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野詞

張子野詞

《張子野詞》是宋代詞人張先的作品集。參校《四部備要》、《彊村叢書》、乾隆道光年間長塘鮑氏刊本《知不足齋叢書》及民國二十五年《叢書集成初編》,補《安陸集》未錄詞。全書2卷、補遺2卷。存詞180多首。

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蘇軾詞作選摘


內頁
內頁
子野詩筆老妙,歌詞乃其餘技耳。 《華州西溪詩》云:“浮萍破處見山影,野艇歸時聞草聲。”(案《石林詩話》、《瀛奎律髓》,“草聲”並誤作“棹聲”,近時安邑葛氏刊本據《漁隱叢話》改正,今從之。)與余和詩云:“愁似鰥魚知夜永,懶同蝴蝶為春忙”。若此之類,皆可以追配古人。而世俗但稱其歌詞。昔周昉畫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謂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歟。眉山蘇軾子瞻題。
卷一
醉垂鞭(贈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須施。花枝小。春偏好。嬌妙近勝衣。輕羅紅霧垂。
琵琶金畫鳳。雙條重。倦眉低。啄木細聲遲。黃蜂花上飛。
何處可魂消。京口終朝兩信潮。不管離心千疊恨,滔滔。催促行人動去橈。
記得舊江皋。綠楊輕絮幾條條。春水一篙殘照闊,遙遙。有個多情立畫橋。
又(中秋不見月,一作南徐中秋)
潮上水清渾。棹影輕於水底雲。去意徘徊無奈淚,衣巾。猶有當時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隊分。今夜相思應看月,無人。露冷依前獨掩門。
菩薩蠻(怨別)
憶郎還上層樓曲。樓前芳草年年綠。綠似去時袍。回頭風袖飄。
郎袍應已舊。顏色非長久。惜恐鏡中春。不如花草新。
又(頻見)
聞人語著仙卿字。嗔情恨意還須喜。何況草長時。酒前頻共伊。
嬌香堆寶帳。月到梨花上。心事兩人知。掩燈羅幕垂。
又(不至)
夜深不至春蟾見。令人更更情飛亂。翠幄動風亭。時疑響屟聲。
花香聞水榭。幾誤飄衣麝。不忍下朱扉。繞廊重待伊。
簟紋衫色嬌黃淺。釵頭秋葉玲瓏翦。輕怯瘦腰身。紗窗病起人。
相思魂欲絕。莫話新秋別。何處斷離腸。西風昨夜涼。
牡丹含露珍珠顆。美人折向簾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檀郎故相惱。剛道花枝好。花若勝如奴。花還解語無。
踏莎行
波湛橫眸,霞分膩臉。盈盈笑動籠香靨。有情未結鳳樓歡,無憀愛把歌眉斂。
密意欲傳,嬌羞未敢。斜偎象板還偷瞼。輕輕試問借人麽,佯佯不覷雲鬟點。
感皇恩
萬乘靴袍御紫宸。揮毫敷麗藻、盡經綸。第名天陛首平津。東堂桂、重佔一枝春。
殊觀聳簪紳。蓬山仙話重、霈恩新。暫時趨府冠談賓。十年外、身是鳳池人。
【錄注】按譜為小重山調。
西江月
體態看來隱約,梳妝好是家常。檀槽初抱更安詳。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鉤怕重,盡纏綉帶由長。嬌春鶯舌巧如簧。飛在四條弦上。
慶金枝(合歡曲)
青螺添遠山。兩嬌靨、笑時圓。抱雲勾雪近燈看。妍處⑴不堪憐。
今生但願無離別,花月下、綉屏前。雙蠶成繭共纏綿。更結⑵後生緣。
【原注】⑴、一作“算何處”, ⑵、一作“更重結”。
浣溪沙(夏)
輕屟來時不破塵。石榴花映石榴裙。有情應得撞腮春⑴。
夜短更難留遠夢,日高何計學行雲。樹深鶯過靜無人。
【原注】⑴、一作“有情應解惜青春”。
相思兒令(惜月)
春去幾時還。問桃李無言。燕子歸棲風緊,梨雪亂西園。
猶有月嬋娟。似人人、難近如天。願教清影長相見,更乞取長圓。
惜雙雙(溪橋寄意)
城上層樓天邊路。殘照里、平蕪綠樹。傷遠更惜春暮。有人還在高高處。
斷夢歸雲經日去。無計使、哀弦寄語。相望恨不相遇。倚橋臨水誰家住。
江南柳(隋堤)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八寶妝
錦屏羅幌初睡起。花陰轉、重門閉。正不寒不暖,和風細雨,困人天氣。
此時無限傷春意。憑誰訴、厭厭地。這淺情薄倖,千山萬水,也須來里。
好事近
燈燭上山堂,香霧暖生寒夕。前夜雪清梅瘦,已不禁輕摘。
雙歌聲斷寶杯空,妝光艷瑤席。相趁笑聲歸去,有隨人月色。
醉桃源
落花浮水樹臨池。年前心眼期。見來無事去還思。如今花又飛。
淺螺黛,淡胭脂。開花取次宜。隔簾燈影閉門時。此情風月知。
歌停鶯語舞停鸞。高陽人更閑。獸噴煙盡玉壺干。茶分小鳳團。
雲浪淺,露珠丸。嬌聲春筍寒。絳紗籠下據金鞍。歸時人未眠。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於。迢迢清夜俎。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