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人口出生率的結果 展開
- 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 出生個體數與種群總數量的比值
人口出生率
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個時期之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數來表示。
徠2019年1月21日,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數據顯示,201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0.94‰,較2017年的12.43‰下降1.49個千分點。
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內總人口數)×1000‰
是指活產,即指脫離母體時(不管懷孕月數),有過呼吸或其他生命現象的活嬰兒綜合。
是年初,年底人口數的平均數,也可以用年中人口數代替。
它是人口自然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和研究人口變動的重要依據。
出生率是以每千人每年出生的嬰兒數來表示的。世界各個國家的人口出生率差別很大。出生率可分為五等。即:>50‰、40~49‰、30~39‰、20~29‰及<20‰。
總的來看,非洲、西南亞、拉丁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大多數國家均>40‰;其次是東南亞、南亞地區,這些地區和國家的出生率為20~29‰;再次是歐洲與北美洲、俄羅斯與澳大利亞,其人口出生率為14‰~20‰;最低是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人口出生率低於13‰。以國家為單位,人口出生率>50‰的國家都集中在非洲,其中有尼日、茅利塔尼亞、盧安達和肯亞等國;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都出現在歐洲。例如,人口出生率<10~12‰的國家有德國、丹麥、義大利、瑞士、瑞典(日本和中國為東亞國家)。以上事實說明,高出生率集中在低緯度地帶,尤其是熱帶和副熱帶;而低出生率則集中在中緯與高緯度地帶。如果把人口出生率與人口密度的分佈相對照,則可以看到,人口密度比較高的西歐、日本,其人口出生率反而比較低;而人口比較稀少的非洲、西亞與拉丁美洲的出生率相當高。
從經濟狀況看,工業比較發達和城市化程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如西歐、北美和日本,出生率比較低。與其相對應的工業比較後進、農業經濟落後並佔主導地位,以及城市化程度不高的非洲、西亞與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出生率很高,居於世界之首。可以這樣說,出生率的高低成為與經濟發達程度相聯繫的一個指標。發展中國家人口出生率過高,新生人口過多,影響著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拉大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文化狀況對徠一國人口出生率的高低也有影響。例如,當今人口出生率比較低的西歐、北美,以及南美的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等地區,恰好是歐洲各國家移民所住的地方,文化程度高,出生率就低;而拉丁美洲雖也是歐洲的移民,相比之下文化水平不高,則出生率比上述地區高。所以出生率的高低不僅與城市化的程度、工業化的水平及文化狀況有密切聯繫。通常成為負相關。但美國、法國、英國、愛爾蘭和紐西蘭都是例外。
(Crude) birth rate: the number of live births per 1000 people
中國人口出生率(1978-2018)
年 份 | 出生率 | 年 份 | 出生率 | 年 份 | 出生率 | 年 份 | 出生率 |
1978 | 18.25‰ | 1989 | 21.58‰ | 1999 | 14.64‰ | 2009 | 11.95‰ |
1980 | 18.21‰ | 1990 | 21.06‰ | 2000 | 14.03‰ | 2010 | 11.90‰ |
1981 | 20.91‰ | 1991 | 19.68‰ | 2001 | 13.38‰ | 2011 | 11.93‰ |
1982 | 22.28‰ | 1992 | 18.24‰ | 2002 | 12.86‰ | 2012 | 12.10‰ |
1983 | 20.19‰ | 1993 | 18.09‰ | 2003 | 12.41‰ | 2013 | 12.08‰ |
1984 | 19.90‰ | 1994 | 17.70‰ | 2004 | 12.29‰ | 2014 | 12.37‰ |
1985 | 21.04‰ | 1995 | 17.12‰ | 2005 | 12.40‰ | 2015 | 12.07‰ |
1986 | 22.43‰ | 1996 | 16.98‰ | 2006 | 12.09‰ | 2016 | 12.95‰ |
1987 | 23.33‰ | 1997 | 16.57‰ | 2007 | 12.10‰ | 2017 | 12.43‰ |
1988 | 22.37‰ | 1998 | 15.64‰ | 2008 | 12.14‰ | 2018 | 1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