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硃砂蓮的結果 展開

硃砂蓮

硃砂蓮

硃砂蓮,中藥名。為馬兜鈴科植物四川硃砂蓮AristolochiacinnabarinaC.Y.ChengetJ.L.Wu的塊根。分佈於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具有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之功效。用於癰瘍腫毒,暑邪痧氣,腹瀉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吐血,蛇傷。

別名


辟虺雷、辟蛇雷、透水雷、辟水雷、雷見怕、牛血蓮、躲蛇生、避蛇生。

入葯部位


塊根。

性味


味苦、辛,性寒。

歸經


歸心、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理氣止痛。

主治


用於癰瘍腫毒,暑邪痧氣,腹瀉痢疾,胸腹疼痛,牙痛,喉痛,吐血,蛇傷。

相關配伍


1、止牙痛:硃砂蓮配成5%糊劑,置於齲齒髓腔內,有顯著的止痛效果。或用本品刮粉,用白酒吞服0.5-1g,每日1-2g。一般服藥10-20min即生效。
2、治癰癤腫痛:硃砂蓮磨粉用酒或醋調,直接塗於患處。{1-2方出自《四川中醫》1985.(1):3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鮮品量可酌加;或研末,每次0.5-1g,每日2次。外用:適量,磨粉,酒或醋調塗。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採集加工


移栽4年以上時採收為宜。6-7月挖起塊根,除去殘莖及鬚根,洗凈泥沙,蒸至透心(一般需10-25min),再曬乾或烘乾。

形態特徵


四川硃砂蓮又名:斑葉硃砂蓮。多年生草質藤本,全株無毛。根塊狀,呈不規則紡錘形,長達15cm或更長,直徑達8cm,常2-3個相連,表皮有不規則皺紋,內面淺黃色或橙黃色。莖細長扭曲,具縱棱和粉霜。葉柄長4-15cm;葉片三角狀心形,生於莖下部的葉常較大,長5-14cm,寬4-11cm,先端鈍,具小尖頭,基部心形;全緣,上面綠色,具白色暈斑,下面脈隆起。花2-3朵組成短總狀花序,偶單花腋生;小花梗細長,基部具葉狀苞片l枚;花被黃綠色或暗紫色,基部球形,頸部窄縮並彎轉,前部擴大並向一側展開呈舌狀,舌狀體長卵形,先端圓鈍或具小凸尖,有5條脈;管口具紫色斑塊並疏生絨毛;雄蕊貼生於雌蕊周圍,花藥卵形;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基部向下延伸成波狀圓環,柱頭乳突狀,子房倒卵形,微具6棱。蒴果長橢圓球形,基部下延,連柄長6-7cm,黃綠色,具粉霜,熟后自果柄處6裂。種子三角狀心形,扁平,一面隆起,另一面凹下,外表褐色,密被疣狀突起。花期11月至翌年4月,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600m的石灰岩石上或山溝兩旁灌叢中。分佈於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藥材性狀


塊根呈不規則結節狀,長6-18cm,直徑3-8cm。表面棕黃色至棕紅色,有不規則瘤狀突起和深皺紋;外皮破裂處呈紅棕色。體重,質堅,斷面棕色或紅棕色,習稱“硃砂岔”,角質樣。氣微悶臭,味極苦。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
2、護肝作用。

相關論述


《分類草藥性》:“跌打損傷、痧氣腹痛、牙痛、吐血之要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