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酒

濃香型白酒

安酒,是“貴州老八大”名酒之一。

貴州安酒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由“醉群芳”酒坊的創始人周紹臣研究釀製而成,在當時被譽為“安茅”。1951年,在“醉群芳”基礎上,成立國營安酒廠。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2010年,貴州安酒在“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的貴州習水縣赤水河畔布局生產基地,開始醬香型白酒的釀造生產。

貴州安酒專註釀造高品質醬香型白酒,嚴格恪守100%選用貴州當地紅纓子糯高粱、100%採用12987傳統大麴醬酒工藝、100%陶壇貯藏、100%足置5年、100%自家釀造。

貴州安酒在1955年全國第一屆釀酒大會上被評為“甲級酒”;1963起蟬聯歷屆“貴州名酒”;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1988年度獲得世界包裝設計的最高榮譽“世界之星”獎;1989年榮獲“國家優質酒”;2012年入選首批“貴州老字號”,2015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產品特點


產地:
2010年起,貴州安酒在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布局建設醬香生產基地。
安酒
安酒
釀造工藝:貴州安酒秉承中國醬香型白酒的傳統工藝,嚴格遵守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季節性生產。釀製貴州安酒須經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加曲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最後至少經過四年的貯存。

歷史淵源


上世紀三十年代,貴州遵義人周紹臣初創了"醉群芳"酒坊,這是貴州安酒的前身。因為周紹臣出身中醫世家,所以在中草藥制曲秘方的基礎上,合成"百味散",製成酒麴,釀就出"安茅",也就是後來的貴州安酒。
1951年,在“醉群芳”等老酒坊的基礎上,國營貴州安酒廠成立。同樣是這一年,茅台酒廠成立。貴州安酒、茅台,恰好屬於貴州白酒企業建廠最早的那一批。
1958年,貴州安酒就曾出口中國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獲得“安酒一杯入口,回味終身難忘”的讚譽。
1963年,榮獲“貴州名酒”稱號,成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此後,安酒蟬聯歷屆貴州名酒。
安酒
安酒
1988年,貴州安酒集團總公司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白酒集團公司,集團成立后,貴州安酒在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白酒產量第一位,創造了白酒生產歷史上的“奇迹”。貴州安酒銷往全國各地,並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創了業界先河。貴州安酒在當時規模排名全國第一,產量超過2萬噸。
1980-1990年代,江澤民、李鵬、喬石、胡錦濤、溫家寶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到貴州安酒視察和指導工作。李鵬同志在視察后,欣然題詞:“發揮集團優勢,促進安酒發展”。
2010年起,貴州安酒在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布局生產基地,開始醬香型白酒的釀造。
2020年,釀製醬酒10年的貴州安酒,已經擁有近萬噸的大麴醬酒基酒儲備。與此同時,在2020年貴州安酒將實現醬酒制酒1萬噸的規模。

品牌榮譽


1955年,在全國第一屆釀酒大會上,貴州安順釀酒廠創造了傳奇。當時,評酒委員評定出有代表性的36種酒,分為“甲級酒”18種、“乙級酒”18種,而貴州安酒是貴州入選“甲級酒”的兩大名酒之一,另一個被評定為“甲級酒”的是茅台。不僅如此,在這次大會上,貴州安酒是唯一有兩大產品入選18種甲級酒的酒廠,兩款產品分別被評定為甲等第八名和第十七名。
1963年,安酒獲首屆貴州名酒稱號,以後蟬聯歷屆貴州名酒。
安酒
安酒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貴州安酒成功研製出的“六二曲”榮獲得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研成果獎”。
1986年12月,貴州安酒就榮獲了“第四屆貴州省名優酒“金樽獎”。
1988年,貴州安酒榮獲輕工部出口產品評比“銀質獎”,同年又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1989年,在世界包裝組織(WPO)舉辦的1988年度“世界之星”評選活動上,貴州安酒曾獲得“世界之星”獎。
1989年1月,在全國第五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
2010年,貴州安酒榮獲“貴州省消費者喜愛貴州白酒”稱號。
2012年,“安酒”成功入選第一批“貴州老字號”。
安酒
安酒
2015年,“安酒ANJIU”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發展規劃


2020年4月12日,“安酒赤水酒谷”計劃正式開啟。安酒赤水酒谷”總投資超過50億,項目佔地1500畝,建成后將實現年產2萬噸大麴醬香制酒,6萬噸制曲,10萬噸陶壇儲酒的綜合體量,進入醬香型白酒行業前列。
2020年,貴州安酒全新推出高端醬香白酒——貴州安酒(經典)。貴州安酒(經典)採用藍釉瓶身,產品定位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