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臧
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大街
姑臧(Guzāng),即姑臧縣,簡稱雍涼、雍、涼。古稱赤烏、都野、蓋臧、雍州、涼州,今武威市,又稱雍涼之都、國家蕃衛、天下要衝、夢幻之城。武威郡、武興郡、古雍州、古涼州治所所在地,曾經作為前涼、後涼、北涼、南涼、大涼的首都,是“五涼古都”、“河西都會”、“河西名都”,曾經的中國第三大城市,華夏兩大中心之一,一度是西北的軍政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是中國王都的鼻祖。
姑臧古稱涼州,地處漢羌邊界,民風剽悍,悍不畏死。自古涼州精騎便橫行天下,史稱“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曾經是“涼州刺史部”、“河西節度使”、“涼州牧”、“涼州總管府”、“涼州都督府”、“陝西布政使司”、“甘肅巡撫”政府駐地,“絲綢之路”要衝與重鎮、河西富邑。河西五郡武威為首郡。
姑臧,中國十一大古都之一,呈龍形,故又名“卧龍城”,又名武威郡、西涼、俠都、涼都、雍都、不夜城,是少數民族用語。“姑臧”二字來源於姑臧山的"姑臧",其名來自匈奴語,匈奴語已無可考。
如今武威是“五涼古都”、“涼州詞的故鄉”、“河西都會”、“雍涼之都”、“西夏陪都”、“馬踏飛燕故里”、“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對外開放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葡萄酒城”、“俠都”、“雍都”、“中國佛都”、“涼都”、“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中國葡萄酒的故鄉”、“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和“中國人蔘果之鄉”等美譽。
先秦時期(約7500~4000年前),從涼州的磨嘴子、馬家窯文化,皇娘娘台遺址、海藏寺遺址的齊家文化,沙井子、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證明從那時起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四千年以前涼州就率先進入了青銅時代,是上古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主要是游牧部落。
西周時期(前1046),周武王滅商后所建立西周,此地為北羌、馬羌、西戎佔據,此地游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但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北羌、馬羌、西戎是中國最古老的幾個強悍嗜血部落,雄踞西北長達幾個世紀。西周時中國分為九州,此地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
東周時期(前770),周平王定都洛邑,建立東周,此地為雍州屬地,春秋以前為西戎佔據。雍州,禹貢的“黑水西河惟雍州”,到爾雅的釋地:“河西曰雍州”,都有明確的史載。黑水即黑河,或謂即黨河,或謂即大通河,或謂喀喇烏蘇河(新疆烏蘇市),諸說不一,是中國古九州之一,玉帛之路的重要節點。
秦朝嬴政初年(前221),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雍州的這部分土地為月氏駐牧地,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此處是月氏人的屬地,亦稱月支、禺知的屬地,隸屬於雍州,月氏人游牧於河西走廊西部武威與敦煌地區,實力強大為匈奴勁敵。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擊敗匈奴,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西漢政府在原休屠王領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周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為西戎佔據,秦為月氏駐牧地。
