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城廂街道的結果 展開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下轄街道
- 江蘇省泗陽縣下轄街道
- 山東省萊陽市城廂街道
- 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下轄街道
城廂街道
山東省萊陽市城廂街道
山東萊陽市城廂街道辦事處地處萊陽市政府駐地,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物質資源、便捷的交通通訊、完善的投資環境,成為膠東半島的經濟隆起帶,綜合經濟實力在山東省百強鄉鎮中位居前列,是煙台市十強鄉鎮(街道)之一,全省投資環境百佳鄉鎮之一,煙台市對外開放重點鄉鎮。城廂街道總面積45.32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2006年底總人口1364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2628人。
位於萊陽市中北部,蜆河西岸。市政府駐地。面積45.32平方千米,人口13.8萬人(2009年)。轄梨園、富水、盛隆、悅望、公園、金山、寶山、鴻達8個社區,西至泊、城南村、宮家菜園、棗行、吳格庄、西石硼、吳家莊、東柳行、姚格庄、蓋家疃、七里地溝、辛格庄、魚池頭、留衣庄、四真庄、東趙疃、儒林、和平、太平、市中、北關、南關、東關、西關、西柳行、東林格庄、西林格庄、水沐頭、青山後、北莊子、岔道口、東亭山、西亭山、東馬山、北郝格庄35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昌山路327號。
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東部、西部是丘陵,南部、中部為平原。蜆河、白龍河由北而南流經本處東西兩邊。309國道和204國道(煙青一級路)穿境而過,城區內有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古迹有清朝著名詩人宋琬故居,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廂街道辦事處位於萊陽市區,城廂街道2011年年底戶籍人口137252人。2011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8676萬元,工業總產值150.88億元,主營業收入149.67億元,利稅12.66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4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06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41萬美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47元。該處工業基礎雄厚,第三產業繁榮興旺,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連續多年在全市鎮街考核中名列前茅,綜合經濟實力在山東省百強鄉鎮中位居前列,是煙台市十強鎮街、二十佳鎮街,煙台市對外開放重點鄉鎮,全省投資環境百佳鎮街。
工業經濟蓬勃發展。圍繞培育機械製造、生物化工兩大支柱產業,突出大項目建設,鴻達集團、瀚霖生物、江波製藥、大柴缸體缸蓋等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全處共有工業企業546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家。
三產經濟強勢挺起。以打造半島商貿中心為目標,大力實施“三產興處”發展戰略,提升壯大商貿業,突破發展現代物流業,全處三產服務業快速發展。共有三產企業576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三產企業36家,個體工商戶14000餘個。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以“扮靚城市形象窗口,打造優美宜居城市”為目標,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轄區內新建龍門山莊、龍門佳苑、陽光城、碩豐花園、富霖居、弘盛現代城、溫馨佳苑、飛龍花園等規模高檔住宅小區30餘個。舊城舊村改造全面啟動,其中宮家村南片區、立交橋東北片區、北關新貴都等5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另有七星街北片區、文化宮南片區、郝格庄等項目正加緊開工前的準備工作。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突出街道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優化了生活居住環境。
明清時期,縣城內劃為忠正、宣化、杏壇、迎仙、賢古、東北關6個坊。1930年設城關鎮,屬萊陽縣第一區。1934年屬萊陽縣迎仙鄉農學校,1939年屬萊陽縣第一區,1941年2月屬萊東縣第八區,1945年3月設城關鎮,8月設城關區,1956年改鎮,1958年更名城廂公社,1984年改城廂鎮,1989年改街道。1993年7月,將城廂街道所轄的和平、北郝格庄、蓋家疃3個村和古柳街道所轄的東趙疃、四真庄、留衣庄3個村劃出,成立外向型工業加工區。1996年,城廂街道面積42.5平方千米,人口10.6萬人,轄和平、儒林、太平、市中、北關、南關、東關、西關、西至泊、城南村、宮家菜園、棗行、吳格庄、西石硼、吳家莊、東柳行、西柳壽、東林格庄、西林格庄、青山後、水沐頭、北莊子、岔道口、東亭山、西亭山、東馬山、姚格庄、北郝格庄、蓋家疃、七里地溝、辛格庄、魚池頭32個行政村。2006年底,面積45.32平方千米,總人口1364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2628人,轄35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
265200
