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德
清華大學原校長
高景德(1922.02.05 - 1996.12.24),陝西省佳縣人,電機工程專家、教育家,現代電能系統運行和控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的特級會員,清華大學原校長。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高景德畢業於國立西北工學院電機系。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被越級授予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技術科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在蘇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高景德系統地發展了電機複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並參與開闢了電力系統線性與非線性最優控制的研究領域;發展了電力系統控制理論;創造性地研究了串聯電容引起交流電動機自激的問題。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22-02-05
出生
1922年2月5日,出生於陝西省佳縣。
1956
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
1956年,回國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是清華大學唯一的跨電機與電力系統兩個專業的博士生導師。
1963
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3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0
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83-05
出任清華大學校長
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出任清華大學校長。
1985
被載入國外出版的國際名人錄中
1985年,跨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根據其學術貢獻,選他為該會特級會員(Fellow),並被載入國外出版的國際名人錄中。
1996
獲得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
1996年,獲得中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傑出獎。
1996-12-24
在北京逝世
1996年12月24日,逝世於北京。
民國十一年(1922年)二月五日,高景德出生在陝西省佳縣神泉堡村。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夏,高景德讀完高中一年級后,決心轉學西安。由於交通不便,他到那裡時,所有的學校都已開學。這時恰好初中教過他數學的老師白書元也到西安,出於對他學習能力的讚賞,為他多方奔走,他終於轉至陝西武功西北農學院附屬高中學習。
民國三十年(1941年)夏,高中畢業后被保送進西北工學院。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3歲時畢業於國立西北工學院(現名:西北工業大學)電機系,畢業后他帶著增加實際生產知識和鍛煉實踐能力的迫切心情,放棄了留校當助教的機會走進了西安西京發電廠任技術員。抗戰勝利了,西北工學院的余謙六教授到北平后,即電邀他去北平任教。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進入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任助教、講師。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1年,在前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電機系攻讀副博士學位。
1956年,以《應用於遠距離輸電系統中的凸極同步電機的研究》的論文,被越級授予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技術科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第一位在蘇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
高景德中年時期
1963年,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8年開始,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同時兼任校科研處處長、研究生處處長等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83年5月,出任清華大學校長。
1985年,跨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根據其學術貢獻,選他為該會特級會員(Fellow),並被載入國外出版的國際名人錄中。
1988年10月,卸任清華大學校長,學校仍很重視他的作用,並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1996年,重病入院時,獲得全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
1997年12月26日,在高景德去世一周年後,其生前牽頭成立的學術集體,獲得第三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電機複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
20世紀50年代初,高景德在深入研究電機過渡過程分析理論的同時,創立了新的複數分量理論體系,首先在1、2、0坐標系中完整地建立了同步電機基本方程,並用它詳盡分析了交流電機的動態特性,解決了一些其它電機數學模型未曾解決的問題。這一研究成果,他在當時國外發表的四篇論文和國內出版的《同步電機理論及其運行方式的分析(複數分量法)》(電力工業出版社,1957年)中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高景德的複數分量理論的基本方程是根據一般性的運算電抗得出的,書中深入闡述了它和其他坐標系統的區別和相互轉換的關係,便於普遍應用。當時國際電機界權威蘇聯科學院院士柯斯秦科和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這一研究成果具有創造性和系統的完整性,是對電機理論的一個重大貢獻。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這一理論和方法在中國和其他國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起了推動作用。
20世紀60年代初,出版的《交流電機過渡歷程和運行方式的分析》(科學出版社,1963年)中,他進一步將電機動態理論的各個分支加以系統的總結,詳盡地分析了交流電機的動態行為。
