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城廂街道的結果 展開

城廂街道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下轄街道

蕭山區轄街道,城廂街道是蕭山城市的開拓者和城市化的先行者,區域面積22平方公里,共有社區34個,其中轉制社區10個,街道實有人口近20萬,其中常住戶籍人口為154563人(2020)。

城廂街道地處蕭山區經濟、文化中心,北與北干街道緊連,東與新塘街道相鄰,南接蜀山街道,西鄰濱江區西興街道。104國道、03省道穿境而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近在咫尺,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是蕭山主要的居住區、旅遊度假區和商業貿易區,著名的跨湖橋遺址和杭州湘湖旅遊度假區位於其中,是政治文明,交通便捷,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中心城區。

歷史沿革


2001年設立城廂街道,管理原城廂鎮西部69居、3村(即通惠、江寺、城西三個辦事處),辦事處駐文化路138號。
2002年4月,將新塘街道的車家埭、梅花樓等5個轉制村和蜀山街道的南門、仙家裡2個轉制村划入城廂街道,同時將城廂街道的通達里和商城西村2個居民區劃歸新塘街道;同年,撤銷藕湖浜、東門公寓、花園井、象牙浜、金城花園、水亭址、陳公橋、洄瀾南苑第一、洄瀾南苑第二、洄瀾南苑第三、洄瀾南苑第四、山南橋、東陽橋、眾苑、姚家潭、學士橋、洄瀾北苑第一、洄瀾北苑第二、育才東苑第一、育才東苑第二、育才東苑第三、育才西苑第一、育才西苑第二、燕子河、里橫河、大成興、竹林寺、江寺橋、金家橋、永泰、朱家弄、包家弄、市心橋北、東倉弄、市心橋南、百尺溇、蔡家弄、環城南路、朱家弄、太平弄、蘇家潭、橋下達、拱秀村、夏家浜、高園、高陽、高春、丁家莊、竹園村、道源路、南市、萬壽村、西門、西河路、俊良、崇一、崇二、崇三、崇四、崇五、崇六、潘水第一、潘水第二、潘水第三、潘水第四、南江、南門江、湘湖、車家埭、新橋頭、高橋、徐家河、梅花樓、南門、仙家裡居民區,新建藕湖浜、陳公橋、東陽橋、洄瀾北苑、洄瀾南苑、育才東苑、育才西苑、燕子河、里橫河、江寺、市心橋、百尺溇、太平弄、拱秀、丁家莊、南市、萬壽橋、西河路、俊良、崇化、潘水、南門江、湘湖、車家埭、新橋頭、高橋、徐家河、梅花樓、南門、仙家裡社區。
城廂街道風貌
城廂街道風貌
2005年5月18日,《蕭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城廂街道部分社區區劃調整的批複》:1、撤銷育才西苑、市心橋、里橫河三個社區。2、原育才西苑社區整體併入燕子河社區。界線為:東至育才路,南至蕭紹路,西至市心路,北至北干山。3、原里橫河社區整體併入西河路社區。界線為:東至市心路,南至人民路,西至浙贛鐵路,北至城北路及蕭甬鐵路。4、原市心橋社區城河以北劃歸江寺社區。江寺社區界線為:東起蕭然東路,南為人民路繞江寺路至文化路,西至市心路,北至蕭紹路。5、原市心橋社區城河以南劃歸百尺溇社區。百尺溇社區界線為:東至堰河路,南至蕭然南路,西至市心路,北為人民路經江寺路至城河。5月27日,蕭山區政府批複同意:1、撤銷湖頭陳村,建立湖頭陳社區;2、撤銷東湘村,建立東湘社區;3、撤銷杜湖村,建立杜湖社區。
2005年末,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12.6萬人,辦事處駐文化路138號,轄藕湖浜、陳公橋、東陽橋、洄瀾北園、洄瀾南園、育才東苑、燕子河、江寺、百尺溇、太平弄、丁家莊、萬壽橋、拱秀、南市、西河路、俊良、崇化、潘水、南門江、湘湖、車家埭、新橋頭、徐家河、高橋、東湘、杜湖、梅花樓、南門、仙家裡、湖頭陳30個社區。
截至2019年4月,城廂街道共轄34個社區,分別為:江寺、百尺溇、燕子河、拱秀、丁家莊、南市、藕湖浜、陳公橋、東陽橋、洄瀾北苑、回瀾南苑、育才東苑、新橋頭、高橋、車家埭、梅花樓、徐家河、萬壽橋、西河路、湘湖、崇化、俊良、南門江、南門、瀟湘、杜湖、湖頭陳、東湘、美之園、仙家裡、太平弄、潘水、休博園、天逸,街道辦事處駐江寺社區。

人口民族


2021年,蕭山各鎮街最新人口數據公布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城廂街道常住人口為154563人。

政治


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以“創示範街道、樹強區窗口”為目標,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社區建設為重心,以黨的建設為核心”的總體工作思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推進街道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曾先後獲得了“杭州市社區建設示範街道”和“杭州市信息化先進單位”“杭州市衛生街道”“杭州市科普文明街道”等多項榮譽稱號。2005年,街道實現國地稅稅收收入11.2億元,社區集體總資產達到3.03億元。
街道堅持以人為本、紮根社區的理念,增強為民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廉潔意識,以打造信息化社區為立足點,以建設平安街道為出發點,以統籌城廂經濟社會一體化為結合點,積極探索城市化進程中社區建設的新路子。已有省級文明社區3個,省級示範社區居委會8個,省級特色社區2個,杭州市級文明示範社區2個,杭州市級文明社區14個,杭州市級特色社區16個。
街道各項社會事業協調、快速發展。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打造“文明先行城廂”,努力構建具有時代特徵、城廂特色的文明體系;繁榮社會文化事業,構建“文化先進城廂”,以廣場文化、社區文化、樓道文化為抓手,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社區文化活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大力開展社會治安整治工作,合力建設“社會先導城廂”,確保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街道注重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建立了以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全體黨員為主體、社區內各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社區黨建新格局;注重加強制度建設,健全黨的“三會一課”、雙爭雙評制度,大力推行社區幹部考評制度、黨員示範崗制度、社區幹部群眾評議制度、不作為黨員告誡制度;注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推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制度,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完善重大事項報告制等各項制度,嚴格查辦各種違紀案件。街道創立了“黨員政治生日”談話活動,受到中央領導的肯定。加強隊伍建設,全麵塑造“學習型機關”、“和諧型機關”、“規範型機關”、“實效型機關”。

社會


街道有省級和諧社區2個、文明社區3個,省級示範社區居委會8個,省級特色社區2個,杭州市和諧社區6個,杭州市文明示範社區3個、文明社區15個,杭州市十佳特色社區2個,杭州市特色社區1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