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婆鄉
彭婆鄉
彭婆鎮位於洛陽市南,距市行政中心13公里,與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風景區毗鄰,轄36個行政村,317個村民組,67760人(2017),總面積82.3平方千米。1998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2.53億元。實現財政稅收5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023元。被譽為“洛南明珠”、“中州名鎮”。
2011榮獲“首屆河南省最佳生活鄉鎮”。
彭婆鎮入選2018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目錄
鄉政府駐彭婆村。清乾隆十年《洛陽縣誌》載:商朝大夫錢鏗被封彭地(今彭婆、諸葛一帶),其母死後葬此,故名彭婆。1948年為第八區(區政府駐水寨村)。1951年,第八區區政府遷彭婆村。1958年,成立彭婆人民公社。1975年,劃出6個行政村歸水寨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為彭婆鄉。1987年,全鄉轄36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312個村民小組,11407戶,57011人。
地勢東高西低。東部為摻礓石紅黏土的丘陵,適宜紅薯、穀子、煙葉、花生的生長;西部為沙壤土平川,盛產小麥、玉米和水稻。曲河、穆河平行橫穿鄉境東西,分別於彭婆、南衙兩村北部匯入伊河。
該鄉石英石和石灰石儲量較大,石英石含二氧化硅18%。鄉辦企業以石英粉加工業和石灰、水泥製品業為主。1985年,全鄉有小型企業931個,總產值2461萬元,1987年,全鄉小型企業增至1126個,其中石英粉加工業29家,石灰、水泥製品業13家,鄉辦工業年產值突破5000萬元,僅次於城關鎮。
該鄉水利條件較好。建國后,新修了解放渠、陸渾一乾渠的支、斗渠等水利設施,進一步改善了水利條件。1987年,全鄉有效灌溉面積18183畝,佔總耕地面積的25.7%。
建國前,糧食畝產100斤左右,建國后逐年提高。1987年,全鄉有耕地70710畝,年糧食播種面積95594畝,平均畝產3.38斤,總產3238.6萬斤。
據東草店附近清乾隆時修路碑記載,該鄉古代有大道北通燕山,南達湖廣。建國后,交通條件比較便利,焦枝鐵路,洛界公路縱貫南北,彭江簡易公路,橫穿東西。交通便利帶動商業發展。1987年,全鄉有證個體商戶1032家,年經營額4191萬元。
民國13年(1924年),該鄉創辦了公德小學、養正小學。民國28年(1939年),南衙村辦起維倫中學。至1987年,全鄉有中小學42所,在校學生10210人。
南衙村群眾素有種菜習慣。1981年,該村恢復了種菜傳統。通過實行糧菜間作,蔬菜產量連年提高。1987年,全村種菜500畝,畝產2300斤,總產115萬斤,總收入35萬元,成為蔬菜專業村。該村所產柿子個頭大,無核籽,皮薄肉厚,含糖量高,可與新鄭棗、孟津梨媲美。50年代,年產量達80多萬斤。“文化大革命”中,強調以糧為綱,柿樹被砍伐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