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樹

保羅·塞尚畫作

約瑟夫·雷納赫1921年遺贈給奧塞博物館 在1879年4月初,塞尚遷居美倫,小城地處巴黎東南30公里,距楓丹白露不遠。他每天都帶著他的畫架和顏料,選好了景作畫,而他所特別偏愛的是附近一個名叫曼西的小村莊。畢沙羅所鍾情的是鄉村農事和村野居民的日常生活;塞尚則與之截然不同,他一門心思關注的是沒有人或動物打擾的自然風光。他選擇風景不是以其是否秀麗為標準,而是從線條、顏色、光線及空間等角度觀察,看它是否符合純造型方面的標準。在寂靜的鄉村中,他對自己成年以來所形成的風格做了一點調整,改用一種長而斜的筆法,在畫面上勾勒出類似地毯網路的圖案。光在其中循環的這種網路圖案,是他次年在蓬圖瓦茲地區所繪《白楊樹》等作品的主要特點。

人物介紹


保羅·塞尚 普羅旺斯地區埃克斯 1839-1906年

作品介紹


《白楊樹》 約作於1879-1880 油畫 65×80 cm

遺贈博物館


白楊樹
白楊樹
塞尚在這幅畫中所繪景緻在帕蒂村的馬古維爾城堡附近,距蓬圖瓦茲不遠,十來年中,他經常來此作畫。到達可俯瞰該景緻的路邊后,他開始構造畫面空間,但不考慮是否有逼真效果。種著白楊樹的小徑呈“S”形曲線,他利用這一生氣勃勃的曲線安排其構圖的不同層面。畫面深處的景物因而要小於畫面前沿的景物;然而與幻術或照相術不同,他所繪出的景物毫無模糊之感,其色彩也毫不遜色。這一幾何結構的呆板效果因有光和空氣穿行其中而緩和了許多,在傾斜和筆觸間利用淺淡顏料而留出的空白則使光和空氣的這種運動變得更加明顯。以整齊劃一的筆法繪出的圖案,顯得非常有活力,使葉片在風中抖動的參天大樹顯出一種近乎音樂的節奏感。
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塞尚,傳達給我們的是從大自然所得出的萬古不變的印象。他在讓我們就他繪出的空蕩與寂靜的世界進行思索時,他作為情感傳遞者的身份也得到了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