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坐落於福州市倉山區風景秀麗的長安山下,前身為福建省政法幹部學校,創建於1951年。1985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家教育部備案,升格為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學院設有法律、律師事務、行政法律事務、涉外經濟與法律、經濟法律事務等五個專業。
學院擁有完善的教學設施,建有教學大樓、禮堂(電影院)、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以及師生娛樂活動中心,並配有多媒體網路教室、多媒體語音室、電腦室和刑偵法醫室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圖書館藏書12萬餘冊,各類法學期刊、社科期刊及其他刊物2萬餘冊。學院成立了台灣法律研究所,創辦了《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和《台灣法研究學刊》,已取得豐碩科研成果。學院擁有一支素質優良、銳意進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擁有高級職稱的就有30多名,有45名教師具有律師資格。
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學院辦學注重特色,重視學生的理論教育和實踐能力培養。現準備建立學生實踐基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理論應用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求。學院招收的五個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經過科學而系統的教育,已成為了理論基礎紮實、綜合素質良好、應用能力較強、創新意識形成的現代社會需求的法律人才。
學院自創辦以來長期從事法學教育,始終堅持“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的校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已為福建省政法系統及其他行業輸送了大批法律人才,為福建省法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本著德法兼治、從嚴治院的治院方針,做到了在教學管理中有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教學管理,教學管理與教學改革相互交融,互相促進。
措施積極,促進教學質量新提高
1、始終圍繞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旨,開展教學質量年活動並推廣教學質量年活動成果。2004年學院開展教學質量年活動,以實現“質量觀念普遍增強,教學秩序明顯好轉,講授質量逐步提高,學業成績總體提升,服務保證明顯改善,優秀師生批量湧現”為主要目標,堅決維護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建立了政治輔導員、課任教師、學生幹部協同維護課堂秩序責任制;健全了教學質量的監控反饋機制,形成了院、系、學生“三位一體”的信息反饋機制;認真執行《教師教學質量評估辦法》,不斷完善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在此基礎上,學院繼續推進2005年教學質量工程,通過聘請院外專家講授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舉辦教育教學研討會、召開教學經驗交流會、舉辦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等途徑,推廣教學經驗,樹立先進典型,不斷提高教師思想境界和理論水平。
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
3、改革考核模式,合理考核、評定學生成績,有效檢測教學成果。學院教師在分管教學院長的主持下,在對專業教學計劃全面修訂的基礎上,專門對法律高職教育考試模式改革進行了研究,形成院級課題研究成果和改革方案。該項研究提出,高職法律專業考試改革要圍繞培養“知識+能力+素質”的複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堅持掌握理論重在實踐以及綜合測試全程考核等原則,強調考試內容突出技能性,考試方法體現多樣性,考試形式顯示靈活性,成績評定堅持綜合性等構想。學院考試改革從思想政治教育課開始試點,強調平時考核,現推廣到專業課的“校外專家出卷,統一抽考”模式,計算機課程考試與計算機等級考試銜接打通,形式多樣地踐行了考試改革的基本思路,全面檢測學生的學習質量。
4、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學實踐環節,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為切實落實學生社會實踐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學院開展了形式多樣、富有法律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學院積極與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鼓山地區人民檢察院、倉山區人民檢察院、台江區人民法院、福清市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開展院校協作,加強素質建設,建立師生實踐鍛煉基地,輸送學院師生在實踐單位進行實踐鍛煉、見習和畢業實習;積極爭取福州市司法局的支持,成立福建省第一家由市司法局正式批准的在大學校園裡舉辦的法律援助站,學院指派律師擔任法律援助站的指導教師,輪流值班,為社會各界提供法律援助,也為學生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提供了一個陣地。學生團體、各系積極組織“模擬法庭”、“送法下鄉”、“送法進社區”等實踐活動,程序法和技能性實務課程(如律師實務等)的教師積極主動為學生出謀劃策,進行指導,模擬法庭等實踐活動加強了學生的職業技能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學院組織了學生參加專升本、公務員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英語等級考試、法律本科自學考試,建立英語黨員輔導崗,並舉辦了各種考試的考前輔導,大大提高了學生考試通過率。學院還創辦了攀登協會、格致協會、治平協會等學生社團組織,為學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銳意進取,開創教學科研新局面
