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兵后寓吳
賀新郎·兵后寓吳
《賀新郎·兵后寓吳》是南宋詞人蔣捷創作的一首詞,為南宋亡國后蔣捷流寓蘇州時所作。詞的上片抒發詞人孤獨、凄寂的情懷;下片抒發詞人窮愁之情,以離亂思家、落魄潦倒來表現兵亂戰禍之創痛。詞中描寫詞人流落漂泊心境的凄涼與衣食無著的困苦,真實具體、形象生動。
《賀新郎·兵后寓吳》通過今昔生活的對比,白描和賦的手法的運用,抒發離別之怨,思鄉之情,使辭情更加悲楚沉痛。
賀新郎·兵后寓吳
深閣簾垂綉。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萬疊城頭哀怨角,吹落霜花滿袖。影廝伴、東奔西走。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
相看只有山如舊。嘆浮雲、本是無心,也成蒼狗。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趁未發、且嘗村酒。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
1.賀新郎:詞牌名。雙調一百十六字。上下闋各十句。六仄韻。
2.兵后寓吳:指元軍攻陷臨安(1276)后,作者離開家鄉,流寓在蘇州一帶。
3.簾垂綉:即綉簾垂。
4.渦:酒渦。
5.萬疊:指樂曲反覆不停地吹奏。
6.影廝伴:只有影兒相伴。
7.浮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杜甫《可嘆》詩:“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8.小阜:小土山。
9.枵(xiāo)囊:空口袋(指沒有錢)。
10.毛錐:毛筆。
深深的閨閣綉簾垂地。還記得家人在燈燭邊的綿綿話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萬疊的山間城頭傳來哀怨的號角聲,風把霜花吹到了我的袖口。只有影子與我為伴,我東西來回奔走。望著遠處,我不知家鄉在什麼地方,羨慕寒鴉可以在黃昏之後,回到楊柳樹上它們的巢穴。
只有山還是和原來一樣,嘆息亡國之後時事的變化如此之大。明天將帶上枯乾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法謀生,以便糊口。趁還沒有出發,我再喝一口酒。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筆還在,詢問鄰近的老翁需不需要抄寫《牛經》,老翁只是搖手而已。
《賀新郎·兵后寓吳》作於恭帝德祐二年(1276)三月元軍佔領臨安后,帝昺祥興二年(1279)二月南宋最終滅亡前這三年間的某個秋天,蔣捷不肯降附元人、覥顏事敵,為了逃脫網羅與迫害,拋下妻兒老小,獨自奔走他鄉。作這首詞的時候蔣捷正在平江府一帶流浪。
“深閣簾垂綉。記家人、軟語燈邊,笑渦紅透。”閨閣深院,垂地綉簾,柔和燈光,輕言細語。會心之處,嫣然一笑,酒渦迷人。詞人首先營造了記憶中溫馨的氛圍。但和眼前的自然之物相對照,在漂泊中自己多麼希望回到故鄉和家人團聚,可是“望斷鄉關知何處,羨寒鴉、到著黃昏后。一點點,歸楊柳”,黃昏之後的“寒鴉”尚可歸巢楊柳,令人羨慕不已。詞中抒發的背井離鄉的愁苦情懷,是戰亂時代這一特定歷史環境中的產物,而非一般詞人平時的呻吟。“萬疊城頭哀怨角”,城頭上反覆吹奏的號角聲充滿哀怨,這“哀怨”是一種主觀感情的外射,和對國破家亡的傷慟。
“相看只好山如舊”流露出江山易主的悲痛心情。“嘆浮雲”比喻世事的變幻無常。漂泊孤凄之感是和亡國之痛融合在一起的,使之更加深沉,也更加悲苦。這是一個秋風肅殺,百花凋殘的季節,這是一處景物蒼茫的黃昏時刻。
“明日枯荷包冷飯,又過前頭小阜”,明天將帶上枯乾的荷葉包著的冷飯,越過前面那座小山,設法謀生,以便糊口。“趁未發、且嘗村酒”從困境中顯現出達觀的態度。村酒飲罷,囊中依舊羞澀。“醉探枵囊毛錐在,問鄰翁、要寫《牛經》否。翁不應,但搖手。”微醉中探手枵囊,幸喜那唯一的謀生工具毛錐還在。他詢問鄰近的老翁:“需要抄寫《牛經》么?”老翁只是搖手。詞人東奔西走的目的和結果,在這幾句話中描寫的惟妙惟肖。
這是一首描寫流浪生活的悲歌。在戰亂的年代,詞人過著流浪的生活。即使物質上再困窘,也不能使他屈服仕元。同時在詞人通過老翁對《牛經》的冷淡態度的描寫,透露出當時農村中凋零殘敗的景象,和農民生產情緒不高的事實。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鍾振振《唐宋詞舉要》:詞以寫實的手法,真切地記錄了自己這段辛酸的生活經歷和凄涼的感情體驗。兩宋之交、宋元之交的許多作家,都曾用詞筆來攄寫國破家亡的深哀巨痛,但絕大多數此類篇章是以抒情為主的,即便有些敘事的內容,也多逸筆草草,重在神到,並不措意於情節。像蔣捷這樣憑藉小說家的筆調,細膩地刻畫人物動作、態度,形神畢肖地攝取典型的生活局部,以瑣事之微來反映那天崩地裂、海水群飛的動蕩時代,得未曾有。如果考慮到詞主要是一種抒情詩體的客觀事實,那麼,這個偏以敘事取勝的特例,其示範意義和美學價值就更不可等閑視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