電機和電力系統分析和控制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末,高景德在清華大學指導建成中國第一個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實驗室。創造性地研究了串聯電容引起的交流電動機自激的課題,得出存在兩個自激區的結論,提出了克服自激的新措施。創立電機多迴路理論,為分析電機內部不對稱故障開闢了新途徑,已在電機內部故障保護裝置的設計中得到應用。領導研究小組研製成功的發電機線性最優勵磁控制器,已在多台大型發電機組投運成功,居國際領先地位。
在電機工程領域,開拓並發展了電機複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發展了電機參數辨識及測算的新方法;發展了電力系統過渡過程數字模擬的新方法並建立和完善了電力系統物理模型實驗室;又領導了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開拓並推動了電力電子新學科的研究和發展。他在理論上的創見,在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上的開拓,推動了中國電工學科的發展。
電力系統線性與非線性最優控制的研究
高景德領導的研究集體將現代控制理論與電力系統過渡過程理論相結合,開拓了電力系統穩定性和動態品質最優控制的學術領域和應用的新方向,並與有關製造廠家及電網、電廠合作,生產出了大型發電機線性最優勵磁控制器,1986年在碧口水電廠10萬千瓦、1988年在劉家峽水電廠23萬千瓦及1989年在白山水電廠30萬千瓦等大型發電機組上成功地投入運行。這在國際上是一創舉,並在中國已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一技術中國已爭取到國際領先地位。
1987年,高景德領導研究集體又不失時機地開展了電力系統非線性控制的研究。同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8年、1994年相繼獲得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首先在跨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及國際自動控制學報(IFAC)和中國電機工程學報上發表了一組關於電力系統非線性控制的論文。
出版著作
出版時間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1957.11 | 《同步電機理論及其運行方式的分析》 | 高景德著 | 北京:電力工業出版社 |
1960.07 | 《電力系統動態模擬論文集》 | 高景德主編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63.03 | 《交流電機過渡歷程及運行方式的分析》 | 高景德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78 | 《串聯電容引起的電動機自激》 | 高景德主編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2.08 | 《電機過度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上》 | 高景德,張麟征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83.12 | 《電機過渡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 下》 | 高景德,張麟征編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3.08 | 《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 | 高景德等著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1993.12 | 《電機過度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下》 | 高景德等著 |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93 | 《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 | 高景德,王祥珩,李發海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1993 | 《現代電力系統叢書》 | 高景德主編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1996.04 | 《未來世紀的巨子 第2集》 | 王大珩,高景德主編 |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
2005.01 | 《交流電機及其系統的分析 第2版》 | 高景德,王祥珩,李發海著 |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
1984、1985年,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期刊論文
盧強,孫元章,高景德。非線性系統幾何結構理論的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90,(10).
高景德,周子壽。非同步電機機群自激的分析方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82,(4):1-9.
費仁言,高景德。同步電機頻率特性的功率譜分析。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85),(4):1-11.
費仁言,高景德,鄭逢時。同步電機的非同步運行特性。清華大學學報,1986,(2):13-25.
高景德,王祥珩.交流電機的多迴路理論。清華大學學報,1987,(1):1-8.
王祥珩,高景德,金啟玫。凸極同步電機迴路參數的計算。清華大學學報,1987,(1):9-19.
張龍照,王祥珩,高景德。同步電機定子繞組不對稱狀態的分析方法,Ⅰ,基本方程和分析方法,Ⅱ,參數的計算方法。中國科學,A輯1990,(12),1991,(1).
曹立宇,李發海,楊秉壽,高景德。雙定子繞組自控式同步電動機的數學模型。清華大學學報,1991.
Ni Yixin,Zhang Baoling,Gao Jingde,A new approach of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imilation;Interfacing of EMT Model to Quasi-Steady State Model,89,WM,173-6PWRD,1989 IEEE.
孫元章、盧強、高景德。多機電力系統非線性勵磁控制的研究。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989,(6):16-22.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帶整流負載同步發電機的數字模擬:(Ⅰ)——快速數值積分法,電工技術學報,1992(1):1-7.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帶整流負載同步發電機的數字模擬(II)——模式分類,電工技術學報,1992(2):1-6.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帶整流負載同步發電機的數字模擬(II)——穩態波形和特性,電工技術學報,1992(3):1-4.
徐松,高景德,鄭逢時。同步發電機半導體整流系統分析方法綜述,《電工電能新技術》1992年(2):15-20.
