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
血紅素鐵(也叫血紅素鐵多肽HIP from Pioneer Biotech):是與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中的卟啉(porphyrin)結合的鐵。
膳食中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容易被人體吸收,主要存在於動物紅肉、肝臟血液中,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不容易被人體吸收。
Fe: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一種,體內鐵3-5g。
1.鐵在體內的存在形式:
(1)功能性鐵:血紅蛋白(Hemoglobin):60-75%。
肌紅蛋白(Myoglobin):3%。
(2)貯存鐵(25%):運鐵蛋白(transferrin)。
鐵蛋白(ferritin)是身體鐵儲備的主要形式。
含鐵血黃素(hemosiderin)是鐵過多時的沉積物。
2.影響鐵吸收的因素:
(1)非血紅素鐵。
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受多種因素影響,抑制因素有:
1)植酸鹽、草酸鹽、磷酸鹽和碳酸鹽。
2)單寧、多酚類物質。
3)膳食纖維: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
因此,植物食品鐵吸收較低,如稻米為1%,小麥為5%,玉米3%,大豆7.5%,菠菜2%。
(2)血紅素鐵:
是與血紅蛋白及肌紅蛋白中的卟啉(porphyrin)結合的鐵,它以卟啉鐵的形式直接被腸粘膜上皮細胞吸收。一般不受植酸根等抑制因素或VC等促進因素影響。
對兩型鐵吸收都有影響的是體內鐵的儲存量。
血紅素鐵的攝入過少:
缺鐵性貧血是嬰兒時期的多發病。主要是由於鐵缺乏引起。在嬰幼兒體內,鐵的來源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食物。食物中的鐵有兩個來源:
一種是血紅素鐵,它來自於含動物蛋白質高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動物血和魚等,這些食物不僅含鐵量高,而且在吸收過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響。
另一種是非血紅素鐵,它來自於蔬菜、穀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
在寶寶餵養中,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吃魚、蝦(蝦的鐵含量較低),覺得肉類不易烹調,寶寶嚼不動,不易消化;認為肝臟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給寶寶吃,以致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同時也會減少非血紅素鐵的吸收。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要鼓勵母乳餵養(母乳中的鐵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時應食用配方奶粉。4個月後要添加有強化的營養米粉外,在6個月後應逐漸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紅素鐵。另外也要同時補充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橙子、獼猴桃、草莓等,最好在飯後立即吃,促進鐵吸收,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血紅素鐵片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2片,兒童酌減;嚼服或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本品不能代替藥物;不宜超過推薦量或與同類營養素補充劑同時食用。
【有效期】24個月。
【貯藏方法】置陰涼乾燥處。
【保健作用】具有補鐵的保健功能。
【適宜人群】需補鐵者。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