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黃兒

攤黃兒

攤黃兒是一種風味獨特的烙制食品,又名黃煎,也有人稱其為攤饃饃。攤黃兒的原料為小米麵、玉米面、糜米面、高粱面、蕎面等,也可用小米麵、玉米面摻以少許白面的混合麵粉。

做法


取麵粉適量,調為糊狀,經發酵后,用勺子舀取,均勻地傾入鏊子中烙蒸。烙制攤黃兒的鏊子俗稱“黃兒鏊”或“鏊兒”,為生鐵所鑄,分鏊身與蓋子兩部分。鏊子底部鑄有三隻矮足,鏊身呈圓形,中間凸起,周邊隆為楞圈兒狀,鏊面光滑,油亮可鑒。蓋子為覆碗狀,蓋頂有環或鈕,便於揭扣。烙制時將鏊子置灶爐上,待鏊底烤熱后,先塗以食油,再傾入麵糊兒,加蓋烙蒸。烙蒸約兩至三分鐘后,只聽鏊內水汽“滋滋”作響,表示攤黃兒已熟。這時攤制者取下蓋子,用小鐵鏟將攤黃兒剷出,置於箅上降溫,待稍涼后摺疊成半圓形,即成。出鏊兒攤黃兒色澤焦黃,香甜可口,十分惹人喜愛。攤黃兒有發酵與不發酵兩種。發酵的鬆軟,不發酵的筋道。發酵與否,完全依食者的喜好而定,並可根據不同食者的不同口味兒,酌加咸鹽或白糖,以及其他佐料。
攤制攤黃兒要嚴格控制火量。火力不夠,費時;火力太猛,攤黃兒易焦糊。有經驗的師傅攤制的攤黃兒,每一張都焦而不糊,色香俱佳,此亦無他,惟手熟耳。

民俗


淮寧河川,春秋為狄地,是晉公子重耳避難的地方,晉公子的隨從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就發生於此。當地百姓現在還稱淮寧河川為重耳川。傳說結束十九年逃亡生涯的重耳成為晉文公后獎賞隨臣,可介子推卻隱居綿山,不願食君祿。晉文公賞介子推心切,於是下令放火燒山,逼其出山。大火綿延數里,三日才熄。後有人在一棵枯柳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被烈火燒焦的屍骨,時在三月五日。晉文公聞訊后,悲痛萬分,遂下令每年的三月五日為火禁日,是日,舉國禁止煙火,僅食寒食, “寒食節”從此形成。據說“寒食節”初興時,因擔心有人燃薪燒炊,各地官員還要深入里閭,逐一檢查各家鍋灶,看是否有生火做飯者,倘有違令者,便重重處罰。這樣一來,誰家也不敢在“寒食節”生火做熟食了;一些想做熱食的人家也只能偷偷在“投灶口”或院子里用石塊支砌臨時灶堂,燃火做飯。時至現在,在一些地方,人們攤制攤黃兒時,仍臨時支砌火灶攤制,多不用家裡的鍋灶。
烙制攤黃兒的鏊子,並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在一個村莊里,鏊子這種炊具頂多也就有幾個,所以“寒食節”前,人們相互傳遞,轉流使用。依民俗,借用鏊子時,需放入筐內,並用圍裙苫嚴,不要叫別人看見;尤其不要叫狗看見,倘不慎被狗看見,攤制的攤黃兒則易碎且乏味。此為鄉里荒唐可笑之陋俗,其實是沒有一點兒道理的。
在陝北一些地方,也有在四月八日吃攤黃兒的習俗,有俗語云:“四月八,不吃攤黃兒不得發,吃了攤黃兒快倒塌” (一說“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發,吃了豆腐快倒塌” )。農曆四月八日相傳為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日,是日吃攤黃兒是否與紀念佛祖誕生有關,尚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