高景德已經培養研究生28人,其中25人獲博士學位,3人獲碩士學位。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國家工程技術數字研究館信息、全國圖書館參考諮詢聯盟:1978年至1996年期間,高景德培養學生情況如下:
時間 | 姓名 | 論文名 | 學位 |
—— | 李興源 | 電力系統再同步控制 | 博士 |
1986 | 張龍照 | 非同步電機轉子不對稱運行性能及檢測方法的研究 | 碩士 |
1989 | 張龍照 | 同步電機定子繞組不對稱狀態的研究 | 博士 |
1993 | 宋志東 | 基於能量函數的同調發電機群辨識和複雜模型擴展等面積法 | 博士 |
1994 | 方明 | 超高壓直流輸電繼電保護系統的研製 | 博士 |
1992 | 白建華 | 電力負荷建模的研究:綜合測辨法 | 博士 |
1995 | 胡軍 | 無機械感測器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研究 | 博士 |
1993 | 李崇堅 | 交交變頻磁場定向控制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研究 | 博士 |
1989 | 曹立宇 | 自控式同步電動機運行性能的研究 | 博士 |
1983 | 倪以信 | 電力系統故障暫態全過程數字模擬 | 博士 |
1985 | 王祥珩 | 凸極同步電機的多迴路理論及其在分析多支路繞組內部故障時的應用 | 博士 |
1996 | 沈沉 | 為實現FACTS的統一潮流控制器的研究 | 碩士 |
1991 | 蔡澤祥 | 大規模電力系統在線暫態穩定分析及緊急控制的研究 | 博士 |
1992 | 劉可 | 交流伺服系統無速度感測器運行的研究 | 博士 |
1984 | 費仁言 | 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及頻率參數測算方法 | 博士 |
1991 | 吳貴才 | 汽輪機調速系統動態建模的研究 | 博士 |
1994 | 焦書立 | GENERREX-PPS勵磁型同步電機運行性能的研究 | 博士 |
1992 | 林澤波 | 變頻器—非同步電機系統通用數字模擬方法的研究及應用 | 博士 |
1992 | 劉明波 | 基於神經元網路的電力系統在線動態等值的研究 | 博士 |
1994 | 陳厚連 | 人工神經網路用於電力系統動態建模的研究 | 博士 |
1991 | 吳貴才 | 汽輪機調速系統動態建模的研究——連續時間模型參數直接辨識方法及應用 | 博士 |
1993 | 苗立傑 | 機網暫態過程的場路結合分析方法 | 博士 |
1990 | 趙爭鳴 | 同步電機模型和參數的自適應辨識研究 | 博士 |
1990 | 馬東升 | 大型汽輪發電機組在電力系統重合閘及汽門快關過程中機電振蕩的研究 | 博士 |
1994 | 劉大慶 | 基於單個神經元的直流PWM調速系統自適應控制 | 碩士 |
1989 | 陳儒華 | 電力系統靜態安全分析專家系統ESSA的研究 | 博士 |
1989 | 吳壬華 | SCR電驅動石油鑽機電氣系統的研究 | 博士 |
高景德培養人才的過程中,獲得的獎項情況如下:
時間 | 名稱 |
1996年 | 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
1997年 | 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 |
1997年12月26日 | 第三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
時間 | 名稱 |
1980年 |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1985年 |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特級會員(FELLOW) |
1985年 |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一百周年獎 |
1996年 | 香港柏寧頓教育基金會(中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中的最高獎——傑出獎 |
1964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0年-1993年,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第三、四、五屆副理事長,1981年-1990年,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1982年10月,國家發明評選委員會委員。
1986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委及榮譽委員,1988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988年-1997年,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88年-1998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第七、八屆 委員及第八屆常委。1992年-1996年,第二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委員,及技術科學部常委、副主任。
國家攀登計劃“現代電能系統運行與控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項目首席科學家;1992年,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工卷》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及《科學通報》副主編、《電工技術學報》及《電工技術雜誌》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現代電力系統叢書》主編。
1994年,高景德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中國老教授協會會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
高景德的著作《電機過渡過程的基本理論及分析方法》不但對電機教育有重大貢獻,且將垂之久遠,因為正新舊交替,能兼通古典與近代電機理論之人不多,能寫得這樣周詳的尚未見到 。(加拿大余耀南教授)
高景德一生真誠坦蕩,寬厚待人,提攜晚輩,勤勤懇懇,教書育人 ,在教育和科學事業兩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在擔任清華大學校長期間,提出"著重提高,在提高中發展"的辦學方針,使學校成為以工科為主、理工結合,兼有經管、文科的綜合性大學。在全國率先成立研究生院,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推行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各項改革,教學質量有所提高,高層次人才(碩士生、博士生)培養形成規模,初步形成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科研、技術開發和對外開放有較大發展,提出了把學校建成為世界一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的長期奮鬥目標,為使學校建成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這一時期,清華大學在專業設置結構,人才培養層次,教學制度改革,教學條件充實,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進展;其中尤以研究生的培養及科學研究的規模和水平,有明顯的提高和發展(清華大學、西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