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觀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上,為葛洪在羅浮山的所建四庵中的東庵舊址。
羅浮山
白鶴觀為葛洪在羅浮山的所建四庵中的東庵舊址。宋代道士鄒葆光在《羅浮山指掌圖記》中曾記道:“自沖虛觀出會仙橋,東行三里余,抵
明福觀(偽漢所建,亦名
九天觀,
東坡書額)、迤邐至石洞(鄺仙騎牛入石出)、小水簾(此處多隱者庵)、白鶴觀(葛仙東庵基)”。由於年代久遠,有關志書對白鶴觀的記述甚少。而明代以前對白鶴觀的呤詠之作業很少。因此,白鶴觀究竟是何人、何時所創建,時至今日仍是一無所知。但從鄒氏上述之記載中,我們可以知道:白鶴觀是後人在
東晉葛洪東庵舊址興建的,建築年代則肯定在東晉以後。而披閱各種舊版的《羅浮山志》和《粵東詩海》等詩文集,在宋代以前,不見有呤詠白鶴觀之詩文。在明代,也僅有
中山人黃佐之《白鶴觀》一詩。詩曰:茶鼎初生一縷煙,
抱琴何處覓胎仙?瑤台有路歸何日,華表遺音說往年。玉樹風聲生蕙帳,霞峰月色映
芝田。扁舟更到梅花路,應在蓬萊七洞天。明末
萬曆戊子年(1588)三月初,順德人
歐大任在游
羅浮時,白鶴觀已漸頹。他在遊記中寫道:“問孤青、白鶴、
酥醪三觀,稍頹,
沖虛觀尚宏壯。”據清末民初
博羅人曾煥章考證,白鶴觀址就在九天觀後山背觀場埔。據《博羅縣誌(民國版)卷八·跡》載:偶遇九天觀士人云:‘此山背觀場埔,相傳為長壽觀古址。’余(即曾煥章)亟往視之,則叢冢累累,掘地猶得其階。余曰:此白鶴觀址也,非長壽觀址也。蓋長壽觀為孤青觀之變名,本在黃龍觀后,改建於幽居洞。宋末,有遷建於治城西榕溪上。從無在此之明文。是此觀場埔,為古白鶴觀無疑。明末,白鶴觀年久失修,頹然而廢。清代
東莞人
陳阿平來游,白鶴觀已成遺跡。他只好遺憾地寫道:“啾啾紅翠鳴,寂寂空山響。靈跡在游無,仙觀成惝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