西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佔領河西。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春,霍去病擊敗匈奴,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後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4郡。境內置武威郡隸屬涼州刺史部,領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撲■、媼圍、蒼松、宣威共10縣,以姑臧(今涼州區)為治所。
東漢永壽二年(156年),漢桓帝詔令公卿選舉有文武全才之人為將,司徒尹頌薦舉吾涼州姑臧段熲,於是以段熲為中郎將。後來得到重用,徹底掃平東羌和西羌部落,為東漢立下赫赫戰功。由於少時好在姑臧城裡遊俠,所以姑臧又有涼州俠都之稱。
東漢獻帝興平元年(194年)6月,武威郡隸屬於雍州,領14縣,為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撲■、媼圍、宣威、倉松、鸇陰、祖厲、顯美、左騎千人官。
涼州(劉斌元制)
西晉初,隸屬涼州,轄姑臧、宣威、揟次、昌松、顯美、驪靬、番和7縣。晉愍帝建興二年(314年)五月,張寔建立前涼,建元永安,設置涼州、河州、沙州、定州、商州和秦州共6州。武威郡屬涼州,領姑臧、祖厲、宣威、揟次、倉松、顯美、驪靬、鸇陰、番禾9縣。
涼州(劉斌元制)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拓跋燾親征河西,滅北涼,據河西,境內仍為武威郡,屬涼州,武威郡領林中、襄城2縣。涼州治所林中。西魏文帝大統元年(535年),滅北魏,據涼州,置武威、昌松、魏安、番禾、廣武5郡。武威郡領姑臧、林中、襄城、顯美4縣。北周世宗孝閔帝二年(558年),置涼州總管府,治所姑臧,統武威、廣武2郡。武威郡領姑臧、昌松、白山、力乾、安寧、廣城、鄣和燕支共8縣。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武威郡,置涼州總管府,治所姑臧。隋煬帝大業初年(605年),廢涼州總管府,復置武威郡,郡治姑臧縣,領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縣。
隋煬帝後期大亂,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強盛程度。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佔領河西,建大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歸附於東突厥。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軌被李淵所滅。唐朝廢武威郡,置涼州總管府,治姑臧。武德七年(624年),廢涼州總管府,改置涼州都督府。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10道,涼州屬隴右道。武威郡屬涼州,轄治範圍仍沿用隋朝建置。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又改涼州為武威郡,轄姑臧、神鳥、天寶、昌松和嘉麟5縣。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武威郡為涼州。公元764年,武威被吐蕃佔據。公元849年,唐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公元851年,漢人張議潮佔據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唐朝再次佔據武威涼州。
涼州(劉斌元制)
太宗至道二年(996年)秋七月,北宋轄管西涼府,領姑臧、神鳥、番禾、昌松和嘉麟5縣。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攻佔甘、涼二州,從此,河西屬西夏版圖。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在武威置西涼府,屬甘肅軍司(治甘州)轄。其下所置史無記載。
元朝至元七年(1226),七月蒙古汗國成吉思汗攻佔西涼府,元朝至元八年(1227),元朝滅西夏,涼州這塊西夏的寶地西都又一次易主給了蒙古帝國,成吉思汗也在對西夏的遠征中去逝,涼州分封給了成吉思汗的孫子窩闊台次子西涼王闊端,治所涼州。
元朝開慶四年(1247),元朝西涼王闊端忍辱負重,放棄汗位,以汗國名義頒發詔書,親派助手多達那布將軍為金子使者和女兒薩日朗一起前去邀請西藏高僧薩班來涼州會談。吐蕃高僧接受了邀請,並說服眾僧族人,毅然率侄兒八思巴和那多吉等僧人赴涼州與闊端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涼州會盟”。從此將西藏納入了中國版圖。
