1348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歷史沿革


1958年,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成立。
1964年,學校升格為五年制醫學本科院校並更名為湛江醫學院。
1970年1月,湛江醫學院附屬醫院正式接診病人。
1985年,國家教委同意學校招收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外科學(整形)專業碩士研究生7名。
廣東醫科大學
廣東醫科大學
1986年,學校獲得7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1年,學校連續三個五年計劃被列為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
1992年,學校易名為廣東醫學院。
1996年9月,學校與日本大阪高技術學院、大阪醫療技術學院合作辦學。
2002年10月,廣東省教育廳批准廣東醫科大學創辦東莞校區;同年11月,學校成立籌建東莞校區工作領導小組,並設立籌備建設辦公室;12月12日,東莞校區奠基。
2003年2月,東莞校區破土動工,同年10月23日,東莞校區首批新生順利入學。
2009年,學校被廣東省列為國家限額指標內的擬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
2013年,學校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5年6月,學校申報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
2016年3月22日,教育部正式發函批准廣東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

辦學條件


院系設置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設有研究生學院、基礎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醫學檢驗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教學部等15個學院(部),開辦23個普通本科專業。
專業設置
院系本科
第一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含皮膚病與性病學、康復醫學、全科醫學、眼耳鼻喉科學、整形美容學5個方向)
第二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含生殖醫學、心理醫學2個方向)、口腔醫學、康復治療學
第三臨床醫學院麻醉學、麻醉學(疼痛醫學方向)、醫學影像學
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預防醫學(含國境衛生檢疫、環境與職業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食品質量與安全4個方向)、統計學(生物統計學方向)、衛生檢驗或衛生檢驗與檢疫
護理學院護理學、護理學(重症監護方向)
基礎醫學院法醫學
外國語學院英語(含醫學英語、國際旅遊與酒店管理2個方向)
人文與管理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含衛生法規與行政管理、衛生事業管理2個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方向)、應用心理學、社會工作、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醫藥貿易與財會方向)
信息工程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醫學信息系統方向)、信息資源管理、生物醫學工程(醫學電子工程、醫學影像工程方向)
藥學院藥學、藥學(含臨床藥學、藥物分析、醫藥貿易3個方向)、中藥學
醫學檢驗學院醫學檢驗或醫學檢驗技術、醫學檢驗或醫學檢驗技術(細胞形態學方向)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教職工1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1396人,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489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5人,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高校優秀輔導員等10人,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4人,“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省級培養對象14人、“揚帆計劃”16人、南粵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14人、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和名中醫5人、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11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
全國模範教師:孫寧
全國優秀教師:梁仲培、梁念慈
廣東省高校教學名師:崔燎、陳小毅、呂世靜、劉新光
省級教學團隊:醫學檢驗專業教學團隊(2011年)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廣東醫科大學
廣東醫科大學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2個,廣東省高校重點專業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有國家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業基地(25個臨床專科)和藥物臨床試驗機構(9個臨床專科);有9所校外臨床醫學院,80所臨床教學醫院。2010年,廣東醫科大學周克元、雷光和、鍾遂平、陳小嫦、陳小毅等教師主導的《醫學基礎課重點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項目和吳建玲、譚健烽、李鶴展、禹玉蘭、胡連新等教師主持的《大學生正性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項目獲第六屆廣東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學校楊勁松、羅永勝、何靜秋、陳松雲、高瑋等教師主導的《英語零度課程改革:理論與實踐》項目獲第七屆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
國家級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護理學、醫學影像學
廣東省高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中藥學、生物技術、護理學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廣東省高校名牌專業:臨床醫學、醫學檢驗
廣東省高校重點專業:臨床醫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與藥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公共衛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醫學檢驗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公共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精品課程
級別(類別)名稱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生物化學
組織學與胚胎學
外科學總論
生命文化概論
診斷學
藥用植物學與生藥學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藥理學
醫學統計學
臨床生物化學及檢驗
病理學
病理生理學
外科學
毒理學基礎
外科護理學
系統解剖學
婦產科學
校級精品視頻公開課抗體及其應用
流行病學
英語寫作
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皮膚病學
護理學基礎
醫學免疫學
生理學
超聲診斷學
局部解剖學
婦產科護理學
參考來源 
●附屬醫院
直屬附屬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非直屬附屬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湛江中心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惠州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南山醫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韶關醫院(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高州醫院(高州市人民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東湖醫院(深圳市東湖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厚街醫院(東莞市厚街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三水醫院(佛山市三水區人民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禪城中心醫院(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湛江腫瘤醫院(廣東省農墾中心醫院)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石龍博愛醫院(東莞市石龍博愛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西鄉人民醫院(深圳市寶安區西鄉人民醫院)
廣東醫學院附屬陳星海醫院(中山市陳星海醫院)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福田醫院(深圳市福田人民醫院)

