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

以醫療方艙為載體的野外移動醫療平台

方艙醫院是以醫療方艙為載體,醫療與醫技保障功能綜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動醫療平台。方艙醫院”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由於它機動性好,展開部署快速,環境適應性強等諸多優點而能夠適應突發的應急醫學救援任務。目前,方艙醫院裝備的技術發展普遍受到了各個國家的高度重視。在我國抗震救災等公共衛生應急保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2020年2月,為了應對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國家衛健委及相關單位在武漢建立了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以及13所方艙醫院。截至2020年2月15日,武漢已開放9個方艙醫院。

2020年3月3日,湖北將有序推進醫療秩序分區分級管理,分類分步實施,根據疫情防控實際逐步縮減新冠肺炎收治的定點醫院,有序關停方艙醫院,分批分佈逐步恢復正常醫療秩序。3月10日,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2020年7月29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始拆除,並逐步恢復原有業態,預計工作需要兩三天完成。

2020年12月16日,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方艙醫院入選。

2021年6月2日,《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發布,“方艙醫院”入選2020年高頻詞語範圍。

簡介


方艙醫院是應用“整裝卸”理念設計的現代化機動醫療系統。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和技術保障單元三部分構成,一般100人組成,主要擔負重大災害救援、應急支援保障、巡迴醫療服務,以及武警區域衛勤力量基地化培訓等任務。展開后救治能力相當於二級甲等醫院,要求接出隊命令24h內出隊,可獨立保障、展開醫療救援6個月。

詞語定義


2020年12月16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方艙醫院"上榜。"方艙醫院"指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依託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改造修建,用於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臨時醫院。“方艙醫院”原為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啟用方艙醫院是我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的一項重大舉措,有效緩解了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難”問題,使輕症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治療。
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

主要功能


方艙醫院主要功能包括:
1.傷員檢傷分類;
2.急救處置,緊急手術,早期治療,影像診斷,部分專科治療;
3.臨床生化、血液學、細菌學檢驗;
4.手術器械、衣巾單、敷料等洗滌和滅菌;
5.藥材供應,處方調劑,供血配血;
6.水、電、醫用氣體、空調等技術保障;
7.傷員收容留治及人員工作基本環境條件保障等

醫療方艙


1.按艙體結構形式可分為大板式方艙和框架式方艙。
(1)大板式方艙:其壁板採用大板式結構,該艙具有荷重比較高(荷重比為4~6)、傳熱係數較小(一般在1千卡/米·時·度以下)、密封性好、外觀整齊美觀等特點。
(2)框架式方艙:其壁板採用櫃架式結構,該艙具有整體性好、強度高、抗扭性強等特點,但自重大(荷重比一般在3左右),傳熱係數大(一般在1.2千卡/米·時·度以上)。
2.按方艙用途可分為簡易型方艙、普通型方艙、高級型方艙和特殊型方艙。
(1)簡易型方艙:用於裝設一般工作設備,具有一般的密閉性能,採用自然或強制性通風。
(2)普通型方艙: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和環境適應性,採用強制通風或空調。
(3)高級型方艙:用於裝設高級電子設備或精密儀器,具有全密閉、全空調及良好的電磁屏蔽等效能的方艙。
(4)特殊型方艙:具有特殊功能(如抗核加固、防射線穿透等)或為某種特殊設備專門設計的方艙。
3.按方艙展開方式可分為非擴展式方艙、擴展式方艙和可拆卸式方艙。
(1)非擴展式方艙:多數用民用集裝箱改成,主要供製液、儲血或水電系統用;主要供設置外科手術、臨床化驗、醫療急救等科室,以滿足醫療救治工作的需要。
(2)擴展式方艙:擴展式為專門設計製造,具有使用時可擴大容積,運輸時可縮小體積的特點。其中又可分為單側擴展式、雙側擴展式等。
擴展式箱體的展收方式有下面三種:
(1)摺疊式:艙體展開時,根據結構的不同,展收程序有差異。如法國索里蒂克公司生產的一種醫療方艙展開程序是先將箱體兩側外壁由垂直展開成水平狀態,與外壁內側以及箱體頂側板相連的弧形鋁合金板呈扇形。比利時武裝力量裝備的移動外科醫院的術后單元亦屬此類。美國布倫斯威克公司研製的醫療方艙展開是先將最外側的箱板撐起來作頂板,然後翻倒兩側的雙層外壁,再將裡層外壁豎起,分別作為地板和側牆,再展開摺疊在最內部的兩個端板,最後將先撐起的頂板放下與側板和端板咬合,形成封閉的箱體。
(2)抽拉式:未展開時和非擴展式醫療方艙相同,展開時,將兩側分別向左右推開,動力可用人工、機械(液壓)和電力,這樣使用面積可增加1.5倍。法國索里蒂克公司生產的醫療方艙外科手術單元就是以這種方式展開的。
(3)風箱”式:這種形式結構簡單,兩側室就像可伸縮的風箱,展開時只需邊側壁向外拉伸即可。醫療方艙之間連接一般採用蛇皮管連接和連接艙連接兩種形式,目前各國傾向於應用后一種方式,其優點為密封性能好,連接艙體本身可用作輔助單元,擴大了使用空間。

