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茅家埠的結果 展開

茅家埠

中國地質公園

茅家埠位於西湖以西,東望楊公堤,西接龍井路,南為丁家山、五老峰,北為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包括茅家埠、翁家橋以及大小麥嶺一帶。2003年整治修繕。該景點突出湖埠、香道及水濱民居的景觀特色,著重體現茶文化、佛教文化及民俗文化,以再現西湖地區原生民居聚落及傳統香市的景觀風貌。

建設背景


茅家埠景區遊覽圖
茅家埠景區遊覽圖
茅家埠位於西湖以西,東望楊公堤,西接龍井路。
據《武林舊事》記載,舊時在此居住的大多是茅姓人家,以採茶養蠶為生;又由於這裡是前往靈隱寺上香的香客們棄舟登岸的碼頭,這一帶因此商埠雲集,酒肆茶樓林立,熱鬧至極。而現在的茅家埠反倒成為遊人如織的西湖邊難得的清幽之地,沿著木板搭起的宛轉小徑漫步於疏竹叢葦間,或是在茅草亭中靜坐聽風,“淡妝”的西子便活現在眼前。
據村民流傳,“茅家埠”之名,源於明清時村口埠頭布滿茅草,野趣橫生而得名,這裡也是著名“上香古道”的起點。舊時,香客到天竺拜佛,先在湖濱雇條小船,一直搖到茅家埠,泊船登岸,人們向西仰望,只見遠處天竺山雙峰削立,形同“天門”,知道佛國聖地就在眼前,香客便焚香祈禱。多數香客在茅家埠吃了素齋,沿著“上香古道”直奔天竺、靈隱。沿途寺庵、齋堂、商鋪鱗次櫛比,遊客絡繹不絕。到上世紀40年代後期,從湖濱到靈隱開通了公路,遊客改乘汽車前往靈隱寺,這條“上香古道”才漸漸沉寂。
茅家埠
茅家埠

地理環境


茅家埠除節假日外,平時遊客不多。茅家埠“野趣”,但不失真實樸素,遊人漫步“鄉間小路”,“荒蘆”叢生,灘塗卵石雜陳,由硬木排支撐的棧道直通蘆盪深處。蘆葦之中,野鴨戲水,候鳥低飛,好一幅鄉野情趣圖。秋濃,何不攜友杭州茅家埠思古賞蘆品茗去!
茅家徠埠剛好處在新辟的西里湖末端。遊客車到茅家埠,只見湖畔楊柳低垂,蘆葦搖曳,綠蔭叢中散布著幢幢充滿民俗風情的樓屋,眼前不由一亮。
茅家埠
茅家埠
茅家埠2012
茅家埠2012
茅家埠景區內有茅鄉古道、通利古橋、玉澗橋、五峰草堂、醉白樓、之謙紀念亭等景點

主要景觀


茅鄉水情
茅家埠
茅家埠
茅家埠水域水面開闊,岸線曲折,體現了自然、粗獷、野趣的風格。
上香古道
茅家埠
茅家埠
清中葉以前,茅家埠一帶仍有大片西湖水面。香客常常乘船在茅家埠登岸,經上香古道去天竺諸寺進香。2003年恢復古道,作為遊客尋幽訪古和體驗傳統民俗的文化走廊。
茅家埠村
茅家埠
茅家埠
茅家埠水面之西即為茅家埠村,分為上茅家埠和下茅家埠。2003年湖西綜合保護工程建設中,縮減下茅家埠村的規模,按照西湖傳統水鄉村落和古香道的格局進行整治調整,使其成為上香古道上重要的空間節點。如今,坐落在西湖西面群山之中的上茅家埠村已經成為杭州農家餐飲和農家茶樓的又一旺點,是不想遠行的杭州人“偷得浮生半日閑”的常去之處。
都錦生故居
都錦生故居位於西湖茅家埠。2003年整治修繕,由入口、祖屋、作坊(工廠雛形),及紀念室、陳列室等建築組成,展示都錦生的生平和絲綢文化,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名人故居紀念館。
茅家埠
茅家埠
都錦生是我國近代著名愛國實業家。
龍泓澗
茅家埠
茅家埠
龍泓澗景區,位於茅家埠南側,南臨浙江賓館,主要包括新恢復的龍泓澗濕地、普福嶺濕地兩塊水面以及農家樂等周邊區域。2004年整治修繕。新設置景觀茅亭,保留原有茶園,湖中增設若干堤島,整個水面曲折有致,一派休閑農莊風貌。景區內新恢復的飲馬橋、玉鉤橋兩處古迹尤其引人注目。同時,通過擴大濕地和水面,種植大量植物,營造成環境幽靜、風光旖旎的獨特空間,成為湖西景區一處新增的遊覽亮點。
趙之謙紀念亭
趙之謙墓在西湖丁家山麓,已毀。2003年建趙之謙紀念亭於墓址附近以資紀念。
茅家埠
茅家埠
趙之謙(1829-1884),博古通今,懷才負奇,在書畫方面有極高造詣。
五峰草堂
茅家埠
茅家埠
五峰草堂建於民國時期,曾作為“三較普善堂”堂址,后多次易主。建築為二層樓房,平面呈曲尺形。廊柱間設雕飾草葉紋的欄桿和掛飾,樸素雅緻。2003年修復。
蓋叫天墓
茅家埠
茅家埠
1971年1月15日蓋叫天因受迫害在杭州含恨逝世。其墓址座落於丁家山麓,西山路邊。198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重修蓋叫天墓,並將蓋叫天的骨灰移葬此處。2003年對墓進行了修繕,並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整理。
蘇東坡大麥嶺摩崖題記
茅家埠
茅家埠
蘇東坡大麥嶺摩崖題記位於大麥嶺東麓,為北宋元?五年(1090)蘇東坡第二次來杭任知州時,與王瑜、楊傑、張壽同游天竺過麥嶺時所題。摩崖高1.38米,長1.84米,字徑0.1米,文右行,楷書。是杭州現存唯一的蘇東坡題記。已被列為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整治修繕。

旅遊信息


交通介紹

公交51、52、197、318“郭庄”站下車。
公交27、87、Y2(游2)、Y6(游6)“茅家埠”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