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1條詞條名為明星村的結果 展開

明星村

海南省萬寧市東澳鎮明星村

明星村就是經濟繁榮,隨處可見人們的禮貌用語,是學習的榜樣!

目錄

正文


戰爭年代,聞名全中國的瓊崖紅色娘子軍第二連就在萬寧宣告成立,其軍歌中“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的唱詞曾鼓舞一代又一代的萬寧人。如今,萬寧的人民群眾依然感覺到“農民奔小康,黨是領人”。東澳鎮明星村黨支部帶領農民奔小康,就是一個突出的典型。2003年,全村2300多人,人均收入達2700多元,比2002年增加500元。昔日的貧困農戶已全面脫貧,村裡許多農戶建起了小洋樓,貧困村已成了遐邇聞名的富裕村。
近些年來,該村黨支部書記換了兩荏,但黨支部真心實意帶領導脫貧致富的堅強並不因為領導人的更替而有絲毫的鬆懈或動搖。2001年,新任黨支部書記吳敘仁接過前任支書的“接力棒”,更加鬥志昂揚地帶領農民向小康目標挺進。
黨支部主要採取三條措施,一、二、三產業齊並舉,帶領農民邁向小康目標。其一、利用本地的土地資源,引導農民搞農業開發。明星村地處平原,耕地面積3500多畝,其中,旱田和坡地面積就有2000多畝。黨支部採取公司+農民的股分制形式,招商引資種植 反季節無公害西瓜,從而把村裡的閑人、閑錢和閑地都充分利用起來,做到村裡無閑人、無閑錢、無閑地。2002年冬季,明星村群眾在本地種西瓜600畝,引外來公司入股種西瓜300畝,2003年春天,西瓜收入利潤190萬多元。村裡的青年們有了種植西瓜的技術,但畢竟村裡土地資源有限,黨支部又想出新招,鼓勵村民到外縣承包土地種植。2003年冬季,村黨支部和“三農”工作組組織300多名村民到三亞、樂東等市、縣承包2000多畝土地種植反季節無公害西瓜。
其二、利用本地的鈦礦資源,引導農民發展第二產業,辦起了采鈦場和鈦產品加工廠。東澳鎮擁有豐富的鈦礦資源,約佔全省的70%,明星村的坡地下也埋藏著開採價值可觀的礦床,是明星村發展采鈦業和鈦產品加工業的一塊寶地。近年來,明星村委會已有11個聯合體採取多種形式參股集資購買採礦設備,雇請220名農民工在該村坡地上開採鈦礦。至2003年11月,已創利潤200萬元。該村農民辦的選礦廠,加工出來的鋯英、獨居石等產品質量優良,河北、上海等市客商紛紛攜款前來廠方訂貨,產品供不應求,已創利潤200萬多元。鈦工業企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業,村民們集資買回“加力”汽車、大噸位卡車運輸鈦毛礦和鈦礦加工產品等。
其三、利用本地的“能人”,帶領農民發展第三產業。近幾年來,明星村黨支部先後組織一批有能力的村民外出務工做生意,經濟收入可觀。目前,全村共有150多名能工巧匠走天下、闖市場,足跡遍布省內外各地,涉及交通運輸、房地產經營或從事各種服務業。該村農民卓雲夫妻倆在深圳市從事服務業,僅用幾年時間,由於經營有方,經濟收入頗豐。2003年,他家已建起價值15成多元的樓房。據統計,全村擁有百萬元以上的富翁有6戶;家財有數十萬元也有幾十戶, 60多戶村民在萬城鎮及其他鎮建起樓房,10戶農民擁有了自己的小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