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屯林業局
坐落於長白山腳下
山河屯林業局,坐落於長白山腳下,張廣才嶺西麓,位於“魚米之鄉”黑龍江省五常市境內,哈吉、拉濱鐵路貫通局址,與省會哈爾濱、江城吉林市相距百餘公里。該地有黑龍江省最高的山峰——大禿頂子;東北最大的高山草原和曾令世界矚目的國內第一個“UFO”著陸點——鳳凰山,並被確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項目。
該地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有人蔘、高山紅景天等百種天然野生藥材;木耳、蕨菜、刺嫩芽等豐富繁多的純綠色、無污染的山珍野品和極其珍貴的龍山黑、龍山花等天然大理石礦產儲量。磨盤山腳下,純天然山泉水源遠流長,是省會哈爾濱居民飲水工程的源頭。局三木製藥廠生產的風寒雙離拐、骨筋丹為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暢銷全國;榮獲國家銀獎的纖維板、膠合板和輕質刨花板、刨切薄木、地板塊、木片、餐椅傢具等林工產品,享譽大江南北;局址內新建的大型屠宰冷凍加工廠誠招客商廣為利用。
山河屯林業局坐落在黑龍江省五常縣東南部,地處東徑一百二十七度二十八分十八秒至一百二十八度十四分三十六秒、北緯四十四度三分三十四秒至四十四度三十八分三十四秒之間,東與大海林林業局交界,北與葦河林業局接壤,南與黃泥河林業局毗鄰,西南與吉林省舒蘭縣相連。局黨政機關設置在五常縣山河鎮東側,施業區位於逶迤聯綿的張廣才嶺西坡,其形狀東西窄、南北長,以拉林、辱亡牛兩條河流的自然走向分為南、東兩溝,經營總面積為二十萬零四千五百一十八公頃。本局地勢東南高,向西北逐漸降低。深山區山高坡陡,河谷密布、地勢壯觀險要,淺山區1U低坡緩、河流交錯,地勢平坦開闊。在本林區浩瀚的林海中,老爺嶺、大禿頂子,鳳凰山、白石昭等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峰崢嶸峻峭,拉林、牛亡牛兩條主要河流穿山繞嶺,流經全境。山高水長,樹美草秀,構成了本林區特有的瑰麗風光。本林區厲中溫帶氣候,冬季乾燥寒冷,夏季濕潤炎熱,年平均氣溫在二點八度至三度之間,平均年降水量為八百毫米。土壤分佈有亞高山草甸土、棕色針葉林土、暗棕壤、沼澤土和典型河流上。水土吧沃,氣候適宜等優越的自然條件,繁衍滋養了豐富的森林資源,區內生長著紅松,胡桃瞅、水曲泖、黃菠蘿等珍貴樹木,人蔘、平貝,天麻、黃芪、刺五加、龍膽草等名貴藥材,木耳、蘑菇、猴頭等山產珍品,虎,熊、馬鹿,紫貂,猞猁,獐子,水獺,林蛙、飛龍等珍稀動物。早在清朝初期,本林區四合川一帶曾被封建統治者據為皇家禁地,做為他們獲取貢品的“貢山”和狩獵遊玩的圍場,不準勞動人民進山狩獵和採伐。彼時,本區皆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曾被譽稱為“樹海”。
一八九五年,勞動人民用辛勤的勞動,叩開了神奇的山門,喚醒了沉睡的林海,正式開發了林區。此時,本林區隸屬吉林省五常廳,採伐事業由吉興林業總局所經營。林區開發后,木材採伐業逐漸興盛,但其規模尚小,森林資源變化不大。一九零一年,帝俄軍人以修築中東鐵路為名,騎馬荷槍地闖進本林區,進行了為期三年的掠奪式採伐,使森林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繁茂的原始森林日漸蕭疏。帝俄離境后,吉林省及五常廳管轄的各採伐組織紛紛經營本林區的木材採伐事業,採伐規模逐漸擴大,伐木數量逐年增多,加之區內百姓建房、燒柴及火災等原因,森林資源消耗很大,淺山區的優質木材已寥寥無幾。
一九三一年東北淪陷后,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進了本林區,對森林資源進行了瘋狂的掠奪。他們成立各種採伐機構,採取野蠻的採伐方式,掠奪了大批的珍貴木材,致使森林資源遭到了更加嚴重的破壞,十四年中,共消耗森林蓄積一千多萬立方米,林區腹部丘陵地帶的優良針葉及闊葉樹木已被採伐殆盡,道路兩側的大片林地變成了荒山禿嶺。
一九四六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吉北軍區獨立三師所屬部隊,進駐山河屯林區,幫助林區人民恢復木材生產,並迅速採取了保護森林資源的措施。從此,美麗富饒的林區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勞動人民成了林區的主人。
一九四八年三月一日,山河屯林業局正式成立,時稱山河屯林務分局,隸屬松江省林務局。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局職工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開發和建設林區做出了重大貢獻,把一個貧窮落後、滿目瘡痍的舊林區,逐漸改變成適合林業生產建設的全能型林業企業局,曾多次被評為國家、黑龍江省、黑龍江省森工總局和松花江林業管理局級先進單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局職工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勇於撥亂反正,敢於改革創新,注重經濟規律,調整生產結構,不僅使林業生產建設有了新的發展,而且也較大地提高了職工群眾的科技、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形成了以木材生產、營林生產、木材綜合利用、集體經濟、基本建設五條戰線為主,科技教育、文體衛生、商糧抓貿、政法武裝、職工福利等工作並興的嶄新局面。