學院擁有一支素質優良、銳意進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其中教授、副教授30多名,40多名教師具有律師資格。廣大教師長期致力於教學、科研和律師實踐活動,形成了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和律師實踐為兩翼的富有特色的“三位一體”辦學模式。2003年組織“新時期高校教師形象大討論”,形成教師踐行“十要十不準”的基本規範,並納入教學質量評估和師德考核體系中,不斷提高了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2002年以來,學院嚴格實行教學督導和教學評估制度。擔任學院教學督導組的院外專家認真聽取全院教師的授課,細緻耐心地提出指導意見,幫助學院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學院嚴格執行《教學事故認定及其處理辦法》,對發生教學事故的教師進行認真查處,通過制度的約束和嚴格管理,使教師增強了職業責任意識,規範了職業操守。
近年來,學院加大力度,培養師資,努力建設知識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積極實施“教授工程”,制定學科帶頭人培養制度,鼓勵副教授職稱的教師以訪問學者等形式參加較高層次的專業進修,選送青年教師到本科大學進行業務進修,積極爭取廈門大學的支持,舉辦廈門大學法學院2005級高校教師法學碩士班(福州班)。現學院教師中已有14名獲得碩士學位,正在攻讀法學或法律碩士以及其他專業碩士學位的共31名教師。預計到 2008年,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比例將佔全體教師的47.4%。同時學院副教授專業講座的開展以及部分青年教師名著導讀活動,都進一步提高了教師學術科研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
學院始終注意抓好教師科研工作,以科研成果促教學質量提高。學院各級領導積極主動帶頭從事科研工作,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工作,科研水平有所提高,科研成果碩果累累。據統計,2000年以來,學院教師共承擔教育部、司法部、國務院台辦和省級科研課題8項,出版專著及各類教材18本,累計發表學術論文739篇,多篇論文獲全國和省級專業學年優秀論文獎,其中6篇學術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為進一步擴大學術交流,學院科研職能部門從學院實際出發確定學術交流的參與和組織形式,於院慶期間召開學院首屆學術大會,并力爭每年以學院為主舉辦一次層次較高的學術研討會,積極加強與其他學術研究機構的橫向交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與規範性的學術交流活動。
以人為本,注重人才綜合培養
學院嚴格依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具體內容及要求,突出育人為本、德法兼治的原則,系統清理以往規定,2005年9月以來制訂、頒布了新的《福建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生管理規定》以及一系列的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規章制度,並將之彙編成冊,以規範學院教育教學全過程,建立良好的學生管理秩序。學院在學生管理制度的建設上符合法制精神,體現了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尊重保障學生合法權益,依法調整學院與學生的法律關係,維護學院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
學院力爭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學習與宣傳活動,形成對《規定》和新院規的長效宣傳、學習機制。學院網站以及每年的普通招生簡章中積極宣傳了學院招生專業以及學院學生管理規定中有關助學金制度、獎學金制度、優秀新生獎以及品學兼優貧困生獎勵等制度。學院把整體素質教育和學風建設作為重點來抓,始終貫穿到師生的教與學活動之中,形成了實事求是、勤奮學習、民主團結、進取創新的學風建設體系。該院強調嚴格執行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管理等規章制度,對學生高標準、嚴要求,使他們的言行符合優良校風所要求的規範;加強宣傳教育,形成健康的集體輿論,激發師生愛護學院、建設學院的責任心和自覺性;重視學院優良傳統的教育,邀請優秀校友回校與學生交流;及時廣泛地向學生宣傳校友的優秀事迹,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利用班會,團日活動加強學風建設;利用學院學生會活動、學習經驗交流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學風建設。另外,學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的文件精神,在高職教育中開設了綜合素質選修課,每周一邀請院外專家前來授課、講學,培養了學生較高的文化素質和文化品格。