370682001:~019 111梨園社區 ~020 111富水社區 ~023 111盛隆社區 ~024 111悅望社區 ~025 111公園社區 ~026 111金山社區 ~028 111寶山社區 ~029 111鴻達社區 ~201 112西石硼村 ~202 220吳家莊村 ~203 220東柳行村 ~204 220西柳行村 ~205 220東林格庄村 ~206 220西林格庄村 ~207 112姚格庄村 ~208 112七里地溝村 ~209 112水沐頭村 ~210 220青山後村 ~211 111岔道口村 ~212 111城南村 ~213 111儒林村 ~214 111太平村 ~215 111市中村 ~216 111北關村 ~217 111南關村 ~218 111東關村 ~219 111西關村 ~220 111西至泊村 ~221 111棗行村 ~222 111吳格庄村 ~223 111宮家菜園村 ~224 111辛格庄村 ~225 111魚池頭村 ~226 111北莊子村 ~227 111東亭山村 ~228 111西亭山村 ~229 111東馬山村 ~230 111和平村 ~231 111蓋家疃村 ~232 111北郝格庄村 ~233 111東趙疃村 ~234 112四真庄村 ~235 111留衣庄村
轄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明清時期,境內進士、舉人、鄉宦眾多,留有眾多文化著述。如趙 《詩經大全注纂》,趙士驥《春秋四傳合解》《文起樓文稿》《感喁集》,張禹玉《歷代建元錄》《后樂堂詩集》,趙鈞彤《西行日記》《燕子箋彈詞》《澹園詩稿》《止止軒詩集》,宋琬《安雅堂集》,宋繼登《松蔭堂詩集》,宋琮《五河殘稿》《卜子草拾遺》,左懋第《蘿石山房集》《奏疏》,張瑞徵《滋樹館稿》《足余居詩草》,趙時《及庵吟草》等。這些人才,在不同時代都為國家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
境內留有多處歷史文化遺跡。如“文廟”“遊仙避暑”“馬山夕照”“宋琬故居”“左公祠”“二鄉師”等。
文廟。建於唐朝會昌年間,原址在城西南隅。宋朝景定年間移建於城東南隅,元末毀於戰火。經明清時期多次重修,規模越來越大。1928年軍閥劉珍年盤踞萊陽時部分被毀。1945年時,文廟東西70米,南北220米,佔地1.54萬平方米。正門前有“萬世宗師”五門牌坊,坊北有柏樹林,林北有廟壁,壁北為先師廟。其建築有大成門,門北依次為:泮池、欞星門、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大成門與戟門之間右側為鄉賢祠。大成殿與明倫堂之間右側為名宦祠和忠義孝悌祠。建築系磚、石、木結構,屋頂多為琉璃瓦。1947年後,此處先後為《膠東日報》編輯部、縣公安局、地區中心醫院、城廂鎮人民政府、縣住宅公司駐地,大部建築被拆除。大成殿毀於“文革”期間。
遊仙宮。據《萊陽縣誌》記載,遊仙宮建於唐代,位於今萊陽賓館處。金、元、明多次續建和重修。前為大門,內有大殿5座,中為三清殿,左右為三官殿、真武殿,前後有龍虎殿、玉皇殿。元代道人馬丹陽曾在此修鍊。五座殿宇,壯麗輝煌,院落幽處,松柏滿植,參天合抱,多有碑碣。一登其門,便覺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遊仙避暑”為古萊陽八景之一。
“馬山夕照”。馬山位於萊陽城西2.5公里,山崗南北隆起,北端突起一山,形如奔馬,故名馬山。1931年前,山左有“關帝廟”,山前有“馬神廟”。滿山松柏參天,樓閣映襯,甚為壯觀。時紅日西斜,金碧輝煌的廟殿和山形樹影,都映入城內巷口粉壁牆上,可與蓬萊海市蜃樓相媲美。此景名為“馬山夕照”。歷代文人名士多有詩作讚譽。如今山上樓宇鱗次櫛比,條條馬路縱橫貫通,白龍河水依山南流,依然山靈水秀,風光宜人。
左公祠。坐落於萊陽市七星路東,廣場街南。清康熙四年(1665年)建,乾隆十五年(1750年)知縣郝大倫重修。佔地約0.13公頃,外圍以磚牆,西向臨街大門,門樓走獸飛檐。院內有客屋3間,廚房3間。東為戟門,北為殿祠,磚牆瓦頂,雕樑畫棟。祠內塑左懋第像及僕人像兩尊,今已圮廢。
宋琬故居。位於城裡大寺街中段東側,為明末建築。院內有4排正房,前兩排各9間第三排殿堂5間,第四排9間,第三、四排東西兩端有廂房11間。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縣張涵在此建盧鄉書院。光緒五年(1879年)知縣茅芳廉立碑“宋荔裳故宅”於院牆北端。碑拆於“文革”期間。光緒三十年(1904年),故宅改為官立小學堂,1921年在此創辦萊陽中學。1984年春街道拓寬將每排正房靠街一間部分拆除。1987年被列為煙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4月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闢為萊陽市博物館。
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1930年,省政府在萊陽城西南至泊村東北宣政院舊址設立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佔地4.25公頃,校舍200餘間,林場0.5公頃,農場2公頃,教職員工30人,教學儀器設備800餘件。1930年11月首批招生2個班80名。1934年2月更名為“山東省立萊陽簡易鄉村師範學校”。“七七”事變後學校停辦。當代著名散文作家吳伯簫,著名詩人、作家何其芳,原山東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王哲等均在該校任過職,作家老舍也曾蒞臨該校講學。
左懋第(1601~1646)。字仲及,號蘿石,萊陽城裡人。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任陝西韓城令、戶科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等。南明時期晉為兵科都給事中、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等。清兵入關后,左懋第奉旨北上進京弔唁崇禎帝,被清廷拘禁於太醫院中,在院門上題詞曰:“生為大明忠臣,死為大明忠鬼”,畫蘇武像懸於壁間。清廷為勸降左懋第,軟硬兼施,均未奏效。順治三年(1646年)從容就義。後人為褒揚他的高貴品格,在城內為他建祠,稱頌他是明末的文天祥。
宋琬(1614~1673)。字玉叔,號荔裳,清初著名詩人,萊陽城裡人。與著名詩人施閏章並稱為“南施北宋”。清順治四年(1647年)中進士,十一年(1654年)出任隴西道僉事,十八年(1661年),升為浙江按察使。康熙十一年(1672年)授四川按察使,任上抑制豪強,改革陋習,受群眾愛戴。宋琬詩詞造詣甚高,著有《安雅堂集》。