發展狀況


國外發展概況

方艙醫院(mobilefieldhospital,shelterhospital)的出現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美軍為適應越南戰爭的需要,率先開展了醫用方艙的研究和應用。70年代,英、德、法等國相繼研製出類型和功能各不相同的醫用方艙。
20世紀80年代,美、英、德、法、意等國研製、裝備了類型各異、規模不同的方艙式野戰醫院,並且在平戰中應用。80年代末,德軍使用醫用方艙改裝貨船,用以替代醫院船,使醫院船建造和改裝小型化。美軍研發的“可部署醫療系統”採用帳篷-方艙混合式結構,模塊化程度較高,組配方式靈活。
20世紀90年代,法國研製出技術互聯方艙醫院,由手術艙、復甦艙、技術保障艙及互聯艙組成,採取了方艙化集中供水、電、氣等新型技術供應方式。進入21世紀后,方艙醫院信息化作業能力提高,機動形式增多,向系統化、標準化、通用化、組合化發展,環境適應能力不斷提升,更多地應用於保障非戰爭軍事行動。例如美軍以移動醫院形式對固定醫院進行支援,應用方艙醫院,單艙形成機動醫療單元,組合艙形成野戰醫院。
21世紀之後,方艙醫院得到進一步發展,信息化作業能力提高,機動形式增多,同時標準化、通用化程度以及環境適應能力不斷提升,且更多地應用於地震救援等非戰爭軍事行動的保障。美國、德國、俄國等基於本國國情,分別裝備了各種機動野戰醫療系統。如美國研製的MASH2000機動外科醫院系統,由手術、化驗、放射、藥房、病房等機動醫療單元構成,手術通過量為60例/20h,具有“三防”功能。德國野戰醫院由104個方艙、140頂帳篷及77輛汽車和30輛拖車組成,其醫療裝備相當於德國中等縣的醫療設備,展開有內科、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科、神經外科以及婦科等15個專科診室。上述國家研製的方艙醫院裝備分科較細、設備比較先進,具有一定的“三防”功能和較高的信息化水平。
2021年4月9日,泰國清邁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激增,緊急開啟方艙醫院。

