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祭

祠祭

祠祭祭祀。《戰國策·趙策二》:“先王棄羣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淺,私心固竊疑焉。”《後漢書·皇后紀上·和帝陰皇后》:“朱 及二子 奉 毅 與后弟 軼、輔、敞 辭語相連及,以為祠祭祝詛,大逆無道。”《新唐書·王璵傳》:“玄宗 在位久,推崇 老子 道,好神仙事,廣脩祠祭。”

詞語簡介


幾乎每一個家族在每一個居住點都有一個祠廟(祠堂),供奉著家族內歷代先人的神主牌。族內有子嗣的人上壽后逝世的(古稱上50歲為上壽),其神主牌可進祠堂供奉。至於無子嗣者逝世的,祠堂內則另設“無嗣欄”供奉其神主牌。祠祭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集體祭祀,集體祭祀又有幾種情況。其一是在每年的元宵節或規定時間,由族長或族內長輩主持祭祖儀式,全族人均要參加,儀式隆重,有的在祭后還演戲以使氣氛更為濃烈。其二是遇有族內重大事件,或是與外族間的糾紛,或是族內出現“不肖”子孫需加以處置,都要開祠堂門祭拜祖先,趁此召集族人議決處置。另一種是個別祭祀,個別祭祀又有幾種情況,其一是當年或去年生了男孩子的人家,則於元宵節以三牲祭告祖先,祈求保佑,二是外出做官、發財的子孫,回鄉也要祭祀祖宗。舊時,凡是中了“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的,皇帝都要給假,讓他返鄉拜祖,這種習俗在辛亥革命后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也就消失了。近年來不少華僑在國外發跡,也都先後返鄉祭祖。祖籍福州郭宅村的郭鶴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現在是新加坡“天王級”實業家,人稱世界糖王和旅遊業之王,1986年10月16日,他63歲時,遵從其母鄭格如的叮囑,首次回福州郭宅村祠堂祭拜祖先。美籍華裔陳昌瑞(陳韜)博士,於1990年3月回福州臚雷村陳氏祠堂祭拜祖先。1989年11月10日,林浦村接待來自日本琉球的林姓會返鄉拜祖代表團一行8人。原來林浦村有個林僖,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隨閩人36姓舟工,被明廷賜給琉球國貢使,以後就定居在沖繩縣那霸市繁衍生息,至今已600餘年,他們仍沒忘記祖先,組織起林姓懇親會,派代表回林浦村林氏宗祠虔誠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