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暖水鎮的結果 展開

暖水鎮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暖水鎮

暖水鎮位於汝城縣縣境北部,距縣城17公里。

海拔高度:292米。東接暖水林場,南與土橋鎮、城郊鄉相連,西鄰馬橋鄉,北與南洞鄉、田莊鄉、暖水林場、資興市東坪鄉接界。鎮政府駐暖水圩,轄羅泉、泉源、雙溪、白鉤、曹家、北水、東村、雙聯、巷頭、蔣步10個村。

地理位置


境內大湯溫泉水流暖和,因此得名。1956年為暖水鄉,1958年屬田安公社,1961年劃分為暖水公社,1984年改鄉,1995年撤鄉建鎮改今名。全鎮總面積71.7平方公里,耕地603.6公頃,3460戶,13664人。
暖水鎮下轄以下地區:
羅泉村、雙聯村、東村、巷頭村、曹家村、北水村、雙溪村、泉源村、蔣步村、白溝村。
汝城縣暖水鎮風光
汝城縣暖水鎮風光
2008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完成8360萬元,工業及非公有制經濟(民營經濟)總產值完成17865萬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2.2%;財政總收入完成512.98萬元;占年初計劃的110.17%;全年償還歷年老欠、貸款等債務89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265元,比上年增長5.1%。總結2008年的經濟工作,主要實現了三大突破:經濟發展
三大突破
一是2008年按照“招商引資的好窪地”的工作定位,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鎮”戰略,著力夯實產業基礎,工業經濟總量迅速膨脹。打造工業園區,構築發展載體。確立並規劃建設經作場工業園和庄灣工業區,目前,園序號內企業達9家,從業人員200多人,固定資產投資2億多元。圍繞擴展木器傢具、圓管涵生產、竹木加工和燈飾加工等行業優勢,進一步規劃建設了白溝山、中學、曹家、巷頭等4個村級工業小區,拉開了發展框架,為工業及非公有制經濟(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寬闊的發展空間。提高招商水平,引進強勢項目。通過大力開展“百名幹部大招商”和“萬名群眾大招商”系列活動,凝聚了人心,振奮了精神,集中了智慧,促進了發展。成功引進台灣、廣東、福建、長沙、湘潭等地老闆落戶暖水,引進新康養殖公司、忠新木材精深加工製品廠、白溝山木材加工廠、隆興木材加工廠、汝郴高速圓管涵加工廠、郴州國賓石業有限公司、茂林傢具加工廠、暖水玩具廠、輝鴻燈飾廠等企業,合同引進資金達3580萬元,其中引進境外資金35.5萬美元。目前全鎮共引進大小工業企業23家,完成增加值3566萬元,完成營業收入達到16823萬元,實現利潤986.4萬元。改造升級老項目,擴大生產規模。對照新型工業化、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克服阻力,果斷關閉了雙聯鍾氏塑粒廠等少數污染東江湖的小型企業;對硅鐵、碳素廠進行達標技改升級改造。
二是農業經濟在結構調整和培植龍頭上實現新突破。突出“以綠增值、以特增效”的發展思路,農業經濟調特調優,規模效應整體提升。繼續保持大面積種植雙季稻成為我縣一大亮點,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努力擴大“兩稻”種植面積,全鎮種植優質稻8000畝、超級稻5000畝,糧食產量突破8250噸,引進興辦農業產業(特色)基地6個,扶持20畝以上水稻種植戶50戶,30畝以上水稻種植戶10戶。用足我鎮“溫光區位大樞紐、泉湖江河山水魚”等特色優勢,大力打造“特色經濟強鎮、特色旅遊名鎮、特色生態佳鎮”。扶持以雙西黃家門和巷頭、東村為主的反季節蔬菜基地,掀起了全鎮種植反季節蔬菜新高潮,為農業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上下聯動擴綠肥,種植冬種綠肥8000畝,我鎮代表汝城在9月17日全市冬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作經驗推介。大力發展旅遊業,以東江魚、漚江魚、淇江魚為基礎,大力發展農家樂式野生魚庄。各投資20多萬元的巷頭水上人家魚庄、暖水大橋農家樂魚庄和涼灘碼頭魚庄相繼投營,經濟、旅遊、社會效益明顯。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保持了畜牧業生產穩步發展勢頭,全鎮建成生豬專業萬頭養殖場1個,中小型商品雞養殖場3個,各類養殖專業戶發展到61戶,實現產值、增加值分別為1046萬元和655萬元,同比上升4.6%和4%,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三是第三產業在構建載體和集聚群體上實現新突破。按照“多元投資、建好載體、吸引個體、積聚群體”的經營模式,努力加快暖水商貿市場集群建設,拉動了三產的快速發展。投資390萬元新建了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的暖水商貿市場(該市場已於今年4月全面竣工並投入運行,現正在申報市福城杯“六個一”評比表彰,有望獲得較好名次),培育發展個體商貿業戶354戶,形成了以暖水商貿市場為龍頭、專業市場為主體、農貿市場相配套、眾多個體商貿業戶支撐、在汝城北部鄉鎮乃至全縣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市場流通網路。目前,全鎮建有鋼材、電器、傢具、摩托車、百貨超市等五大專業市場,年完成市場交易額850萬元。本著“築巢引鳳”的原則,狠抓項目推進工作,先後實施了小城鎮“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和鎮區道路硬化工程,為商貿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形成了鎮區“長”字型的商貿經濟大框架,進一步拓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優勢,有效集聚了鎮區的人流、物流。

