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濟南指揮學院

武警濟南指揮學院

武警濟南指揮學院創建於1984年,是武警部隊建校最早的院校之一。其前身為武警山東總隊教導大隊,1984年改建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濟南指揮學校,2006年更名為武警濟南指揮學院。校園內建有辦公樓、教學樓、綜合樓、招待所樓各一幢,學員宿舍樓四幢,建有容納1200多人的大禮堂一個,大型的綜合訓練場一個。現在已經拆遷更改為濟南聖瑪麗亞婦產醫院。

基本情況


黃河之濱,泰山北麓,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被譽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濟南。武警濟南指揮學院就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濟南市二環南路北側,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是培養武警部隊基層警官的搖籃。
教學樓設有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專修室。教學基礎設施齊全、先進,為學員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培訓任務


武警濟南指揮學院,是一所為武警部隊培養初級指揮員的軍事院校。培訓層次為大學本科,學制四年,培訓專業為武警指揮。擔負山東總隊生長幹部、武警部隊優秀士兵保送入學、武警部隊士官司務長及山東總隊幹部任職教育等多項培訓任務。

辦學思路


學院圍繞"忠於黨和人民,造就現代警官"的總要求,形成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文育校的辦學理念,明確以教學為中心、以正規化為基礎、以安全發展為重點的基本思路,形成凝聚集體智慧、創新管理機制、突出辦學特色的治校方略。學院普及啟髮式教學,推行研究式、案例式等開放性教學,廣泛應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模擬模擬教學、多媒體教學、網上教學,引導學員參與教學活動。增加晨讀時間,實行開放式自習,充分發揮圖書館、校園網、英語廣播和英語角、學術講座的作用,為學員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更自由的學習時間、更有效的學習模式。按照"自我管理、自覺服從、自動加壓、自主鑽研、自強不息"的要求,不斷提高學員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能力。完善優秀學員評選和獎學金制度,改變考評標準,建有高儲量的試題庫。教學基地為學員提供了生動直觀的學習空間,發揮了示範和樣板作用,豐富的實踐活動促進了學員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第二課堂使學員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拓寬了學員的知識面,陶冶了情操,豐富了業餘生活。

課程設置


學院按照胡主席和全軍及武警部隊院校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著眼"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堅持貼近武警部隊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和反恐任務,貼近學員畢業後任職需要,貼近部隊建設實際,貼近學員的素質基礎,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構建了新的教學內容體系。共開設課程41門。其中,設有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等基礎課12門;擒敵術、輕武器操作與使用等專業基礎課11門;武警勤務、武警戰術等專業課4門;軍事謀略學、軍事高技術基礎等選修自修課14門。政治理論課注重把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教學的主題和靈魂,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學員思想,培養學員政治工作能力,確保政治合格。軍事後勤課緊緊圍繞武警部隊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和反恐實際,加大實踐性教學力度,著力培養學員的組織指揮、領導管理和組織訓練等能力。文化基礎課注重打牢學員的科學文化基礎,突出人文知識的教育,增強教學內容的高科技含量。

教研成果


學院有一支愛崗敬業、素質過硬的教學科研隊伍。通過加強教員隊伍建設,培養了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學科帶頭人;完善在職教員培養制度,採取送學深造、聯合培養、代職鍛煉、參觀見學、在職培訓等多種渠道,加大教員培訓力度,提高教員整體素質。學院現有教授、副教授25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員30餘名,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勇於創新、積極進取的教學隊伍。1984年以來,被評為全國、全省優秀教師、武警部隊優秀教員、優秀教育工作者和獲全軍院校育才獎的有30多人次。2007年,1名教授被武警總部評選為武警部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第一層次人才。學院堅持走教研結合,以研促教的路子,形成了軍事心理學、擒敵術、政治理論研究等重點優勢學科,先後有多名教員走出校園、走出武警部隊、走出國門講學、執教,為學院爭光添彩。根據優秀士兵提干對象和士官司務長培訓任務的特點,科學制定方案,自編配套教材,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先後出版教材70種,專著30部,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在武警部隊、全軍和全國各類比賽和學術交流中獲獎100餘人次。

培訓績效


桃李芳菲,人才輩出。學員畢業分配到山東總隊各基層部隊工作,畢業定職為副連職。自1984年以來,已為武警部隊培養、培訓各類人才近七千名。學院畢業的學員中湧現出"獻身武警部隊好乾部"劉海英、"全國優秀青年衛士"苗在秋、武警部隊第四屆"十大忠誠衛士"彭俊傑、第七屆"十大忠誠衛士"周均、王亮、第八屆"十大忠誠衛士"薛若衛、楊厚強等一批英模人物和先進個人。學院在不斷為部隊培養、輸送人才的同時,還充分發揮處突預備隊的職能作用,出動兵力六千餘人次,車輛八百台次,多次參與重大執勤和搶險救災,圓滿完成了任務,使學員在實戰中得到鍛煉,為建設平安山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學院在建設和發展的歷程中,一直得到部隊各級首長和地方黨政領導的親切關懷、精心指導和大力幫助。全院官兵正以昂揚的鬥志和嶄新的面貌,向著"厚德、博學、勇毅、忠誠"的價值追求,踏入新征程,迎接新挑戰。在科學發展觀偉大旗幟的指引下,向著"同級同類一流院校"的目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