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八三年,本局共生產木材一千二百二十六萬七千二百八十七立方米,其中為國家提供商品材一千零二十萬零二千二百二十九立方米,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八二年,全局更新造林總面積為八萬二千八百二十八公頃,一九五一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各類建築施工總面積為二十六萬四千零六十六平方米,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共培養出中、小學畢業生五萬一千七百九十四人,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高中學生升入各類大、中專院校五百二十五名,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共實現“雙革”和科研項目一萬二千零十三項,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共舉辦大型體育運動會十四次、大型文藝匯演七次;一九六零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商業銷售總額一億一千五百零六萬四千元,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八三年,全局福利基金提存總額為二千七百零二萬二千元。
一九八三年,轄區內已有居民四萬六千四日七十六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職工一萬零二百一十一人,年生產木材二十四萬立方米,全局設機關科室三十四個,基層單位四十三個,有中、小學校二十九所,廣播電視大學教學班五個,職工學校三所,職工俱樂部及電影放映點二十三處,電視差轉檯一處,醫院、衛生所及醫療點二十三處,各類商店二十五座,森林鐵路四百二十一公里,運材公路六十一公里,固定資產佔用額八千六百八十一萬元;拉濱鐵路、哈蛟公路經過轄區,林區道路通衢,交通方便。山河屯林業局已成為頗具規模的社會主義新型林區。回顧過去,本林區走過坎坷曲折的道路,有著光榮的歷史。她展示了從封建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各歷史時期的林區社會風貌,揭示了森林資源繁茂、蕭疏、更新的演變規律,提示了人與自然的關係和生態平衡良性循環的深遠意義。她樹立過林業生產建設的豐碑,也有過失誤和教訓。放眼未來,本局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以嶄新的姿態,邁著堅實、豪邁的步伐,繼往開來,為建設林區,繁榮林區,青山常在,永續利用,惠益子孫,造福人民,走向更加燦爛的前程,譜寫更加嶄新的歷史篇章。
建局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發圖強,艱苦創業,歷經國民經濟恢復、調整和十個五年計劃時期,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中產業產品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初步形成了以營林事業、木材生產、林產工業、多種經營服務行業為主的較為完整的生產建設格局和林區社會體系。全局擁有固定資產原值13294萬元,凈值9836萬元。2005年末,實現總產值28101們萬元,在職職工年均收入4560元。
2006年,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總體目標,突出“林興、企活、民富”的主體;突出增收節支、招商引資、移民搬遷三大重點;實施綠色生態、產業優化、探索創新、小康家園、平安林區五項工程;拓展鳳凰山旅遊、三木製葯、冷凍加工、食用菌開發、綠色食品加工、木材深加工六大產業;著力解決職工增資、補發陳欠、整治居民區巷道、改造自來水、排污改造、建設區門診、引資開發商服住宅樓等八件實事;實現企業效益增、職工收入增、經濟總量增、發展後勁增四個目標。
到2008年,在鞏固和發展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利用兩年左右的時間,深入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成和企業體制改革,建立和發展林業生產“十大基地”。即商品林基地、糧豆基地、經濟作物種植基地、棚室蔬菜種植基地、林蛙養殖基地、食用菌基地、牛羊豬雞等養殖基地、綠色食品基地、特禽養殖基地、中草藥開發基地。到2010年,在抓頭年、起好步、搶三年、搞攻堅的基礎上,快戰後兩年,實現大發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和工作任務,推進林區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重點要推動和實現營林事業,多種經營、林產工業、綠色食品、特色經濟、個體經濟、科技創新、旅遊事業、文教衛生、生活服務的全面發展。
在2010年末,全局基本實現生態環境功能完備,產業結構完善合理,企業效益不斷攀升,林區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環境穩定和諧的總體目標。戰略思路是:堅持;堅持兩個持續(即資源可持續利用,經濟可持續發展),打造三大優勢(即依託鳳凰山旅遊資源,借“名山大川”,走活旅遊興局路;依託磨盤山水庫興建,倚“活水源頭”,走好生態興林路;依託林區豐富資源,靠“綠色環境”,走活綠色富民路),構建四大經濟產業鏈(即以打造旅遊強勢為重點,構建交通運輸--餐飲商服--旅遊產品開發;以拓展葯業發展路徑為關鍵,構建山上種葯--山下製藥--職工賣葯;以強壯冷凍加工業為依託,構建特色種、養殖--冷凍深加工--青儲飼料;以培植特色經濟強基地為突破口,構建龍頭產業--基地項目--帶動千家萬戶的集約化、循環式的經濟發展產業鏈),拓展六大產業規模(既壯大鳳凰山旅遊、三木製葯、冷凍加工、食用菌開發、石材生產、木材精深加工產業規模),推進七項改革創新(即資源管護利用、產業結構調整、企業發展機制、外聯內引思路、社會事業改革、經營管理模式、城鎮集聚戰略的改革創新,走好改革發展活企路),全面開創林業復興,企業發展,職工緻富,社會和諧的嶄新局面!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