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原中學

鎮原中學

徠鎮原中學始建於1941年10月,是慶陽市首批七所市級示範高中之一。學校地處縣城西街,佔地80畝,建築面積22468.11平方米,環境優雅,教學設施齊全,教學手段先進,教學效果顯著。現有教學班35個,學生2180人,教職工153人,其中專任教師116人,本科學歷115人;高級職稱20人,中級職稱82人;省級骨幹教師6人,省級青年教學能手7人。

校史


鎮原中學始建於1941年10月,初創時校名為“鎮原縣立初級中學”,校址設在文廟。次年,在武廟籌建新校即現在的東街小學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后,學校更名為“陝甘寧邊區鎮原初級中學”。1956年,學校更名為“甘肅省鎮原縣第一初級中學”。同年,在縣城西門外上馬台修建了“甘肅省鎮原縣第二初級中學”,從此兩校並立。1958年二初中增設高中部,更名為鎮原一中,一初中更名為鎮原二中,1959年二中相繼增設高中部。1962年調整學校布局,二中高中部併入一中,即現所在地。1969年,二中全部併入一中。1979年學校更名為“甘肅省鎮原中學”,被確立為地縣重點中學。1987年升格為副縣級建制。2004年命名為市級示範性高中,2005年高初中分離,成為全縣唯一的獨立高中。

簡介


學校建有教學樓一幢,科技綜合樓一幢,實驗樓一幢,男生公寓兩幢,女生公寓一幢,學生綜合服務樓一幢;接入了10M電信寬頻網,有10個標準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2007年新建了2個語音室,2個計算機教室,擁有計算機180多台,安裝了天文觀測台、多媒體報告廳、校園廣播系統,建有舞台,硬化了操場,圖書室藏書7萬餘冊,閱覽室可容納200餘人,周內周末對學生開放,教學設施能夠滿足正常的教學需求。建校67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學校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特別是近年來,在省、市、縣領導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辦學效益日益突出,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建設人才。
近年來,學校以更新教育理念為先導,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主線,以提高辦學質量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宗旨,樹立了全新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和管理觀,以“改革機制、激發活力、靠實責任、細化管理、強化考核、注重實效”為管理工作思路,構建了“分塊負責、級組自治、二級考核”的管理模式,大力實施“科研興校”戰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逐步形成了“管理科學規範、教學嚴謹求實、學生文明守紀、質量全面提高”的辦學特色,贏得了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教學質量


鎮原中學
鎮原中學
2徠003年以來共向高校輸送本科生1422名,考入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4人,高考進線率和進線人數一直名列全市前茅,全縣第一。2003年本科進線252人,張宇棟被清華大學錄取;2004年本科進線264人,侯梅芳、張豐盈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2005年本科進線324人,文科考生杜智強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2006年本科進線325人,高考綜合評比居全市七所示範高中第一,獲高中教育質量一等獎;2007年本科進線257人。學科競賽成績突出,2006年學生參加數學、語文、物理競賽,團體總分名列全市第一,有76名學生分別獲省、市等次獎。2001年創辦了內部學術期刊《潛山學苑》,2005年刊發了教師論文集《潛山師論》,收編教師發表論文160餘篇。近三年來,教師在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98篇,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工作。學校注重貧困生救助和後進生幫扶指導工作,每年減免貧困生學雜費2萬餘元,通過師生捐款發放補助近1萬元,建立了“一幫二”幫扶制度,促使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優美的教學環境,現代化的辦學條件,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科學規範的管理模式,使鎮原中學煥發出勃勃生機。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學校創新了辦學理念,確立了育人抓養成,管理抓落實,教學抓教研,質量抓隊伍的管理思路,在學生中竭力營造兩個環境(乾淨、安靜)、培養兩種精神(拼搏、吃苦)、落實兩個目標(學習、思品),促使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新的起跑線上,學校將不辜負全縣人民的厚望,以和諧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為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