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英鎮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下轄鎮

兩英鎮,隸屬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位於粵東大南山北麓,人口182822人(2020年)。截至2020年6月,兩英鎮共轄13個社區、17個行政村。

兩英鎮是中國針織名鎮、廣東省科技創新試點鎮和廣東省中心鎮,同時也是汕頭市經濟重鎮。明清時期墟市繁盛,紡織、制陶、鑄造行業源遠流長,歷來是潮陽普寧惠來三市(縣)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有“小汕頭”的美譽。

2018年,兩英鎮工業企業個數共34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82家。

歷史沿革


兩英鎮
兩英鎮
東晉隆安元年(397年)置潮陽縣,兩英鎮屬潮陽縣域。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謫刺潮州,其時潮陽縣轄新興、興仁、豐恩、豐歡等四鄉。兩英鎮在興仁鄉境內。
民國十七年(1928年)初,中共潮陽縣委第一次黨代會在兩英鎮圓山村召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黨廣東省政府從潮、普、惠三縣各劃出一部分地區,改名“南山管理局”(相當三級縣政府機構),管理局(現兩英醫院舊址)就設在兩英。
民國三十年(1941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潮陽縣政府從棉城遷往本鎮鶴豐村,縣政府設於鶴豐村太乙里。
解放后,1950年3月撤銷“南山管理局”,兩英又重歸潮陽縣管轄,定為第10區,1952年稱第12區,1956年稱兩英鄉,1958年與司馬浦合併成為群英人民公社,1961年稱兩英人民公社,1983年又改為兩英區,1986年改為兩英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兩英鎮共轄13個社區、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司英路與新河路南街交叉路口南側。
兩英鎮區劃詳情
牆新社區美林社區兩英社區陳庫社區古厝社區永豐社區新圩社區新厝社區
河浦社區牆老社區西隴社區高堂社區古溪社區崎溝村后洋村禾皋村
下小坑村上小坑村四十畝村高美村新寮門村秋風村圓山村西新村
東北村鶴豐村鶴聯村鳳華村仙斗村仙新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兩英鎮位於粵東大南山北麓,潮南區中部,距潮南中心城區(峽山街道)10千米,北與司馬浦鎮接壤,東北為峽山街道,東面是臚崗鎮,南與雷嶺鎮為鄰,西南畔有紅場鎮靠接,西向仙城鎮。區域總面積85.21平方千米。

氣候

兩英鎮境內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日照2000—2500小時,平均氣溫21—22℃,常年雨量1300—180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兩英鎮常住人口有235784人。
2018年末,兩英鎮戶籍人口有220893人。
2021年6月28日,汕頭市潮南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兩英鎮人口數為182822人。

經濟


2018年,兩英鎮工業企業個數共34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82家。
2019年,兩英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4.61億元,農業總產值3.17億元,工業產值158.4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3.50億元。創造稅收699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48.54萬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02年,兩英鎮有中小學校42所,分校16所,屬市一級學校1所(兩英中學);區一級學校(牆新小學、河浦小學、古厝小學、東北小學、下小坑學校)。

交通


2017年,建成通車的揭惠高速公路經過兩英鎮西面,設有兩英互通立交。省道司神公路、陳沙公路、峽新公路貫穿兩英鎮境內。

文化


地名由來

兩英,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已成圩集,圩東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風吹竹搖,聲如鴉啼,故名烏鴉圩,后雅稱鷹圩,因先在溪北設老圩,后在溪南設新圩,合稱兩鷹圩,又“鷹”與“英”同音,后俗成今名。鎮以駐地名。

民俗文化

兩英鎮民間有笛套音樂、弦詩音樂、潮汕英歌、大鑼鼓等文體活動,永豐英歌隊是新中國成立后潮南潮汕地區第一支英歌隊,曾進京赴省表演。

宗教文化

古溪居委有1座天主教堂,2座基督教堂;比較有名的釋道教場所有,古溪岩,仙島勝觀岩,新疊石庵,新鄉善德堂,金甌義德庵,金甌長寧庵,蔡肥庵,龍福庵。還有散布各鄉里的善堂。

旅遊


風景名勝

二靈庵
二靈庵位於汕頭市潮南區兩英鎮仙新疊石村,始建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佔地面積62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平方米,曾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革命活動地點。
靈顯寺
靈顯寺位於汕頭市潮南區兩英鎮古溪鄉古溪岩內,創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奉祀於佛教釋迦牟尼佛等諸佛菩薩,道教北方玄武上帝,道釋同流,自古香火頗旺。

獲得榮譽


2004年,兩英鎮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針織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