統籌發展


在大力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我們努力打造“窪地暖水”、“魅力暖水”、“和諧暖水”、“平安暖水”、“幸福暖水”。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窪地暖水”。組織投入40多萬元維修加固淇江引水渠,確保暖水(田莊)4村51組3000多畝稻田、4000多人和10餘家企業的生產生活用水。投入60多萬元維護暖水電網,確保3鄉(鎮)13村20餘家企業穩定高質用電。新完成毛嶺嘴至西嶺3.3km、東村0.7km、羅泉村銅鑼偏0.5km,總計4.5km通村水泥路,徹底改善全鎮交通狀況。投入40多萬元完成淇江橋重建,理順淇江兩岸群眾的心頭之結。二是加強小城鎮建設管理,構建“魅力暖水”。把小城鎮建設管理作為我鎮的形象工程和素質工程來抓實,做到高點定位,突出特色,完善功能。一年來,狠抓了G106線、縣道暖涼線、村道、組道和鎮農貿市場秩序等暢通工程,創新抓實了“鎮村清潔工程”,全鎮新建鎮村垃圾池28口,提出並啟動了“六樓一街”、“東擴南延西擴北連”和特色小城鎮建設機制,對有礙於暢通的違法建築堅決拆除,對鎮區單位的供水、綠化、垃圾處理等集中提供社會化服務,北部樞紐小城鎮的集聚水平得以提高。三是加強計生和科教文體衛工作,構建“和諧暖水”。倡議開展了“鄉鎮聯動互促計生”活動,加大了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的投入,注重對暖水人文特色的培育。狠抓了動物防疫和“三聚氰氨”奶粉事件的跟蹤監管工作,確保了全鎮食品藥品、飲水、居住環境、衛生醫療等安全。四是加強平安創建工作,構建“平安暖水”。改善了綜治辦公條件、加大了對派出所工作支持的力度,組建了村級警務室、協警、治安隊、村級維穩信息員隊伍,加強了力量整合。化解了商貿市場系列後期糾紛,及時調處了“9.7”地質災害引發的糾紛,依法依理依情化解了“10.27”北水村土地權屬摩擦,果斷化解了“12.7”淇江災民避險安居工程推土填方糾紛。主動徹底消除了巷頭村淇江組與茶葉組土地糾紛、曹家村昌前鉛鋅礦民事案上訴上訪糾紛、曹家村兩姓宗族矛盾、雙聯村沙場權屬紛爭等多年積案。全鎮公眾安全感測評由全縣第18位前移至第4位,社會治安持續好轉。五是加強惠民安民工作,構建“幸福暖水”。藉助移民政策,為庫區移民改善基礎設施,多上經濟項目,年內實施小水電代燃料工程,為村民節能降耗、保護東江湖生態做出了貢獻。組織鎮勞保站與韶關旭日電子、宜達實業、郴州華為電子等建立互動聯繫,輸送農村富餘勞務人員200餘人;大力開展新農合醫工作,認真落實各項“直補”政策,讓廣大農民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全年完成沼氣池35口,為民辦實事的年度任務全部完成。注重雪毀生態的恢復重建,抓好造林管林。加強安全生產、礦業秩序、國土保護的監管,為民營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

人口


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1209
5977
5232
家庭戶戶數3286
家庭戶總人口(總)11185
家庭戶男5956
家庭戶女5229
0-14歲(總)2509
0-14歲男1376
0-14歲女1133
15-64歲(總)7858
15-64歲男4163
15-64歲女3695
65歲及以上(總)842
65歲及以上男438
65歲及以上女40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