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9條詞條名為周波的結果 展開

周波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周波,男,1973年6月生,浙江寧波人,理學博士。199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獲植物學理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中科院上海生化學所,獲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至2008年,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國家基因研究中心副研究員;2008年至200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訪問助理教授;2009-2010年,浙江大學農學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1年至今,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生所研究員。專註於水稻基因組和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克隆和抗病機制研究,克隆了水稻廣譜抗稻瘟病基因Pi2、Pi9和Piz-t,在國內完成了第一個稻瘟菌無毒基因AvrPiz-t的克隆,先後在MPMI、TAG等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回國後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農業部公益行業項目和國家轉基因重大專項等課題7項。

學術兼職


國際刊物《plant science》編委、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會員、美國植物病理學會會員

研究方向


1. 水稻和真菌互作
植物與病原菌互作過程中各自進化了一套防禦和入侵機制,病原菌在入侵過程中釋放一定量的效應蛋白到植物細胞內干擾植物的防禦反應,相應的植物也進化出相應的抗病蛋白識別病原效應蛋白啟動抗病級聯反應。我們從水稻抗病和真菌致病兩方面來研究生物學手段防控水稻真菌病。在水稻抗病生物學方面,我們利用分子遺傳學、分子水稻抗病信號傳導、抗病基因和無毒基因的識別、抗病蛋白複合物等研究工作,闡明水稻先天免疫的可能調控機理;在真菌致病生物學方面,我們克隆和鑒定了一批稻瘟菌所編碼的效應蛋白,利用酵母雙雜技術鑒定和篩選了它們的水稻互作蛋白,我們將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些效應蛋白基因的表達調控和轉運機制、在稻瘟菌致病過程中的功能和它們與水稻蛋白的互作機制。同時我們擬利用比較基因組的方法開展紋枯菌和稻麴菌的轉錄水平的分析和比較研究。

科員


水稻和真菌互作組
周波 董波

論著


1. 李湘龍, 柏斌, 吳俊, 鄧啟雲, 周波. 第二代測序技術用於水稻和稻瘟菌互作早期轉錄組的分析。遺傳,2012,34(1):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