國內發展概況

“九五”以來,我國開始研製第一代方艙醫院系統。第一代方艙醫院以野外醫療所為運營模式,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3部分構成。該裝備由21台醫療方艙、26頂衛生帳篷、2台發電掛車構成。方艙擴展採用手動翻板、手動調平的結構形式,具有檢傷分類、急救、手術及術前準備、監護、X線、檢驗、滅菌、葯械、通信、遠程醫療等功能,晝夜可完成75例傷員的大中小手術和危重急救處置,病房單元可展開100張床位,技術保障單元可為醫療功能單元和病房單元提供醫療作業所需的醫用氧氣、負壓氣體、冷暖空調、用水用電。第一代方艙醫院系統是在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由我國自行設計研製的具有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衛生裝備,在我國衛生裝備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實現了建制醫療單位機動衛生裝備單元模塊化、裝備結構通用化、設備配置標準化、總體構成系統化,增強了裝備機動應變能力,形成了裝備整體保障能力的系統優勢。
第二代方艙醫院由方艙醫療單元、收容留治病房單元、生活資源保障單元3部分構成,包括5台擴展方艙、7台固定方艙和20頂VI型摺疊式網架帳篷,全部展開后可形成一個100張床位的野外醫院,具有傷員分類後送、緊急救命手術、早期外科處置、早期專科治療、危重急救護理、X線診斷、臨床檢驗、衛生器材滅菌、藥材供應、衛勤作業指揮、遠程會診等功能。二代方艙醫院在一代方艙醫院的基礎上,主要提高了裝備機械化、信息化水平和核生化防護能力。對一代方艙醫院的功能方艙進行了優化,由4m和2m標準方艙改為6m標準方艙,提高了醫療功能方艙的自我保障能力;統一了方艙規格形式,減少了裝備的數量;方艙擴展系統採用四板聯動、液壓驅動、自動調平等多項技術,提高了裝備自動化水平;進一步完善了方艙醫院裝備的構成體系,創新了集衛勤指揮、醫療信息及遠程會診為一體的醫院信息網路,自主研發了臨床檢驗軟體,集成了急救、手術等音視頻信號採集、傳輸技術及設備,提高了傷員現場及遠程救治能力。該裝備還增加了方艙醫療單元的核生化防護能力,研發的濾毒凈化、通風換氣和艙室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報警技術,實現了核生化污染條件下方艙群整體不小於100Pa的超壓防護。
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
“十一五”後期,為加快推進我國裝備現代化建設,對第二代方艙醫院中的手術方艙和醫技保障方艙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后的手術方艙提升了裝備信息化水平,具有獨立的醫療信息共享和遠程會診等功能,安裝了手術麻醉信息管理系統,與醫院其他影像系統和檢驗系統實現數據共享。改造后的醫技保障方艙將消毒滅菌和X線診斷2大功能合併在一個艙體內,分左右2個工作區,其中消毒滅菌工作區在原滅菌艙的基礎上增配了低溫等離子滅菌器、凈水裝置等設備,X線診斷工作區升級了影像診斷裝備,採用雙立柱DR數字化X線機、PACS醫學影像伺服器等設備設施,提高了裝備信息化水平。兩台方艙均採用手動推拉翻板雙側擴展結構,與前述擴展方式相比,具有擴展方便快捷、成本低、可靠性高、可維修性好等優點。

組成


方艙醫院裝備通常由一系列具有不同醫療或技術保障功能的方艙組合而成,具有實施早期治療的救治能力。主要圍繞手術方艙、急救方艙等進行構建,按照救治數量和傷病情需要增加專科醫療方艙,如燒傷診療方艙、婦科方艙、口腔科方艙、耳鼻喉科方艙等模塊單元。各艙根據作業空間需求採用固定或擴展艙體結構。構建方艙醫院應具備較完善的醫療設施設備,醫用氣體、水電冷暖保障設備,較舒適寬敞潔凈的醫療作業環境,合理的人流物流通道,同時應便於展收,有較強的場地環境適應性。

優缺點


優點

1.適應外在環境的能力強。雙側擴展方艙的非對稱上、下側板組合設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聯動擴展板風阻係數,提升了高風阻環境下醫療方艙的生存能力。方艙擴展、調平的操控性、維修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在-41~46℃的溫度範圍內正常工作。供電、供水方艙與方艙醫院編組配置,為方艙醫院提供水電,供醫療作業使用,使方艙醫院具有獨立作業能力;儲物方艙和供藥方艙提供基本作業所需的藥材儲存和攜行空間,並可提供冰箱,儲存血液、血漿及血清,所以不管外部環境如何惡劣,作業和所需藥材供應都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2.作業環境符合醫療需求。通風濾毒系統、擴展板間隙組合密封機構以及艙內高壓系統,使醫療方艙具有一定的核化生防護能力。通風濾毒系統、擴展板間隙組合密封等結構設計,滿足醫療方艙高壓防護、通風換氣、微環境控制等高標準要求。
3.醫療設備齊全。方艙醫院的設計,原本就是希望能以高機動性、高信息化方式,提供衛勤保障。該方艙配備的醫療設備包括X線機、超音波、各式檢驗設備等,其中手術方艙還具有麻醉機、給氧器及抽吸器等醫療設備。
4.機動性及運用彈性好。方艙將醫療設備配置在標準貨櫃中,標準貨櫃可由貨櫃車、火車、運輸機進行運送,有良好的適配性,大幅地增加了其機動性。而模組化的設計,則可根據任務需求決定符合投入的模組,具有更高的彈性。