元朝至元九年(1272),闊端之子只必帖木兒在西涼府城北三十里築新城,元世祖賜名永昌府(今涼州區永昌鎮)。後設永昌路,降西涼府為州,隸屬永昌路。至元十年(1273),置小河灘城(今民勤縣城)。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回鶻高昌王紐林的斤率部北征,留居永昌府,建王府。其王陵遺址有亦都護高昌王世勛碑、大元敕賜追封西寧王忻都公神道碑銘傳世,元朝司法制度在漢律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改進。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在永昌府置永昌路,降西涼府為州。永昌路屬甘肅行省,轄領西涼州和庄浪縣兩個縣級政權。
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甘州衛(今張掖)和庄浪衛(今永登),統領河西地區。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在庄浪設置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統領河西各衛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由庄浪徙治甘州。轄甘州5衛(甘州左衛、右衛、前衛、後衛、中衛)及永昌衛、涼州衛、庄浪衛、西寧衛、鎮番衛和碾伯、鎮夷、古浪、高台4個守御千戶所。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肅王朱楧,就藩於甘州,僅四年,朱元璋死,建文元年(1399年)遷至蘭州,這為涼州退出甘肅省首府奠定了基礎,正統三年(1438),六月設古浪守御千戶所。正統十年(1445),二月英宗頒賜涼州大藏經一部。成化十九年(1483),重修涼州海藏寺、重修擴建蓮花山。
明朝崇禎十六年(1643),冬李自成破蘭州,朱識鋐(朱紳墝之子)被執,宗人皆死。繼任肅王朱識鋐被李自成殺害,李自成隨即攻佔河西諸州,部將賀錦佔領古浪、涼州。如肅王朱楧就藩甘涼州,屯兵河西,李自成怎能順利滅明朝,對此繼任肅王付出了生命和整個明朝的代價。
清初承明制,為西寧道。轄涼州衛、鎮番衛、永昌衛、庄浪衛和古浪守御千戶所。清康熙二年(1663年),改庄浪衛為涼庄道。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改涼州衛為武威縣,改永昌衛為永昌縣,改庄浪衛為平番縣,改鎮番衛為鎮番縣,改古浪守御千戶所為古浪縣。置涼州府,治所武威縣,隸屬涼庄道。領武威、永昌、鎮番、古浪、平番5縣及庄浪茶馬廳。清乾隆三十八年(1775年),改涼庄道為甘涼道,治所武威縣。涼州府隸屬甘涼道,領武威、永昌、鎮番、古浪、平番5縣及庄浪茶馬廳。
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於陝甘刀客與當地回民聯合起來,反抗官府的鬥爭此起彼伏,九月欽差大臣、總督林則徐遣戍新疆,途經古浪、武威,作《次韻答陳子茂德培》一詩,並留下許多珍貴墨寶、匾額,盛讚西北的大好河山。
同治十年(1871),清朝重臣左宗棠(左老)進駐甘肅,(1872)年馬占鰲年降清,任左宗棠馬隊三旗督帶,同年清廷尚在爭論討伐阿古柏之事,左宗棠率師進駐蘭州,準備收復新疆,在此期間左老遊歷涼州,左老在涼州也留下很多墨寶、匾額,盛讚涼州美食(三套車)。(1875)年隴右著名學者李銘漢創辦雍涼書院。
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淮軍屢戰屢敗,朝議起用湘軍。1895年正月中旬甘肅按察使魏光燾率涼州人為主的武威軍(甘軍)8營(一說為6營)2哨出關,對海城清末涼州街景發動第四次反攻未克,但予敵重創,后武威軍編入武衛軍,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侵略聯軍犯北京,武威軍聯合義和團民阻擊八國聯軍。
光緒三十四年(1908),至宣統三年(1911)鄉民齊振鷺、陸富基領導數千農民擁進武威縣城,要求減免稅收。他們搗毀警崗,攻入縣署,搗毀總警紳王佐才等人的房屋。官署派軍警鎮壓。抗稅鬥爭失敗后,陸富基被殺,齊振鷺外逃。齊振鷺二次發動抗暴鬥爭失敗,被殺於武威城內大什字,涼州始終忠於朝廷。
民國初沿清制。民國11年(1922年),廢除府州,分甘肅道為甘涼道和安肅道。甘涼道治武威縣,領武威、永昌、鎮番、古浪、平番、張掖、東樂、山丹、撫彝9縣。民國18年(1929年),改鎮番縣為民勤縣。民國25年(1936年)7月,甘肅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成立,轄武威、民樂、民勤、永昌、山丹、張掖、臨澤、古浪8縣,治所武威。民國30年(1941),將甘肅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改為武威專員公署,治所武威縣,轄武威、民勤、永昌、古浪、永登5縣。
