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仁閣
體仁閣
體仁閣位於太和殿前廣場內東側,面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文樓,嘉靖時改稱文昭閣,清初改稱體仁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毀於火,當年重建。
目錄
區域:外朝中路
清代康熙皇帝曾經在體仁閣舉行博學鴻詞科考試,招攬名士賢才。乾隆朝以後,這裡就做了內務府的緞庫。
體仁閣設重樓9間,進深3間,高25米,坐落於崇基之上,上下兩層,黃色琉璃瓦廡殿頂。明間為雙扇板門,左右各3間安裝一碼三箭式直欞窗,兩梢間、山牆及后檐用磚牆封護。檐下施以單昂三踩斗栱。一層屋檐上四周是平座,平座周圍廊裝有24根方形擎檐柱,用以支承頂層屋檐,柱間設尋杖欄桿連接,站在平座上可憑欄遠眺。上層樓7間,四面出廊,前檐裝修斜格欞花槅扇28扇,梢間與山牆及后檐牆用木板做封護牆,減少了下層的承重力。檐下為重昂五踩斗栱。檐角安放脊獸7個。
康熙年間,曾詔內外大臣舉薦博學之士在體仁閣試詩比賦,清代各朝御容也曾收藏於此。乾隆年重建后,此處作為清代內務府緞庫,內設收貯緞綉木架14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