缺點

1.全功能開設規模龐大,反而降低了其機動性。方艙醫院全功能開設,估計需要2個運動場面積方可滿足其設施放置及組成。開設與撤收均需要1~2h,在設施轉移時,需要有足夠時間進行裝備撤收。
2.開設作業技術性要求高。如果作業人員對開設作業不熟悉,所需開設時間可能會不止2h,進而影響機動性。因為各方艙之間要編組連接,各艙通道之間必須對正標齊。若連接不當,作業流程將受到影響,裝具也有可能受損。方艙里精密儀器較多,各項儀器操作都必須有專業人員以及相應的專用機具設備。所以,在開設作業上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方能維持醫療方艙的運作。
3.方艙內部空間固定,影響運用彈性。醫療方艙雖然可以伸展,但在固定空間狀況下,就算是伸展以後仍然要面臨空間限制。方艙內各種裝具以及人員有其固定位置,在裝具無法縮小的情況下,方艙內部作業空間仍顯得擁擠。部分儀器被擺放在通道上,若要移動或增加設備儀器,則必須重新調整空間配置,影響運用彈性。

實際應用


汶川抗震救災

第二代醫療方艙在“5.12地震抗震救災”中的出色表現改變了野戰醫院以帳篷為依託的傳統模式,使其具有較強環境適應性、優良作業環境和配套救治條件,救治了大批傷病員,成為災區醫療救援的中堅力量。通過汶川大地震救災實踐,提高了第二代醫療方艙的救治水平,也使醫療方艙經受了實戰的檢驗。

玉樹抗震救災

2010年的玉樹抗震救災中,第二代醫療方艙再次趕赴災區,執行醫療救援任務。該方艙跨過5個省,翻越了海拔4824m的巴顏喀拉山,創造了連續機動52h,行駛2350km的快速跨區遠程和高原行軍記錄。醫療方艙成為醫療救護的主要依託,鍛煉了第二代醫療方艙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發展過程

2020年2月4日,武漢全面著手將會展中心、體育場館等改造為“方艙醫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長江日報多路記者採訪獲悉,全市將建設13家“方艙醫院”分別位於:蔡甸區、江夏區、黃陂一中體育館、武漢全民健身中心、武漢體育館、東西湖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華僑城小學體育館、武鋼體育中心、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武漢體育中心、武漢體育館、武漢市石牌嶺高級職業中學、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在疫情的關鍵時期,建設“方艙醫院”被認為是關鍵之舉,可以有效緩解武漢醫療資源緊張,解決輕症患者的收治難題。
方艙醫院
方艙醫院
2020年2月5日開始,位於武漢江漢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方艙醫院”已正式啟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負責運行及管理,並選派醫療隊參加臨床救治。其醫療隊由國家醫療隊和武漢醫療隊組成,其中國家醫療隊9家,武漢醫療隊6家。方艙醫院的病房是開放式的,看護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醫生和護士可以照顧更多的患者。
2020年2月7日晚,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輕症病人。
2020年2月15日,在武漢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介紹,已開放9個方艙醫院,有6960多張床位,在院的患者達到了5606名。
2020年2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稱,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3億元,支持武漢市方艙醫院完善設施、增添必要的醫療設備,增強方艙醫院收治能力。
2020年3月10日下午3點半,隨著最後一批49名患者從洪山體育館走出,運行了35天的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市所有方艙醫院均已休艙,圓滿完成歷史使命。
2020年3月,為加大對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收治能力,伊朗開始借鑒中國經驗,疫情嚴重的多個省份宣布徵用展覽中心、停工工廠等場地建設臨時“方艙醫院”。伊朗媒體10日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伊朗西亞塞拜然省建立了“方艙醫院”,設有200個隔離床位,用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7月29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始拆除,並逐步恢復原有業態,預計工作需要兩三天完成。
2020年8月1日,因應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為紓緩公立醫院隔離病床的壓力,有“港版方艙醫院”之稱的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於8月1日正式啟用。收診首日,接收約30名病人,香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共調配14名醫生坐診。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將以“歲數分流,開源節流”為運作方針,主要收治18歲至60歲的確診病人。首階段可提供約500張病床。

