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沖床

液壓沖床

液壓沖床是應用液壓缸產生壓縮力的沖床,液壓沖床是由英國的約瑟·布拉馬發明,在1795年發明了液壓沖床,並且申請了專利。布拉馬在研究當時有關流體運動的文獻后,將其概念應用在沖床上。

產品簡介


液壓沖床是目前是衝壓設備行業上的第一款全自動、智能化的伺服電液複合壓力機,其與傳統沖床和注壓機相比,無論是在機械結構上,還是控制系統及功能上都有極大的突破。液壓沖床採用了自主研發的雙死循環伺服系統控制方式,人性化程度高、全程自動化、智能化且功能強大。

產品優勢


1.快速落料:傳統型的油壓機特點是壓力大而速度慢,所以工用效率也不高。本項目技術的伺服電液壓力機加入了自主創新的伺服結構設計,響應速度快,可快速加壓,其壓制速度可達400mm/sc以上,且其壓制效果比普通機械沖床更好,可廣泛運用到五金製品或非金屬製品的壓制,如典型的產品有鋁製品擠壓,錶殼、錶帶、眼鏡框架及零件、像框、餐具、標牌、鎖具、汽車零件和五金零件等。
2.拉伸功能:使金屬大量的變型成為產品過程叫拉伸,拉伸產品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拉伸產品一般由油壓機完成,而傳統的機械沖床是沒有此功能的;本項目技術伺服電液壓力機可以對各種材料進行完美的拉伸形成產品,如餐具、廚具、電機電器金屬殼、罩底板和燈飾零件等產品的拉伸成形,另外其加入最新的觸控屏技術,可直接採用無機械觸點技術來設置參數,使用方便,人性化程度高。

操作事項


液壓沖床壓力機作沖裁、成型應遵下列規程。兩人以上操作時,應定人開車,注意協調配合好。下班前應將模具落靠,斷開電源,並進行必要的清掃。暴露於壓機之外的傳動部
件,必須安裝防護罩,禁止在卸下防護罩的情況下開車或試車。開車前應檢查主要緊固螺釘有無鬆動,模具有無裂紋,操縱機構、自動停止裝置、離合器、制動器是否正常,潤滑
系統有無堵塞或缺油。必要時可開空車試驗。安裝模具必須將滑塊開到下死點,閉合高度必須正確,盡量避免偏心載荷;模具必須緊固牢靠,並經過試壓檢查。
工作中注意力要集中,嚴禁將手和工具等物件伸進危險區內。小件一定要用專門工具(鑷子或送料機構)進行操作。模具卡住坯料時,只准用工具去解脫。發現壓床運轉異常或
有異常聲響,(如連擊聲、爆裂聲)應停止送料,檢查原因。如系轉動部件鬆動、操縱裝置失靈、模具鬆動及缺損,應停車修理。每沖完—個工件時,手或腳必須離開按鈕或踏板,
以防止誤操作。工作前,應檢查沖床防護裝置是否齊全,飛輪運轉是否平穩;腳踏裝置上部及兩側有無防護,操作是否可靠靈活;並清除工作場地妨礙操作的物件。

原理


液壓沖床是應用帕斯卡原理:封閉系統的壓力是定值。液壓沖床中有一部分是活塞,有類似泵的作用。其截面積較小,產生較小的力,另一部分是面積較大的活塞,兩者壓力相同,面積較大的活塞其施力也較大。若泵和衝壓的液壓缸分開的話,只需要小直徑的管連接泵和液壓缸,較容易抵抗液體壓力。
在活塞移動時,在液壓缸中液體(例如液壓液)也會隨著移動。假設液體不可壓縮。小活塞位移影響的油體積等於大活塞位移影響的油體積。因此兩者的位移距離會不同,和活塞面積成反比。因此,為了讓大活塞移動,小活塞需要走較長的距離。大活塞出力較大,但位移較短,小活塞受力較小,但位移較長,因此符合能量守恆定律。若大活塞的面積增加,其活動距離會更短。
液壓沖床的概念也可以用在液壓成形製程中。

應用


液壓沖床常用在鍛造、鉚接、模塑、下料、深拉及金屬成型等制製程。

日常保養


1.每天檢查項目
a、檢查液壓沖床機台外表面是否有污物;
b、檢查各保護罩是否變形,緊固螺栓是否鬆動;
c、檢查液壓沖床工作台表面是否有油污、鏽蝕等異常現象;
d、檢查各開關按鈕是否靈敏可靠;
e、檢查油泵滑塊是否欠潤滑;
f、檢查送料器各潤滑點是否欠潤滑;
g、檢查油霧器油量液位是否異常(油標2/3處);
2、每周檢查項目
a、檢查液壓沖床電器箱是否有鋁屑並清理;
b、檢查各電氣無餘與線路是否完好;
c、檢查液壓沖床主電機有無異常發熱、異常震動、異常聲音等;
3、每三月檢查項目
a、檢查各管路是否暢通,接頭處是否泄漏;
b、檢查液壓沖床液壓系統(閥動作是否靈活,泵運行是否異常,液壓缸伸縮是否正常、密封處是否泄漏) ;
c、檢查送料裝置滾輪間隙是否異常,傳動帶是否有裂紋等異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