學科建設

廣東醫科大學
廣東醫科大學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涵蓋碩士學位二級授權點26個,其中學術型碩士點24個、專業型碩士點2個);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
省級重點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神經病學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授權學科:臨床醫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
博士后流動站:醫藥科技開發中心

交流合作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先後與美國哈佛大學、伊利諾大學、加拿大湯姆遜河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德國萊布尼茨分子藥理研究所、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日本大阪滋慶教育學園、日本NPO法人國際看護師育英會、香港中文大學、澳門鏡湖醫院、台北醫學大學、台灣中山醫學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合作,2010年學校開始招收港澳台學生。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廣東醫科大學有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東莞市環境醫學重點實驗室等市廳級重點實驗室9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廣東天然藥物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醫學分子診斷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衰老相關心腦疾病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粵西地區醫聯體臨床醫療大數據雲服務協同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6-2012年,廣東醫科大學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433項,其中國家“973”項目子課題4項,“十一五”國家支撐計劃重點項目子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5項,省部項目202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項;共獲得各類科技獎勵45項,其中省級科學技術獎8項、市級科學技術獎37項,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獎二等獎1項,發表學術論文5476篇,其中SCI論文226篇,總影響因子310,獲得專利授權20項。
截至2016年3月的數年內,廣東醫科大學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3項、973計劃項目子課題2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3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207篇,出版學術著作30部,獲國家專利授權49件,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圖書館
圖書館
根據2016年4月該館官網顯示,廣東醫科大學圖書館累積館藏文獻總量274.77萬餘冊,其中紙質文獻總量167.32萬冊,電子文獻總量107.45萬冊;同時訂有的中外文期刊1751種,訂有及可利用中外文資料庫30餘種,該館與粵西地區4所高校以及廣東省8所高等醫藥院校圖書館建立有文獻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關係,並加入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簡稱CALIS)。
●學術期刊
《廣東醫科大學學報》正式創刊於1983年1月,是由廣東醫科大學主辦
、廣東省教育廳主管的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為雙月刊,每年6期,每期120頁;《學報》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也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統計源期刊,並獲廣東省第二、三、四屆優秀科技期刊,主要欄目有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與經驗、誤診誤治、調查·管理·技術方法、短篇、個案、護理、醫學教育學研究等。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訓
立志立德,求真求精
簡介圖片
廣東醫科大學校校訓出自當時的黨委宣傳部黃榮登部長撰寫的“立志立德,自強自律”和外語教研室李巨川老師撰寫的“求真求精,自強自珍”,後來該校領導從兩稿中各取部分加以補充,確定為“立志立德,求真求精”。寓意為醫者應當志存高遠,懷有遠大的目標,同時不忘職業道德—醫德;為醫者,也要努力追求真理,探索真知,求真務實,實事求是,醫學知識與技能要精益求精。 
廣東醫學院
廣東醫學院
●校徽
寓意圖片
廣東醫科大學校徽標誌中由廣東醫科大學的英文縮寫“GMU”藝術演變而成的一個展翅高飛的鴿子,一本象徵知識的書籍,一個緊握的拳頭,以及一面揚起的風帆;徽標整體體現出學校肩負守護人類平安與健康的責任,引領學子徜徉在知識海洋並抵達成功彼岸的努力和信心,其中綠色象徵茵茵校園,藍色則象徵了未來與希望。 
廣東醫學院
廣東醫學院
●校歌
歌詞
紮根在南海之濱
創業於荒坡水窪
沐浴著陽光成長
搏擊著風浪壯大
啊······廣東醫
可愛的廣東醫
南國的明珠我們的家
南國的明珠我們的家
立志立德愛祖國
校園盛開文明花
求真求精結碩果
芬芳桃李滿天下
啊······廣東醫
可愛的廣東醫
天使的搖籃我們的家
天使的搖籃我們的家
師生團結齊奮力
昂首直向現代化
闊步邁進新世紀
前程似錦耀中華
啊······廣東醫
可愛的廣東醫
醫院的明星我們的家
醫院的明星我們的家

