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門橋
復興門橋
復興門橋(Fuxingmen Overpass)是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境內的一座立交橋,位於復興門處,為北京重要的街道樞紐。
復興門橋始建於1972年3月,於1973年4月放行通車,於1974年9月完成全橋工程。
復興門橋是復興門內外大街與西二環(二環西路)交叉處的跨線橋,主橋全長43.35米;橋面為雙向十車道城市主幹路,限速60千米/小時;工程主體部分造價總額144.12萬元。
20世紀60年代,北京興建地鐵期間,規劃西長安街延長線和當時還未成型的二環路交匯處建設立交工程。
復興門橋歷史照片
1973年4月,復興門橋開始放行通車。
1974年9月,復興門橋完成全橋工程;10月,復興門橋通過初步驗收,由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處接管養護;該橋的落成也是規劃設計人員上書周總理爭取到的結果。
1975年12月,復興門橋正式通過驗收。
復興門橋建成使用后,歷經多次維修。
遠眺復興門橋
• 建築布局
復興門橋是一座苜蓿葉形全互通式立交橋,主橋位於上層,呈正東正西方向布置,下層因主橋建設而相應形成短距離、大跨度、正南正北方向布置的涵洞。全橋東西、南北結構均採用對稱布局,主橋四個角落方位布設南北方向狹長、近似長方形的大型圓形迂迴匝道,互通上下;上層與下層道路之間形成十字型立體交叉。
• 建築構造
復興門橋主橋與涵洞
• 建築特點
復興門橋交通形式
復興門橋主體結構有以下特徵:主橋上部結構厚度較小。能降低立交標高,改善橋頭道路坡度;在豎直載荷作用下不產生水平推力,橋樑下部結構負擔較輕;便於預製和裝配,預應力工藝較簡單;技術經濟指標較好。
復興門橋上層全長43.35米,寬51.5米;橋面為雙向十車道城市主幹路,行車道總寬40米、兩側人行道各寬5米(含護欄);設計荷載汽車-20級、拖車-100級、履帶-50,人群每平方米350千克;橋上部箱梁21道,橋下部每橋墩墩柱21根;橋涵為三孔連跨,中孔跨徑24.98米、兩邊孔跨徑各8.28米;橋樑總面積2233平方米。
復興門橋下層全長400米,中間雙向八車道總寬24米、兩側慢車道(含增設的非機動車道)各寬6米,快慢車道高程1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25米;橋下中部凈高4.5米、兩側凈高4米。
復興門橋橋面鋪裝包括路面和防水層兩部分,其中路面厚度5厘米(黑碎石3.5厘米、瀝青碎石1.5厘米);防水層厚度6厘米至12厘米。欄桿、步道、橋身、擋土牆等裝修共用石料約1300立方米,其中85立方米系青島花,其餘皆系南口花崗石。步道總面積約400平方米,採用每塊邊長15厘米正方形磚鋪砌,磚厚2厘米至2.5厘米;橋台為40厘米×70厘米長方形格;墩柱採用60厘米×70厘米石板鑲面,板厚3厘米;擋土牆每隔16米設一道沉降縫。
● 照明設施
復興橋門燈光夜景
● 通行事項
復興門橋屬於北京市機動車輛單雙號限行管理路段。
● 通行規則
復興門橋所有右轉車輛提前進入右轉匝道順向右行;上層或下層主路左轉車輛需經跨線橋或小隧道后靠右沿匝道順時針270度右轉進入另一層道路。
在當時特殊時代背景下,中國國內新建立交橋做法引起一些人的誤解,認為立交橋是資本主義國家專屬,社會主義國家城市不應該修建;同時,地鐵線路選址也一度給復興門橋的建設帶來不利。
● 施工方法
復興門橋都市夜景
● 快修方式
復興門橋地處交通繁忙的主幹道路上,大型維修作業的時間和空間都會受到限制。為提高搶修效率,橋樑維修工程採用一種不需要現場攪拌的新型快硬混凝土,可在兩三個小時內快速凝固,直接鋪設,能使建築強度達到開放交通要求,比使用普通高標號混凝土節省一半時間。新改進的快硬混凝土滿足環保要求,且造價較低。在採用新型混凝土的同時,施工方還採用先進的橋面防水鋪設機,可實現全自動防水鋪設,能將以往六七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壓縮至兩三個小時內完成。
復興門橋擁有“十里長街第一橋”“京城第一橋”等之稱。
● 橋名
復興門橋彩虹拱門
● 教材
初中語文課文《北京立交橋》,就有關於復興門橋的一段描述。
● 橋門
復興門橋上層架有一道彩虹狀的復興門,於1997年6月專為為慶祝香港回歸中國而建,已成為景觀標誌。
2017年11月25日零時,原復興門拆除重建。
2018年2月9日,新復興門正式亮燈;該年春節期間,景觀燈籠和中國結的懸掛區間涵蓋了復興門橋段。
2018年9月29日晚,復興門橋彩虹門採用字幕和彩虹交替方式與其它燈光共同上演“我愛你中國”燈光秀。
復興門橋是北京市區首立交橋,也是北京城區最早建成的苜蓿葉形互通式立交橋,已經成為北京東西長安街與西二環路兩條交通動脈的交會點。它的建成標誌著中國城市公路橋樑設計建築及交通管理方面躍上了一個新台階。(1994年9月28日《人民日報》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