古涼州出土的馬超龍雀(劉斌元制)
2001年5月,撤銷武威地區設立地級武威市,原縣級武威市改稱為涼州區。武威市人民政府駐地涼州區,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共3縣1區。2011年末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和天祝縣4個縣區,8個街道43個鎮50個鄉共101個鄉級政區;領導7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12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287個村民小組。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0),09月經國家教育部、甘肅省教育廳批准,由蘭州交通大學與武威市委、市政府聯合建立了蘭州交通大學武威校區,這對武威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大學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武威渴望優秀的大學,更渴望具有全球視野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3),0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姑臧也稱“蓋臧”,今武威市涼州區,是少數民族用語。在中國歷史上曾經作為五胡十六國中前涼、後涼的首都。早在東漢建武八年(32年)就有了姑臧夜市(今屬甘肅)。《後漢書·孔奮傳》載,“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卷31,《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第二十一》)。清人惠士奇亦言:“古者為市,一日三合,而河西姑臧,市日四合,扶風美陽,俗以夜市,則司市之法,不行於天下矣。”(卷4)姑臧地處中西交通要道,多民族雜居於此,作為特別經濟區,發展的主要領域就是“通貨羌胡”的對外貿易。姑臧關市期間,商旅人眾貨繁,“市日四合”即是在夕市結束后特加設夜市延長交易時間,既是形勢使然,又是對常規市制的突破。姑臧夜市應繁忙的邊貿之需而產生,是西北邊貿市場繁榮的表徵。
姑臧城,涼州歷史上最早最古老的城,且緣自匈奴。匈奴族興起於漠北陰山一帶,是一個“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因山谷為城郭,因水草為倉廩”的游牧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戰國時期活動於燕、趙、秦以北地區。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匈奴首領頭曼為其子冒頓所殺,冒頓繼單於位后,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迅速強大起來,不斷侵擾漢朝邊境。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匈奴擊敗月氏,佔領了整個河西。從此,河西成為匈奴人廣闊的牧場。據《史記》、《漢書》記載,匈奴右方王將河西地區劃分給渾邪王、休屠王、折蘭王、盧候王等七八個王。其中武威一帶是休屠王的領地。休屠王在今民勤縣、涼州區交接地帶的四壩鄉三岔村築有休屠城,作為王宮。
武威市著名的文博專家黨壽山指出,姑臧故城,史書有三種不同的記載。一種說在武威城西北。《後漢書·光武帝記》唐李賢在註釋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一種說在武威城東北二里。《明一統志》載:“姑臧廢縣在(涼州)衛東北二里”。清乾隆《武威縣誌》中也載:“故城在縣東北二里”;三是說在今武威城。《大清一統志》記載:“姑臧故城,今武威縣治”。
古涼州鐵騎(劉斌元制)
(二)在“衛(縣)東北二里”為中心的周圍,今金羊鎮新鮮、郭家寨村,曾有幾處姑臧故城遺跡,如“東嶽台”,明代將東嶽廟由城內移置此台而得名。南北長80米,東西寬50米,高7米。相傳為張駿築的點將台。東嶽台之西舊有“喇嘛台”,規模與東嶽台同。喇嘛台西北為“古城台”,東西長約40米,南北寬約10米,南高約5米,北高約8-9米,當為姑臧故城牆遺跡。在古城台西,即為台上建有雷祖觀而得名的雷台。雷台東北二里的郭家寨村六組,有東西長20米,南北寬12米,高約7-8米的夯築土台,當地群眾稱“梓童台”,台前有院落,設有學校,名“梓童台小學”。
上述新鮮、郭家寨村境內的多處古台遺址,除雷台外,其餘幾處雖已平為耕地和被新建的樓房代替,但當地年逾七旬的老人都是親眼見到過的。因此,前涼姑臧故城在衛(縣)東北二里之說是完全有其根據的。