學生活動

廣東醫科大學舉辦有校園文化藝術節、青年志願者活動、臨床技能操作大賽、義務診療活動、女生節、IE特色活動、彩繪節等各類學生活動。2015年7月,廣東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寧養義工服務隊在寧養義工間舉辦了“心意卡設計大賽”;2016年3月,由學校藥學院學生會女生部和調研部聯合承辦的女生節活動順利舉辦,主題為“一冊繪心,伊人會意”。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職務
盧景輝黨委書記、校長
鄭學寶黨委副書記、院長
符學三黨委常委、副書記
顏大勝黨委常委、副院長
丁元林副院長
楊雲濱黨委常委、副院長
趙斌黨委常委、副院長
劉新光副校長 

歷任領導

任職時間黨委書記任職時間校 長
1958.07-1959.04——1959.05-1959.10莫 懷
1959.04-1959.12黃德賜1959.10-1962.03莫 懷
1959.12-1962.03——1962.03-1968.04黃其江
1962.03-1963.04黃其江1968.04-1969.09賈春懷
1963.04-1966.07黃其江1969.09-1970.11沈繼和
1966.07-1968.04黃其江1970.11-1971.11胡 光
1968.04-1973.12——1971.11-1972.08高 彪
1973.12-1978.10高 彪1972.08-1973.12高 彪
1978.10-1978.12高 彪1973.12-1975.12高 彪
1978.12-1980.06高 彪1975.12-1978.02高 彪
1980.06-1982.10 ——1978.02-1978.10高 彪
1982.10-1984.07符在澤1978.12-1979.04高 彪
1984.07-1987.10符在澤1979.04-1980.06李克平
1987.10-1989.08——1980.06-1982.09 ——
1989.08-1992.06——1982.08-1983.06 ——
1992.06-1998.02聶思槐1983.06-1984.07項 凡
1998.02-1998.07馮運興1984.07-1987.10項 凡
1998.07-2002.02馮運興1987.10-1992.06梁念慈
2002.02-2003.10馮運興1992.06-1994.02梁念慈
2003.10-2004.11高志青1994.02-1994.08梁念慈
2004.11-2006.03高志青1994.08-1996.11梁念慈
2006.03-2010.3高志青1996.11-2002.03梁念慈
2010.03-2010.06江文富2002.03-2003.11羅少軍
2010.06-2012.06江文富2003.11-2006.03羅少軍
2012.06-2014.07江文富2006.03-2007.01周克元
2014.07-2014.11江文富2007.01-2008.11周克元
2014.12-2015.04江文富2008.11-2012.06周克元
2015.04-至今江文富2012.06-2014.07鄭學寶
————2014.07-2015.04鄭學寶
————2015.04-2016.07鄭學寶
————2016.07-至今盧景輝

知名校友


姓名簡介
趙劍1977級廣醫學生,奧蘭多健康醫科大學校長。
黃培根1977級廣醫學生,哈佛大學醫學院放射腫瘤講師、麻省總醫院放射腫瘤系助理生物學家。
陳維政1978級廣醫學生,伊利諾大學終身教授。
康景軒1984屆廣醫學生,哈佛大學副教授兼、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脂類醫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