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
藥物
生薑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生薑性微溫,味辛。歸肺、脾、胃經。生薑的化學成分包括揮髮油、萜類、樹脂類、氨基酸、黃酮等。其中,揮髮油是主要活性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生薑藥材中,揮髮油的含量不得少於0.12%(ml/g),6-姜辣素的含量不得少於0.050%,8-姜酚與10-姜酚的總含量不得少於0.040%;生薑飲片中,6-姜辣素的含量不得少於0.050%。
● 正名:生薑
● 英文名:Shengjiang
● 拉丁名: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
● 別稱:姜根、鮮生薑、百辣雲、因地辛
● 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的功效。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生薑具有止嘔、保護肝臟、保護胃黏膜、抑菌、抗炎、降血脂等作用。
● 生薑可以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魚蟹中毒等。
● 目前,生薑還被用於治療小兒秋季腹瀉、膽道蛔蟲症等。
● 如果您有生薑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生薑。
● 陰虛內熱及實熱證者,禁止服用生薑。
● 如果您正在使用黃芩、黃連、天鼠矢等中藥,以及氨茶鹼、呋喃糖苷、硫酸銅、戊巴比妥鈉等西藥,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婦服用生薑前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服用生薑前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生薑可煎汁內服,也可以搗汁沖服,服用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生薑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3~10克。
● 外用時,取適量生薑與豆豉等藥物配伍,搗爛后敷於肚臍,可以治療老年人二便不通。另外,取適量生薑與雄黃用濕紙巾包好加熱后,貼在太陽穴上,可以治療頭痛。
● 生薑可以用泡酒飲用。
● ● 桑姜吳萸酒:與桑白皮、吳茱萸配伍泡酒,具有瀉肺平喘、理氣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喘脹滿、嘔吐痰涎等症。
● ● 茱萸姜豉酒:與吳茱萸、豆豉配伍泡酒,具有溫陽散寒、疏肝理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寒性腹痛等症。
● 避免同時使用黃芩、黃連、天鼠矢、硫酸銅、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氨茶鹼等藥物。
● 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生薑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生薑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傳統醫學認為生薑無毒。
● 過量服用生薑,可引起口乾、咽痛等不適,這時要適當減少服用量或暫停使用。停葯后,如果癥狀沒有緩解,請及時就醫治療。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生薑,請諮詢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生薑主產於廣西、廣東、貴州、四川、湖北等地。
● 生薑具有如下特徵:
● ● 生薑為略扁的不規則塊狀,有手指狀的分枝。生薑表面為黃褐色或灰棕色,有環狀節,分枝頂端有莖痕或芽。生薑質地脆,容易折斷,斷面為淺黃色,有明顯的環狀紋。生薑有特殊的香氣,味辛辣。
● ● 生薑飲片為不規則的厚片,切面為淺黃色,有明顯的環狀紋。生薑飲片有特殊的香氣,味道辛辣。
● 存放於陰涼、潮濕的地方,或者埋入沙子中貯存,注意防凍。
● 生薑泄心片:具有和胃散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中不和、心下痞滿、腸鳴下痢等。
● 風寒咳嗽顆粒: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肺氣不宣引起的頭痛鼻塞、痰多咳嗽、胸悶氣喘等。
● 姜竭補血合劑:具有補脾生血、祛瘀生新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虛血瘀引起的貧血,以及放化療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白細胞減少症。
● 生薑是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紫蘇葉是唇形科植物紫蘇的乾燥葉或帶嫩枝的葉。兩者功效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
● ● 生薑和紫蘇葉都具有發汗解表散寒、解魚蟹毒的功效,都可以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肺寒咳嗽、魚蟹中毒等。
● ● 生薑善於溫中止嘔,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胃脘冷痛、食少、嘔吐等;生薑還可以降低半夏、天南星的毒性。紫蘇葉有行氣和胃、理氣安胎的功效,可以治療胎氣上逆、胎動不安、妊娠嘔吐、七情鬱結、梅核氣等。
● 誤區:生薑與乾薑沒有區別
● ● 生薑與乾薑是有區別的。雖然兩者都來源於姜科植物姜的根,但乾薑是由生薑乾燥而成,性狀特徵並不相同同,而且功效也不一樣。
● ● 生薑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的功效,主要治療風寒感冒、胃寒嘔吐、寒痰咳嗽、魚蟹中毒等。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主要治療脘腹冷痛、嘔吐、泄瀉、亡陽厥逆、寒濕痹痛、寒飲喘咳等。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6]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7] 歐陽榮,周新蓓,李順祥。臨床常用中藥飲片原色圖譜。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