姑臧故城在武威縣治說,也言之有理。首先,在武威縣城內有前涼王宮殿遺址。《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上記的很清楚。大意是:早在西周時,印度阿育王於普天下造塔八萬四千安置舍利,在我國僅有一十六座,武威郡塔即其一也。自周至晉一千餘年,中間興廢史書莫記。前涼張軌修宮殿,正當此塔遺址之上。傳至張天錫時,宮中“靈瑞”數起,天錫很詫異,有人告訴他:“今之宮乃塔之故基”,天錫遂舍宮置寺復建其塔。西夏為護國寺。大雲寺的古鐘樓及樓上銅鐘至今猶存。今和平街小學及武威酒廠均為大雲寺舊址。
其次,在武威城內有前涼張駿南宮舊井和漢武威郡署內發現的“澄華井”石碣。清張澍《閑居雜詠》第五首云:“南宮舊井最甘香,安國寺前今冽涼。可惜澄華碑已失,未探修綆一秤量”。自註:“前涼張駿南宮內,井水清冽,異於他井。今安國寺井水,視他井較重,且在城南隅,疑南宮舊井也。又道署內有井,康熙初,井中掘出石碣,鐫‘澄華井’三字,系張芝隸書,並有銘”。這兩口井的記載很重要,對考證東晉和東漢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安國寺在今海燕商場及其以南的供銷社招待所所在地。武威郡署內澄華井中掘出的“澄華井”石碣,是著名的大書法家張芝所書。張芝為張奐的長子,東漢桓帝延熹五、六年(公元162、163年)間,張奐任武威太守。東漢武威郡署,清為涼庄道署,今為武威市人民政府。
第三,在武威城內羅什寺塔下發現有羅什寺石碣。1934年重修羅什寺塔時,於塔基掘出一石碣,上書“羅什地基,四至臨街。敬德記”。“敬德”,即唐初名將尉遲敬德。說明唐代的羅什寺在涼州城內,與今日相似。
然而,上述兩說都只看到了局部,未能看到整體:明涼州衛城東北二里說者,忽視了姑臧故城在涼州城內的部分;清武威縣治說者,則放棄了城東北二里的舊址。而實際情況是兩者相互聯貫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1979年5月,蘭州軍區第十陸軍醫院,在今武威城北偏東城牆外側修建家屬樓時,出土了唐天寶元年《涼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緣記》殘碑,碑文中所說的“感通下寺”,亦即唐時的涼州大雲寺。涼州大雲寺與御山谷中感通寺有著密切的關係。筆者在此碑的出土地發現大量瓦礫等碑亭的殘留痕迹,說明唐時這通碑就立在涼州大雲寺中,只是明代修築涼州城時,改變了城市原來的格局,把大雲寺的一部分隔斷在城牆之外罷了。
姑臧城,在歷史上一直是繁華之地。東晉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都曾建都於此。尤其前涼張氏,從奠定立國基礎的張軌到張天錫共九傳,七十六年,在此期間對姑臧城城垣進行了擴建,並“大繕宮殿觀閣,采綺妝飾”(《水經注》引王隱《晉書》),使姑臧城富麗堂皇,名揚四海。
首先,在武威縣城內有前涼王宮殿遺址。明仿唐景雲二年《大雲寺古剎功德碑》說:“大雲寺者,晉涼州牧張天錫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為大雲”。這些記載很重要,對考證東晉和東漢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前涼姑臧城的規模布局
前涼姑臧城範圍有多大?形狀又是如何呢?《晉書·張軌傳》說:“永興中,鮮卑若羅撥能皆為寇,軌遣司馬宋配擊之,斬撥能,俘十餘萬口,威名大震,惠帝遣加安西將軍,封安樂鄉侯,邑千戶,於是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築也,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地有龍形,故名卧龍城”。這是張氏築城的開始。這裡既說了築城的背景,又講了城的大小和形狀,並未講有幾城。姑臧五城、七城和鳥城說,是後來才有的。《通鑒》卷二一九說: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月,“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度使周泌,聚眾六萬。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據其五,二城堅守。支度判官崔稱與中使劉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胡三省註:“武威郡,涼州,治姑臧,舊城匈奴所築,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張氏據河西,又增築四城,廂各千步,並舊城為五。餘二城未知誰所築也”。《元和郡縣誌》說得更形象:涼州城“城不方,有頭尾兩翅,名為鳥城”。這裡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南北七里、東西三里的姑臧城是匈奴築的里數,還是張氏增築四城后的里數?(二)張氏築四城,並舊城為五,七城之中,餘二城是誰築的?我們認為:張氏幾次“大城姑臧”時,就築有七城。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是張氏增築六城后的里數。其排列形狀當為圍繞中間匈奴城,東西南各築一城,北為三城。理由有五:
(一)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很難建成南北七里、東西三里的姑臧城。王隱《晉書》中張軌“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築也,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是指晉時涼州城即姑臧城的規模,並不是指匈奴築城的規模。提及匈奴只是為了說明發展過程,這是非常明確的。以後的史書中有的甚至說成“姑臧城本匈奴所築,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我們認為這是對王隱晉書中關於對姑臧城記載的誤解。
(二)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很難形成鳥城和卧龍城。既然是形如鳥城,就不是方城,而是有頭、有軀體、有翅膀的城;既然是“地有龍形,故名卧龍城”,所謂“卧龍”,它就是像一條平卧著的長龍。圍繞匈奴築的城再增築四城,只能是“十”字形,是形不成鳥形和卧龍形的。
(三)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很難構成“街衢相通,二十二門的姑臧城”。《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記》:“涼州有龍形,故名卧龍城”,“及張氏之世居也,又增築四城,廂各千步”,“並舊城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門”。如果匈奴築的城為四門,張氏增築四城,各開四門,合起來五城也只有二十門,況且這是“廂各千步”、“街衢相通”,城與城之間是緊相連的,增築的四城,只能各開三門為九門,連通匈奴城的四門,也只有十三門。如果再在這五城的北邊加二城,每城三門為九門,連同前面五城十三門,正好為二十二門,街衢也是相通的。
(四)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不可能留下今南北長達約5華里,東西約2.5華里的晉王宮遺跡。南從安國寺(疑為前涼南宮),向北有大雲寺(前涼宮殿)、東嶽台、古城台,直到梓童台;西有羅什寺外,東面的東關花園建國前尚存有一段古城牆,上世紀東關花園修建二層小樓時,還發現古代方形陶質地下排水管道;由此向西,原二輕局內也發現古井一口。這些遺跡遺物,是前涼姑臧七城的實物見證。
(五)前涼若非七城,不如此布局,今天古城故址的地層地貌不可能與史書記載相吻合。公元439年(宋元嘉十六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欲伐北涼,尚書李順等反對出兵,提出“自溫圉水以西至姑臧,地皆枯石,絕無水草”。司徒崔浩反駁說:“漢人終不於無水草地築城郭、建郡縣也。”魏主採納了主戰派的意見,親臨姑臧滅北涼后,見到姑臧城外水草豐饒,給太子晃回詔書說:“姑臧城東西門外,湧泉合於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溝渠流入漠中,其間乃無燥地。故有此敕,以釋汝疑”(《資治通鑒》)。魏主在詔書中描繪的姑臧城周圍的自然環境與今古城故址周圍的環境相吻合。東面有楊家壩河由南向北流到郭家寨六組后,向西拐彎又向北與石羊河銜接;西面金塔河水分叉經小沙河向北流入石羊河,入民勤沙漠。姑臧故城址正處在兩河之間寬闊平坦的台地上。台地北面土層較厚,達三米以上,南面土層較薄,不足一米,便是枯石。這與張駿在城南石頭灘建南城的記載也是相符的。《晉書·索清傳》:“先時,靖行見姑臧城南石地曰:‘此後當起宮殿’。至張駿,於其地立南城,起宗廟,建宮殿焉”。
上述觀點若能成立,前涼姑臧七城主要應該在今天武威城的東城區和城郊的金羊鎮新鮮、郭家寨兩個村。它的布局:南北七里五城以涼州區政府為中心,南起明清一條街,北至郭家寨村北、楊家壩河南岸,東到光明巷,西至市政府,再向南北延伸至終點。東西二城,連接以區政府為中心的中城,東到楊家壩河以西的園藝場,西至西城區大井巷,南鄰東西大街,北接北一環路。城與城之間如果是“廂各千步”,說明七城的大小基本是相等的,東西三城各寬一里,南北合中城為五城,每城各長1.4里。
休屠王時期的姑臧城範圍有多大?形狀又如何?也許時間過去得太久遠,人們概念模糊。但前涼姑臧城的城址建在匈奴姑臧城的基礎上,史學家據此繪出了大致的輪廓。
