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
比甲
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通常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這種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種漢服款式,無袖長罩衫,又叫做“背心”。後來傳入蒙古。據《元史》載:“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后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
1.古時一種便於騎射的服裝。類似後來的背心。
2.指背心。
比甲
2.指背心。《西遊記》第二三回:“﹝那婦人﹞穿一件織錦官綠紵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胡大姑》:“視之,不甚修長;衣絳紅,外襲雪花比甲。”何垠 註:“比甲,半臂也,俗呼背心。”
(圖)
南宋褙心
比甲一般穿在大袖衫,襖子之外,下面穿裙,所以比甲與衫、襖、裙的色彩搭配能顯出層次感來。到了蒙元後期,北方的漢人女子猶其愛(明中後期小說《金瓶梅》中就有對“比甲”的描寫)。自從元代有了紐扣之後,比甲上也有用紐扣的,這樣穿起來更方便、快捷、繫結嚴緊,是服飾的新變化。明代比甲一般都有五枚金屬扣,多為貴族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