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宮四村

北京大興區舊宮鎮下轄村

位於大興區東北部,位於舊忠路兩側,東側與舊宮三村接壤,北臨繁華的商業街,以南是鎮工業區,面積約0.6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099人。

建制沿革


據《大興縣地名志》載:元朝時,舊宮即有金頂宮殿為觀賞奇景,始開文華之氣。明代修整南苑南海子),在此建上林苑,內建海子提督衙署。清順治十五年重加修葺改建行宮,乾隆年間又經重修,成為清帝射獵避暑、臨憩的行宮,稱舊衙門行宮,並派專人駐守。光緒末年,聚落初建,名舊宮村,解放前為一個村落,1948年12月舊宮解放后,隸屬出現變化。1958年紅星人民公社成立,舊宮村分為四個生產隊,1988年恢復鄉級建制,四個生產隊恢復村級建制,分別成為一、二、三、四4個村集體,舊宮村落布局呈矩形,舊宮四村位於西側。

行政區劃


舊宮鎮轄村,設村民委員會。
關於早期村民來源,元朝時在舊宮一帶建立行宮廟宇,設專人看守,早期居民即為照顧宮殿、寺廟和供應皇家臨時差遣的世代役使的院戶、海戶,從有宮殿時便來此居住。后隨著人口遷移,陸續有移民從山東、河北、山西來此定居。

綜述


20世紀50至70年代,舊宮各生產隊響應國家號召,走工農並舉的道路。1956年至1959年,成立了養豬場、窯場、服裝廠、電磨廠、草繩廠;60-70年代,成立加工廠、印刷廠、鋼窗廠、塑料加工廠等隊辦集體企業,對集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80年代后,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舊宮各村開始大量出租土地,招商引資。20世紀90年代,舊宮各村為發展經濟,強化管理制度,分別成立了與村委會平行的行政職權經濟組織一經濟聯合社,簡稱經聯社。1998年,舊宮各村開始籌建新型合作醫療。2007年,舊宮各村診所擴建為150平米,達到B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2009年4月,根據區委、區政府的總體部署,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啟動了地鐵亦庄線舊宮東站土地一級開發項目,村落全部動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