醫院設施

武漢“方艙醫院”雖然有別於正式的醫院,但各種功能也是齊全的,其中,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一個不少,可以開展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項任務。據報道,有20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參與到首批三處“方艙醫院”的組建工作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展開后相當於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同時,這三處“方艙醫院”還配備了三輛移動P3試驗室,可對病毒進行檢測。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實現了WIFI全覆蓋,安裝了多套洗漱設備,配備有熱水器、空調。

廢物處置

1.安裝污水排水口環保自動在線監測系統:目前,武昌區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的污水排口環保自動在線監測系統已經安裝到位。
2.配備了垃圾焚燒爐:為保障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后產生的危廢安全處置,相關進行了現場協調,開展了危廢處置裝置(焚燒爐)的設置、安裝以及招募操作人員和上崗培訓等相關工作。
2020年2月16日,國家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3億元支持武漢市中醫院增強收治能力。
2020年3月3日,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塗遠超在發布會上表示,湖北將有序推進醫療秩序分區分級管理,分類分步實施。同時,指定了首批重點醫院來全面轉為提供綜合性的醫療服務,後續也將根據疫情防控實際逐步縮減新冠肺炎收治的定點醫院,有序關停方艙醫院,分批分佈逐步恢復正常醫療秩序。

社會評論


艙醫院的創設,是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很關鍵的一招,在防與治兩個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時,疫情形勢極為嚴峻,一頭是病人就醫數量呈“井噴式”增長,大量病人在社區和社會流動;一頭是醫療資源緊張,床位不能滿足應收盡收的要求,面臨著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疫情擴散的雙重壓力。關鍵時刻,黨中央果斷作出建設方艙醫院的決策,武漢市立即將一批體育場館、會展中心等改造為方艙醫院,在短時間內迅速解決了床位不足的問題,大大加快了病人的收治力度,有效降低了輕症向重症的轉化率。從2月3日首家方艙醫院建設開始,到27日出現“床等人”現象,歷時僅20多天,就徹底改變了“一床難求”局面。據統計,各家方艙醫院運行30餘天里,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採用大規模的方艙醫院來防控疫情,是我國公共衛生防控與醫療的一個重大創舉,以往沒有哪個國家採用過,在人類抗擊傳染病歷史上也沒有先例。方艙醫院是一個創造,包含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智慧;它背後的運行機制也是創造,歸根結底,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制度優勢支撐起來的創舉。黨中央一聲令下,武漢即刻啟動建設,全國一盤棋、四面八方馳援,一座座方艙醫院從無到有、從設想成為現實。第一批有4000張床位的3家方艙醫院僅用29個小時就建設完成。中央指導組調動22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及車載方艙、三支國家移動核酸檢測實驗車星夜趕往武漢,76支醫療隊8000多名醫務人員在幾天內陸續進入方艙醫院,邊建設、邊接收、邊治療,迅速開展工作。從場館施工改造,到快速收治患者入院,到建立一系列流程、崗位、文書等制度,明確醫護人員崗位職責、各就各位,到完善診療流程,建立快速、暢通的重症轉診機制等,方艙醫院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平穩高效運行。沒有黨中央的權威、沒有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哪裡有這種強大的組織力、動員力、創造力!
方艙醫院從無到有、有效運轉、不辱使命的三十多天,充分表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中央越有權威,行動越有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全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黨中央一聲號令,全黨同志聞令而動、全國人民上下同心,迸發出攻堅克難、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強大力量,最大限度地調集有效資源,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克服危機的最佳辦法,並有效地得以實施,完成既定目標。

獲得榮譽


2021年6月2日,《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發布,方艙醫院等成2020年度媒體高頻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