目前,該院基本上形成了常規性教育與階段性教育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教學人員與管理人員齊抓共管及學生參與相結合等方式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學風教育體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核心,以創建“五好班級”、“文明宿舍”為載體,以改進和規範常規管理為基礎,以發揮正面典型示範作用和狠抓問題個人轉化為著力點,以建立發揮課任教師、輔導員、學生骨幹協同維護課堂秩序責任製為保障,努力消除消極因素,大力促進良好學風建設。學生每年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學生先進集體”和獎學金等逐年增多,根據畢業生工作的統計數據表明,今年該院學生的就業率高達91%,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此外,總結以往的學生管理經驗,該院形成了自身學生管理特色。學院以德育重修的方式針對考試作弊、誠信缺失等現象強化相關管理,即利用暑假組織因考試作弊、誠信缺失及嚴重違紀導致德育考評不合格的學生到部隊軍營軍訓7—10天,由學生管理人員和馬列部德育教研室教師對德育重修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課補考,要求參加德育重修的學生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反思並制訂個人整改措施,提交書面思想整改彙報。該項德育重修工作由馬列部德育教研室和學工處共同負責,並專門成立德育重修考評組,由學工處、馬列部德育教研室以及重修學生所在系派員組成,與軍訓部隊共同負責評定重修成績。對無故不參加德育重修或重修仍不合格者,不予畢業。
學院向畢業生提供全面、優質的就業指導和推薦服務。學院實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還將“促進就業”作為學院全面工作的“三大目標”之一,通過施行畢業生就業率目標管理和考核辦法,實現以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為重點的就業工作目標。“治平協會”與“格致協會”是學院根據本院學生特點和學歷層次專門為引導學生就業而成立的兩個學生自治組織。“公務員考試培訓班”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模式之一,通過邀請專家講課,傳授公務員考試的書面作答與面試技巧,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參加公務員實戰能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院畢業生指導中心為學生建立的兩類檔案:新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畢業生就業檔案,不僅使學生的成長更有計劃性與目標性,也能通過跟蹤畢業生的就業信息,充分了解已就業學生的就業信息,以作為改進新一輪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依據。同時,學院積極與省內公、檢、法、司等機關的人事部門建立密切的互動聯繫,以推介畢業生就業。學院通過校園區域網路建立了網上就業平台,組織學生參加人才市場,通過媒體向社會推介學院的優秀畢業生,積極主動地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
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滿足廣大學生進一步提高學歷的要求,為未來擇業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學院還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的本科層次教學模式,實現專科和本科教育的銜接。
服務至上,切實保障師生利益
在服務後勤保障方面,學院機關工作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增強主動服務意識,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建立正常的服務保障信息反饋機制,加強教學設備、生活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維修,為師生員工提供及時、周到、熱情的服務。
此外學院加強校園網建設和管理,加快校園網應用建設,接入中國期刊網,建立“學院專家庫”;抓緊完善校園網管理的規章制度,使學院網路管理和應用規範化、制度化,確保網路安全;同時進一步加強圖書資料建設和圖書館軟、硬體建設,提高館藏數量和質量,完善圖書資料管理,提高圖書資料的有效利用率。
積極參與,確保可持續發展
學院積極參與聯合創辦江夏學院工作,堅持用江夏學院籌建領導小組的指示精神,統一師生員工的思想認識,團結帶領師生員工積極參與聯合創辦江夏學院的各項工作,並結合形勢要求確保適度辦學規模,加強與有關部門聯繫,積極爭取增加招生指標,切實改進招生宣傳工作,努力提高新生報到率。努力探索干訓工作新途徑,爭取開展多種形式繼續教育,努力確保學院可持續發展。
法律專業
憲法、法理、刑法、刑訴法、民法、民訴法、律師事務、合同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勞動法、婚姻法、國際私法、英語、計算機等課程。
律師事務專業
憲法、法理、刑法、刑訴法、民法、民訴法、律師事務、合同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知識產權法、法律邏輯、證據法學、英語、計算機等課程
行政法律事務專業
憲法、法理、刑法、刑訴法、民法、律師事務、合同法、行政訴訟法、行政法基礎理論、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管理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等課程
行政法律事務專業
憲法、法理、刑法、刑訴法、民法、律師事務、合同法、行政訴訟法、行政法基礎理論、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管理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等課程
涉外經濟與法律專業
憲法、法理、英語、計算機、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刑事訴訟、民法、合同法、民訴法、國際私法、國際金融法、仲裁理論與實務、公司法、海商法等課程
經濟法律事務專業
憲法、法理、英語、計算機、民法、合同法、民訴法、公司法、國際私法、勞動法、房地產法、稅法、金融法、環保法、保險法等課程
獄政管理專業
英語、微機、警官職業道德、警用搏擊、憲法、刑法、刑訴法、民法、犯罪學、賠償法、心理學概論、警察管理學、行政管理學、獄政管理學、罪犯教育學、罪犯心理學、罪犯勞動管理學、罪犯心理矯治與實踐、獄內偵查學、機動車駕駛
刑事偵察專業
英語、微機、警官職業道德、警用搏擊、憲法、刑法、刑訴法、民法、犯罪學、賠償法、監獄法、罪犯教育學、罪犯心理學、偵查學概論、行政管理學、獄政管理學、現場堪察學、獄內偵查學、獄內專案偵查、法醫學、刑事詢問學、機動車駕駛、軍事技能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