姑臧城,這座絲綢之路上聞名遐邇的古城。前涼在姑臧統治的76年(301-376年)中,不但對平定河西鮮卑的動亂、保境安民、匡扶晉室、維護統一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在絲綢之路古涼州修建了聞名遐邇的姑臧城。七座城連接起來,建有二十二門,街衢相通,規模宏偉,氣象萬千;城內宮閣台榭,設計精巧,裝飾華麗,成為古涼州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根據史料記載,這些建築是:
(一)有國王和王后等處理政務與居住的宮、殿、寢。
《晉書·張駿傳》:“太寧三年(325年),張駿置左右前後四率官,繕南宮”。《後涼錄》:“(呂)篡召呂弘妻及男女置東宮,厚撫之”。《晉書·張重華傳》:“永和二年(346年),重華即位,尊母嚴氏為太王太后,居永訓宮;生母馬氏為王太后,居永壽宮”。段龜龍《涼州記》:“呂篡明光宮在漸台西,以金玉珠璣為簾箔”。
這些南宮、東宮、永訓宮、永壽宮、明光宮諸宮中,尤以明光宮最為精美。這是一座模仿漢代的宮殿建築。《三輔錄事》卷二:“未央宮漸台西有桂宮,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為簾箔,處處明月珠,金陛玉階,晝夜光明”。其豪華富麗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前涼錄》:“駿薨於正德前殿”、“重華薨於平章殿”。《晉書·鳩摩羅什傳》:“呂篡時,龍出東廂井中,於殿前蟠卧,篡以為美瑞,號其殿為龍翔殿”。《南涼錄》:“(禿髮)傉檀子明德歸,年始十三,命為高昌殿賦,援筆即成,影不遺漏”。《北涼錄》:“蒙遜薨於路寢”。
《晉書·張駿傳》:“(駿)又於姑臧城南筑城,起謙光殿,畫以五色,飾以金玉,窮盡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東曰宜陽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南曰朱陽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
這些正德殿、平章殿、龍翔殿、高昌殿等各種殿中,謙光殿、宜陽青殿、朱陽赤殿、政刑白殿、玄武黑殿特別令人驚嘆。這種“畫以五色,飾以金玉、窮盡珍巧”的殿,即使我們不可能親眼所見,但從史籍的這些描述中,也能領略到它那壯美的景象。
(二)有舉行大典、宴請賓客和作為書齋用的堂、坊。
《晉書·張駿傳》:“駿宴群僚於閑豫堂”。《資治通鑒》:咸康五年(339年)“張駿立辟雍、明堂以行禮”。《晉書·呂篡載記》:“篡見紹於湛露堂”。“篡將超等游於內,至琨華堂東閣,超取劍擊篡”。“超刺篡洞胸,奔於宣德堂”。《前涼錄》:“永和九年(353年),張重華寢疾臨春坊”。
上述閑豫堂、湛露堂、琨華堂、宣德堂、臨春坊等諸多堂坊中,辟雍明堂比較有名。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東漢以後為祭祀之所。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等大典,均於其中舉行。《木蘭辭》中的“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堂,就是指這種地方。
(三)有用於宗教信仰的觀、寺、塔。
《前涼錄》:“鄯善王元孟,獻女姝好,號曰美人,立賓遐觀以處之”。“玄靚時,右將軍宋熙,請取天龜觀壞以為宅,不許”。“宋混至姑臧,祚登神雀觀”。“祚與嚴展、吳純升飛鸞觀”。《晉書·呂篡載記》:“左衛齊從守融明觀,因抽劍斫篡中額”。
“花樓院有七層木浮圖,即張氏建寺之日造,高一百八十尺,層列周圍二十八間,面列四戶八窗,一一相似”。
前涼所建的賓遐觀、天龜觀、神雀觀、飛鸞觀、融明觀等這些寺觀,眼下只能從史料中見到其名稱,只有宏藏寺及寺內七層木浮圖的遺跡還在。這座塔的建造,神機妙算,巧奪天工。西夏《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稱:“天錫遂舍其宮為寺,就其地建塔,適會□□□技類班輸者來治其事,心機神妙,準繩特異,材用質簡,斤蹤斧跡,極其疏略。視之如容易可及,然歷代工巧,營心役思,終不能度其規矩”。
(四)有祈求平安、供瀏覽觀賞的樓閣、池、台。
《方輿記要》:“臨淵池在武威縣治南,後涼呂光嘗宴群臣於此”。《前涼錄》:“閑豫堂前有閑豫池,池中有五龍,晝日見有五彩,移時乃滅,水通變色,遂鑄銅龍於其上”。《太平寰宇記》:“靈泉池,在縣南城中,〈十六國春秋〉云:‘張玄靚五年(359年),有大鳥青白色,舒翼二丈余,集於靈泉池’。後涼呂光太安三年(388年)宴群臣於靈泉池”。
《前涼錄》:“祚為趙長所刺,奔於萬秋閣,為廚士徐黑所殺”。《後涼錄》:“呂篡帥壯士數百攻紹,紹登紫閣自殺”。《後涼錄》:“呂光太安二年(387年)秋八月,甘露降於逍遙園”。
