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鐵路
台灣於清末興建的鐵路線
台灣鐵路是指台灣於清末興建的鐵路線,分為基隆—台北、新竹—台北兩線,為今日縱貫線北段之前身,它是中國第一條自行集資興建的鐵路。2006年底,台灣建成了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全長345公里的高鐵貫通台灣西岸。鐵路在台灣交通運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台灣鐵路不僅僅是一種交通方式,它見證了歷史變革,它融入了社會人文,或許是一個富有人情味的小車站,或許是一台慢速的台鐵列車,都散發著濃濃的古意和浪漫。
台灣鐵路
西部幹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鐵路幹線,串聯起台灣幾個主要的大城市—台北、台中和高雄,西部幹線也被稱為縱貫線;東部幹線,連接著台灣東部的幾個主要城市:宜蘭、花蓮和台東,東部城市開發較晚較少、因此也保留比較多的自然風貌,因此被稱為台灣的“後山”或“後花園“,東部幹線是台灣美麗的一道風景線。
北廻鐵路環繞台灣北部,連接台北和宜蘭,並且經過台灣最北的城市—基隆;南廻鐵路環繞台灣南部,連接高雄和台東,並且經過台灣最南的城市—屏東。
南迴線(ㄋㄏㄒ)是指枋寮至台東間,由台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南迴鐵路西起屏東線枋寮車站,東至台東新站,全長98公里。
台灣鐵路管理局:幹線、客運支線、貨運支線、捷運線
糖業鐵路:專用線、營業線
林業鐵路
1874年,日本佔領琉球群島后開始武裝侵擾台灣,隨後西班牙也揚言要從它佔領的菲律賓群島進攻台灣。清朝政府為了加強台灣的防務起用洋務派丁日昌為福建巡撫(台灣隸屬福建)。
1876年,丁日昌到台灣視察后即上奏朝廷,強調了建築鐵路的重要性。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兩江總督沈葆楨等重臣也認為台灣修建鐵路“功用最大”,“無事時運貨便商,有事時調兵通信”;清政府總理衙門也認為在台灣舉辦鐵路是“經理全台一大關鍵”。既然朝廷上下看法一致,1877年4月7日清政府決定要丁日昌“審度地勢,妥速籌策”。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台灣首次單獨設省。首任巡撫為劉銘傳。
台灣鐵路
1891年秋,台北基隆段完工;1893年,又完成了台北至新竹的線路。從基隆到新竹共設車站15處,開辦了直達班車,使用命名為“騰雲”、“御風”、“超塵”和“掣電”號4台機車牽引。
台灣鐵路的修建,使得西方列強十分眼紅英國在中國擴大的影響,分食中國的野心也更加膨脹,都想藉助修路謀取利益。因此當鐵路修到新竹后,清政府一方面懼怕刺激列強的貪慾,一方面經費也難以繼續籌集,所以工程沒有全部完成就停止了。這樣,花了6年時間只建成了從基隆經台北到新竹全長99公里的鐵路,工程總計耗銀達130萬兩。
台灣鐵路高雄老車站,飽含歷史的一段記憶
台灣鐵路
台海鐵路建成通車,使台灣的交通運輸大為改觀,貨運、客運業迅速發展。為了統一客貨運價格,劉銘傳主持成立了運價及貨物分等委員會,自任會長,負責運輸過程中的多項管理工作,從此改變了過去台灣內地貨物運輸不便的現狀,“遂致沿山貨物”得以“配至港口”,從此“內建鐵路,外開航路,以啟開地利”。
例如,台灣的特產茶、樟腦等通過鐵路運到基隆港口,再運到大陸和海外,使每年的出口量大增,又促進了台灣茶和樟腦業的發展。劉銘傳購置貨車26輛,其中有蓋貨車4輛,無蓋貨車22輛,大大便利了貨物的運輸,使各地商品運輸朝發夕至,物暢其流,促進了台灣經濟的發展。
清代台灣鐵路共有蒸氣機車8輛,第一與第二號購自德國Hohenzollern Aktiengesellschaft für Lokomotivbau,分別命名騰雲與御風。日本侵佔時期編為1型蒸氣機關車。第三至八號為英國Hawthorn Leslie & Co生產,其中六、七、八分別命名掣電、超塵、攝景。日本侵佔后編為3型蒸氣機關車,1931年悉數報廢,今無一保存。
台灣鐵路的車型經過多年演變主要分為三種,依照車速快慢分別為:自強號、莒光號和區間車(06年11月之前稱為復興號)。(另有太魯閣號,實為東部幹線之自強號。)
自強號列車是台鐵列車中最快的車型,停靠的站點主要為各縣市的一級城市的市中心,許多中小站過站不停;莒光號列車速度略慢,停靠站點相比自強號更多了一些中小站點;區間車(原復興號)速度更慢,停靠站點最多,沿途幾乎所有站點都停。區間車就是本地區間通勤列車(Local Train),自從高鐵開通之後大部分像地鐵(捷運)一樣,不再需要對號入座,更少有貫通南北的長途路線了。
1)台鐵票務:台灣人口有限,平時遷移的情況也不像大陸那麼壯觀,因此不會出現像是春運一樣一票難求的情形,一般提前一天到車站買票就能買到你想要的車次和座位,也可以透過網路查詢和預定。
2)台鐵價格:票價依照車次和距離有不同價格,以同樣距離台北台中為例,自強號的價格比莒光號高,但速度快。
3)雖然高速鐵路(高鐵)的興建將台鐵的乘客分流不少,但除了台北、高雄等地的高鐵車站位於市中心外,其餘縣市的高鐵車站可能離市中心都有段距離,因此如果打算透過鐵路作為交通方式,還應該在出行前查看當地火車站的位置。
4)台鐵月台,由於台灣地理形狀狹長,一般只分為南下和北上,因此進到火車站后不容易迷路。(台北火車站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