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1條詞條名為明星村的結果 展開

明星村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明星村

前身是市橋第一、第二兩社漁民遷來蓮花山時組建的明星漁業合作社。“公社化”時為明星大隊。1963年4月,與大石南浦漁民組建的銀星大隊合併,仍稱明星大隊。1987年10月為明星村。現有312戶,1346人;漁船194艘(其中深海拖2艘),總噸位1188噸,總馬力3615。村民有多種姓氏。

地理位置


石樓鎮明星村位於已有百年歷史的石樓鎮上。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是未來廣州新城市中心的規劃建設區,是廣州亞運村的落戶地。我們明星村轄區面積0.6平方公里,全村有477戶人家,總人口1332人,外來人口250人。該村屬於漁業村,村民主要以出海捕魚為生,日常文化生活比較單一。村裡沒有自留土地,主要依靠少量商鋪收入以及鎮政府財政劃撥經費來維持日常運作。明星村是一條純樸的漁村,多半村民都是靠出海捕魚為生,近年海水污染嚴重,村民的漁獲量大大減少。因此提倡保護海洋環境,減小污染,使我們的後代能夠過上豐足生活。

歷史名勝


蓮花山是廣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番禺市東部珠江口獅子河畔。蓮花山由48座紅色砂岩低山組成,海拔最高為108米,佔地2.54平方公里。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頂上有一塊酷似蓮花的岩石,所以後人把這座山稱為蓮花山。蓮花山石景區,是自西漢始創、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古採石場遺址,懸崖峭壁,奇岩異洞,鬼斧神工,以"人工無意奪天工"的石景奇觀聞名於世,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迹。它與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並稱為我國兩大古礦場,於2001年被國務院評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蓮花山上還有始建於明朝萬曆(公元1612年)年間的蓮花塔和始建於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間的蓮花城等古迹,均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農村建設


我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村投資42萬元建成長者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

工農業情況


我村屬於漁業村,村民主要以出海捕魚為生,日常文化生活比較單一。明星村是一條純樸的漁村,多半村民都是靠出海捕魚為生,近年海水污染嚴重,村民的漁獲量大大減少。

村務、黨政公開情況


每月定時公布村務、黨政情況,包括:
組織機構:主要公開村務公開工作領導組和監督組成員名單,公布舉報電話和鎮監督電話;
重大事務:主要公開上級和本村制定的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和規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年度工作目標及其他重大決策。
財務管理:主要公開財務收支情況,其中包括公開村幹部的工資補貼情況等。

旅遊資料


蓮花山觀音聖境,規模宏大,莊嚴雄偉。望海觀音金像高40.88米,霞披獅海,光澤南天,是目前箔金銅像的世界之最。大型仿古建築觀音閣,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內設檀香木雕成的12米高千手千眼觀音一座和其它形神各異的大小觀音1000座,是名副其實的觀音文化寶庫。

特產


蓮花山是一個很有特色的魚米之鄉,蓮花港魚類的品種很多,主要有鹹魚、海馬、海蛇、海星、花膠、鯊魚骨、魚子、蝦乾等。這些海產品風味獨特,口感好,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令人回味無窮。其中“海馬”、“海麻雀”是一種名貴的中藥;鯊魚明骨是比較有名的海味品,含很多的骨膠蛋白,是高檔宴席上的名貴菜肴;魚肚富含膠質,故又叫花膠、魚旋膠和魚膠,民間視之為保健養生的補品和防病治病的良藥,一向以來皆視為“海味中藥”,如今這些海味禮品已包裝精美,在海產一條街出售,成為當地人和外地遊客饋贈親友的特色手信。

組織架構


番禺區石樓鎮明星村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姓名職務性別分工
1鄧錦洪書記宣傳
2吳志華委員紀檢
3陳惠芳委員組織
番禺區石樓鎮明星村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姓名職務性別分工
1鄧錦洪主任負責全面工作、船舶管理、精神文明、勞動就業、經濟、調解、民兵
2吳志華副主任治安治保、房屋報建、共青團、安全生產、計生主管、國土、規劃基建
3陳惠芳委員婦女計生、外來人口、戶口管理、出納、民政、教育
番禺區石樓鎮明星村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任期目標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法,進行依法辦事。二、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上級黨委政府的文件精神,規範操作。根據政策,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注意工作方法,關心群眾生活。三、以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指導思想,努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四、積極主動改善民生福利,為群眾解困解難,提高服務質量;五、加強我村基礎建設,改善環境,改善生活;六、積極宣傳相關政策法規,令我村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七、真抓實幹,堅持權為民所用,利為村所謀,給予村民知情權、決策權和管理權。八、加快和推進社會主義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積極推動我村老人福利事業發展,關心扶持下一代方案、,幫扶失足青年改過自新,重新融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