《前涼錄》:“張茂築靈鈞台,周輪八十餘堵,高九仞。武陵人閻曾,夜叩府門呼曰:‘武公遣我來言,何故勞百姓而築台乎’?姑臧令辛岩以曾為妖妄,請殺之。茂曰:‘吾信勞民,曾稱先君之命規諫我,何謂妖乎’”。張茂築台,不止一次。《晉書·張茂傳》:“未幾,茂復大城姑臧,修靈鈞台”。
上述臨淵池、閑豫池、靈泉池、萬秋閣、紫閣、逍遙園等,當前已蕩然無存,惟靈鈞台經過一千六百多年的滄桑歲月,仍然保存了下來。張茂所築的靈鈞台究竟在哪裡?筆者參與編寫《武威文物概況》時,認為“靈鈞台,在城北五里的海藏寺,系前涼張茂所築;又城北東嶽台、雷台,也是張氏靈鈞之類的遺址”。此後不久,在維修海藏寺過程中,在該寺夯築土台下,又發現一石碣,上刻“晉築靈鈞台”五個大字,上款書“東晉明帝中涼王張茂之古台”,下款為“甘肅兵備使者攝甘涼道事廷棟立石”,為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所刻。我們將此石碣樹在寺內高台上,覺得此台為靈鈞台,就無什麼異議了。過了不久,細讀寺內明成化二十三年《重修海藏寺碑記》,問題又出現了。碑文說:“城之西北相去五里許,有地一區,太監張睿”詢諸左右,曰:“此古海藏寺之遺址也,‘於是於成化辛丑年’相其地之廣狹、長短、傾斜之不齊者,盡買空地以補之,俾其方正平坦”。四面圍以垣牆,內建山門、鐘鼓樓、前、中、后各殿及左右廊房等諸多建築。“又其後築方台,高三丈,闊一十九丈,進深十三丈,上建重檐真武殿五間,前龍虎殿三間,左右梓潼靈官各六間,東西角鐘鼓樓二座,周圍廊房二十三間”。從碑文看,海藏寺後邊的方台是明成化年間所築,與張氏靈鈞台無關;海藏寺台下發現的“晉築靈鈞台”石碣的可靠性就值得懷疑。三台之中,雷台、東台岳倒是可以考慮的。因為它們都處在前涼姑臧故城遺址範圍之中。
前涼姑臧城,它那長長的像卧龍一樣的城市規模和格局,它那多姿多彩的宮殿建築,是武威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雖然經過歲月的滄桑,在著名邊塞詩人李益生活的年代(748-829年)已經是“涼王宮殿盡,蕪沒隴雲西”了(李益《送常曾侍御使西藩寄題西川》詩),眼下,更是片瓦無存,然而,它在武威乃至中國的建築史上卻永遠放射著耀眼的光彩。
這些建築有國王和王后處理政務與居住的宮、殿、寢;有舉行大典、宴請賓客和作為書齋用的堂、坊;有用於宗教信仰的觀、寺、塔;有祈求平安、供瀏覽觀賞的樓閣、池、台。上述臨淵池、閑豫池、靈泉池、萬秋閣、紫閣、逍遙園現已蕩然無存,但保存下來的靈鈞台、海藏寺、羅什寺、大雲寺等建築,依稀可尋昔日古建築的特色。
姑臧城,它那長長的像卧龍一樣的城市規模和格局,多姿多彩的宮殿建築,是武威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雖然經過歷史的洗涮和歲月的滄桑,姑臧城已經是“涼王宮殿盡,蕪沒隴雲西”,但今日武威城的建築和風貌,依稀還有當初姑臧城的風韻和靈致。
前涼姑臧城部分小城與城門名稱
《水經注·禹貢山水澤地記》說:姑臧城“本匈奴所築也。及張氏之世居也,又增築四城,廂各千步。東城殖園果,命曰講武場,北城殖園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宮殿,中城內作四時宮,隨節游幸,並舊城為五”。這裡提到東城、北城與中城的名稱,而未提到西城。《資治通鑒》:隆安元年(397年),“涼散騎常侍、太常西平郭黁謂僕射王祥曰:‘吾欲與公舉大事,二苑之眾,盡我有也’”。胡註:“涼州治姑臧,有東、西苑城”。西苑即西城。其它諸城,未見其名。
關於七城二十二門的城門名稱,在《晉書》等史籍中出現的只有十二門,其中有方位的門有七門,在宮城和中城的有端門、青角門、廣夏門、洪範門、涼風門、青陽門。《讀史方輿紀要》涼州衛姑臧條稱:“宮門南曰端門,東曰青角門。中城之門,曰廣夏門,北曰洪範門,南曰涼風門,東曰青陽門”。這裡說的宮門,當為宮城門,也即南城門。《資治通鑒》:隆安三年(399年),呂篡起兵奪天王位“紹遣虎賁中郎將呂開帥禁兵拒戰於端門,皆潰,篡入青角門,升謙光殿”。謙光殿,就在南城內。《晉書·張駿傳》:“又於姑臧城南筑城,起謙光殿”。宮城中只提了南門和東門的名稱,中城中北、南、東三門,既有名稱,又有方位,唯廣夏門未指方位,當為西門。朱明門,雖有方位,胡三省注為南門,但不知其何城南門。其餘5門,雖有名,不知為何城城門。
《晉書·張天錫傳》:“天錫所居安昌門及平章殿無故而崩,旬日而國亡”。《晉書·鳩摩羅什傳》:“有黑龍升於當陽九宮門,篡改九宮門為龍興門”。《北涼錄》:“蒙遜宴李順於新樂門”。“永和七年五月,太廟階陷,六月當陽門崩”。《晉書·沮渠蒙遜載記》:“蒙遜母車氏疾篤,蒙遜升南景門,散錢以賜百姓”。
上述安昌門、龍興門、新樂門、當陽門、南景門五門和有方位的七門外,二十二門中,還有十門,尚不知其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